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建国七十周年 | 谈衣食住行,看祖国变化
七十年前,一声平地惊雷惊醒了沉睡百年的东方睡狮。七十年砥砺前行,我们的祖国也开始了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站在建国七十周年的时代当口,回顾历史,展望未来。建国七十年间,生产力极速发展,人们的消费需求日益多样化,衣食住行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衣
新中国成立之时,是人们衣着观念新旧交替的时期,在服饰上,人们还保留着民国色彩与革命色彩,且农村与城市也存在着很大的区别。城市里,从民国时期开始流行的旗袍与中山装,都是中西合璧的产物;而中山装象征着孙中山的革命信仰与三民主义,具有浓厚的国民革命色彩。在农村,由于物质资源的极度匮乏,衣服的布料大多是粗棉布与麻布,颜色也较为单调。
在新中国成立之后,衣着服饰的政 治意义有所加强,旗袍西装等成为了资产阶级腐朽生活的代名词,而中山装与列宁装则成了服饰的主流。
50年代,人们普遍信奉“劳动最光荣”的信条,工装裤因此兴起,朴素自然成为了受大众所普遍欢迎的服饰风格。
60年代,发生了三年自然灾害,这段时期,是新中国发展历史上最艰苦的时期。棉花大幅度减产,国家实行票证制度,服装、棉布等都要凭票供应,衣服的款式和色彩都变得越来越单调,一切都要以耐用为主。
“文 化大革命”时期,社会在衣着服饰上的主流风气还是艰苦朴素,当时,民间流传着一句话,叫做“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绿军装成了当时人们在服饰上的追求。
1978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绿了神州大地,为我国的服装市场带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人们的衣着服饰更加追逐时尚和个性,服装的颜色、款式、面料、质地都变得丰富。
到了如今,人们更是不再满足于简单的服装款式与花色,在重视质量的基础上,开始有了一些个性化的服装需求,服装也开始有了各式各样的搭配风格。在不同的场合,还会有不同的服装类型。
服装变化的背后,是社会生产力的解放与发展,服装的变化也昭示着七十年来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与改善。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3467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曲阜师范大学忆昔启今实践队于2025年1月19日走进临沂市博物馆的沂蒙红色展馆,旨在挖掘红色教育基地的深厚资源,为大学生思政课开辟红色路径。队员对志愿者、参观人员和教育基地工作者进行……
赵国宏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解放阁作为1948年济南战役的重要遗址,承载着丰富的历史记忆和革命精神,是山东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1月17日,曲阜师范大学忆昔启今实践队赴济南解放阁,开展了一次以红色文化融入大学……
徐俣潇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曲阜师范大学忆昔启今队于2025年1月18日走进华东革命烈士陵园,开启一场与红色文化深度交融的旅程。陵园庄严肃穆,红色文化的气息浓郁而厚重。墓碑林立,每一座都是一座革命的丰碑。这里长……
戚博闻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2025年1月18日,曲阜师范大学忆昔启今实践队来到广饶刘集红色基地,接受红色文化教育。在实践过程中,队员参观了《共产党宣言》纪念馆,访谈了纪念馆的工作人员,深入了解《共产党宣言》对……
苏吉筱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要教育引导全党大力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始终保持革命者的大无畏奋斗精神,鼓起迈进新征程、奋进新时代的精气神。”“