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湘潭大学DV节组委会赴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暑期调研总结

来源:湘潭大学 作者:雷昭阳 彭诗娣 蔡

经过在多个政府机关单位的咨询以及对苗绣企业的实地考察后,调研团收获颇丰,经过整理,调研成果如下:

调研成果一:政府政策的助力苗绣传承与发展

从教育角度来看,政府主导开设绣娘兴趣班、培训班,助力绣娘系统学习,合作交流。

从宣传角度来看,在自媒体平台上,政府积极投放宣传视频;在大众媒体方面,政府关注基础设施建设,例如在公交站台的广告立牌上发布苗绣的相关广告。

从政策扶持角度来看,政府既有普惠性政策又有针对性政策。普惠性政策有扶贫车间等,主要投放资金支持、资金补贴以及免税政策。针对性政策主要针对绣娘中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政府会给予更多的补贴,例如免除培训费。苗绣项目在扶贫项目中占比较大,但政府的落实程度还有待考量。

总体来说,政府对苗绣传承和发展比较重视。对有需要的妇女开设培训班,也有定时举办关于苗绣文化的活动。与此同时,调研团了解到当地学校也面向学生积极宣传苗绣文化,通过宣讲会,在中小学以及职业学校开设兴趣班等举措,将苗绣文化融入学生日常生活。虽然政府对苗绣的支持力度较大,但政府的发展重心主要放在通过发展农副产业带动地方苗绣发展上。

图为在妇女联合会与杨主席交流

调研成果二:企业定位决定苗绣发展模式

目前花垣县几个发展较好的苗绣企业如七绣坊、十八洞苗绣的定位侧重于高端定制,绣品主要以手绣为主。同时,调研团发现,部分企业机绣、手绣都有发展,但是重点并不明确,其生产方式随着消费市场的改变而改变。

在创新创业孵化园中,调研团发现农副产品回报率高且成本较低,而苗绣产品时间成本高,回报率相对较低,所以大多数创业者选择发展农副产品,而对苗绣产业选择较少,展厅内也大都是农副产品,苗绣产品占比并不大。在畅兴文化有限公司的车间里发现,苗绣的制作还处于起步阶段,苗绣产业的规模较小。

另外,企业绣品的销售情况较为客观。在本地销售的产品以传统苗服为主,对外出口的产品则以潮流饰品和非传统型服饰为主。产品面向消费者群体不同,企业定位不同,其苗绣发展现状也有所不同。

同时,花垣县苗绣发展的主体仍然是散落在各个村落的家庭散户,尚未形成规模化以及产业化,这让相关组织统一管理有了一定的难度。

图为在七绣坊由石佳董事长母亲带领进入生产房

调研成果三:经济水平影响苗绣传承积极性

调研团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了解到,随着现代文明与传统文化的融合与碰撞程度不断加剧,苗族人对苗族文化缺少了解。

花垣县内有百分之七十七的苗族人,其中多数对苗族文化具有强烈的自豪感和认同感,但对传承和发展苗绣的积极性不高。大多数绣娘仅仅将苗绣作为其副业,并未全身心投入苗绣事业,导致手工苗绣的生产效率低。绣坊缺乏绣娘,对于订单有心无力,人手不够,导致很多订单无力承担。同时,技艺精湛的绣娘数量少,高质量的手工绣品产量少。

目前,绣娘的主要组成人群年龄偏高,文化程度普遍较低,无法自主研发符合当代潮流的绣品。但外来研发团队的作用发挥比较局限,无法满足苗绣创新的迫切需要。

不同村镇经济情况不同,苗绣能够获得的经济效益差别较大。以十八洞村为代表的脱贫领头村,经济发展情况较为乐观,对于苗绣文化的传承也更为重视,本地人的传承意识较为强烈。其他经济发展落后的村落则淡化了文化传承这一概念,更注重经济的快速发展。

图为在人社局展开座谈会

调研成果四:其他限制苗绣发展传播因素

调研团在前来考察的过程中发现,花垣县地处山区,交通不便,湘西苗绣文化的传播与发展受到了限制。

苗绣学习及制作耗时长,针法复杂,短时间内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且手绣产品价格偏高,一般消费者无法承受。

同时,因为时代的发展,对苗绣的创新可能会丧失其原有的独特性,这之间的平衡,难以把控。

调研成果五:“让妈妈回家”项目现状及成果

调研团在七绣坊了解到,作为苗绣“让妈妈回家”的培训基地,七绣坊一直努力吸引外出务工的妈妈回乡工作,方便她们获取收益的同时照顾家庭和孩子。基地自成立以来,绣娘返乡数量增多,留守儿童数量减少。

但是目前绣娘的工资较低,与在外务工相比所得工资可能只能满足日常开销。这也成为年轻一代不愿留在本地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图为七绣坊绣娘的孩子

图为七绣坊作品

调研成果六:“互联网+”平台的限制因素

苗绣产业正在开放“互联网+”的发展平台,但电商平台目前发展还是很缓慢。调研团归纳了电商平台发展缓慢的原因:

1.苗绣知名度不高,受众少;

2.顾客认为网购的可信度不是很高;

3.实体店铺推广少;

4.手绣价格高;

5.高端消费者不会选择网购;

6.经济发展无法支撑电商平台的推广。

图为在孵化中心与杨副总交流

调研成果七:苗绣发展的未来计划

调研团在农村农业局专访了龙主任,主任向调研团介绍,农村农业局将于十月份举行范围包括全湘西州的大型培训,希望借此挖掘出更多的人才,为苗绣发展提供动力。龙主任还提到,他们正考虑通过改良苗绣载体来提升苗绣绣品的价值,获取更高的经济收益。同时政府正在计划整合花垣县周边村镇的合作社,以此提高花垣县苗绣的生产力。

企业将以高端生产为企业发展起点,结合“互联网+”融入现代信息网络,逐渐扩大苗绣生产线,后期建立子品牌来宣传并销售湘西苗绣产品。

农村合作社将改变纯手绣的生产模式,考虑引入机绣,提高生产效率。同时,为了扩大市场,农村合作社将摒弃部分线下交易,发展线上交易。

“互联网+”对湘西苗绣来说是挑战亦是机遇。至今调研团已经大致了解了苗绣在花垣县的发展状况,苗绣文化还没有被多数人熟知,苗绣产业也还处于起步阶段,但不论是政府、企业还是个人,都在为苗绣做着自己的努力。

苗绣,借助着政策的东风,在绣娘们的细心呵护下,发挥着自身强大的生命力,在阳光下茁壮成长。调研团相信,在政府、企业、传承人以及社会人士的共同努力下,“互联网+”一定会给苗绣传承带来新希望,使之爆发出新的生命力!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3414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心心相传,让爱遍布星空

在浩瀚无垠的宇宙中,每一颗星星都散发着独特的光芒,或璀璨,或微弱,却都有着属于自己的存在意义。而在我们生活的这片大地上,特殊儿童就如同那些别样的星星,他们有着与众不同的生命…… 心语汇梦志愿服务 湖南理工学院查看全文 >>

关爱特殊儿童,用爱温暖心灵

在这个五彩斑斓的世界里,有这样一群孩子,他们如同夜空中闪烁着独特光芒的星星,却又似乎与周围的璀璨有些许距离,他们就是特殊儿童。他们或许有着听力障碍,无法聆听这世间的欢声笑语…… 心语汇梦志愿服务 湖南理工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红色岁月映初心,烽火征途铸忠诚|湘科院成功举办红色剧本杀活动

本网讯(记者李嘉瑶丁紫涵)为传承革命精神,增强爱国主义情怀,发挥一站式学生社区的推动作用,11月17日下午,湖南科技学院…

红情逸趣扭乾坤,棒影承辉颂党恩 ——土木工程学院举办科技文化节系列活动

为弘扬民族精神,培养爱国意识,以红色文化为纽带,连接过去和现在,并让红色精神内涵深入人心,土木工程学院于2024年11月18日…

青春映廉风,视频传洁韵——土木工程学院举办廉洁教育活动

为建设一个优良学风、校风,锻炼同学们的视频制作能力,提高廉洁教育的普及,土木工程学院传媒部于2024年11月18日在敬本楼举办…

卓越人文|创新艺术形式,传承先辈精神 ——《马兰花魂》舞蹈团队专访

近期,由人文学院舞蹈团指导教师张晓梅携团干部及部分团员共同排演的舞蹈作品《马兰花魂》连续亮相大型舞台,在舞台之上诠释…

人文学院顺利举办第272期博学论坛暨四、六级经验分享会

11月14日,第272期博学论坛暨人文学院四、六级经验分享会于铜盘校区B112教室顺利开展。本次活动旨在帮助同学们充分备考,在202…

最新发布

山东大学文学院赴山东潍坊“企业‘煤改气’”调研团队顺利完成此次调研活动
8月26日上午,山东大学文学院赴山东潍坊“企业‘煤改气’”调研团队完成了在潍坊的全部五家企业的调研活动,并返回济南进行最后的资料整理。在福田雷沃公司,调研队员了解到,企业在执行国家政策的过程中,最…
山东大学(威海)“逐梦·羽翼”支教团开展特色音乐课
山东大学(威海)“逐梦·羽翼”支教团在定州市怀德营回民小学于8月16日下午2时展开特色音乐课的教学。支教团成员孙正凯与怀德营回民小学学生共同参与本次课程。本次特色音乐课旨在培养学生音乐欣赏情怀,提高…
山东大学机械工程学院临工行课程设计
8月26日,在临工集团进行课程设计的山东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卓越班的同学们都已经进入了尾期,大多数的团队已经完成了所有的工作,只剩下一点点工作进行收尾,临工行这次的项目设计可以说十分的成功。这次的课程…
高校短期社会实践,究竟有何意义?
生命是见识,不是活着有时候我会忍不住怀疑:说实在的,青年人能做的实在太少了,我们针对一个问题,走访乡村,到世界里去看看,回来依照自己的所见所闻和平日里的思考积累,写一份并不专业,不见得能真的针…
虚怀以自谦,笃志以前行
走访的过程,不是仅仅围绕着课题展开,其余皆坐视不理的,往往有很多波及的意外发现,同样值得思考和体悟。所见之景,所触之情,皆是我们了解发现社会的方式,也是我们与社会更加深入地产生联系的方式,所以…
社会实践作业——化“任务”为“意愿”
近年来,高校暑期社会实践大热,让即将走向社会的青年学子提前利用假期,深入了解社会,本是一件好事,但是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之中,拍摄,宣传,日志撰写等任务的堆叠让一些同学感到疲倦,同时不禁思考起这些…
孩子们教会我的那份感恩
古沟里支教的故事还在继续,就像如火的骄阳一样,和孩子们的故事依然如火如荼。人道是,一片幽情冷处浓。在一次预想中平平常常感恩教育课上,我却比孩子们受惠更多。通过在村子里对家长们的走访,我发现村子…
讲好民俗故事,发掘工匠精神:安徽学子走进淮南古沟探寻民俗
古沟回族乡位于淮南市潘集区,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多民族杂居聚落。悠远的历史和不同的民族孕育了这里璀璨而多样的传统民俗。2019年7月,安徽师范大学“一缕阳光”赴淮南古沟回族乡“诗系童真,民族有爱”爱心支…
陶溪川:工厂与文创,来自瓷都的最美碰撞
为了探索陶瓷历史文化,寻找陶瓷产业发展新方向。2019年7月21日,烟台大学“寻迹昌南”三下乡社会调研团前往江西省景德镇市,围绕“德蕴景中,瓷上升华”一主题开展实践调研活动,来到了景德镇陶瓷文化创意街…
把一场丰收,化成甜蜜:安徽大学生专访麦芽糖技艺传承人
麦芽糖自古以来就是古人对甜蜜的象征。早在三千多年前,《诗经·大雅·緜》中就有:“周原膴膴,堇荼如饴。”的句子。这里的“饴”指的就是麦芽糖。为讲好匠人故事,发掘工匠精神,7月22日,安徽师范大学“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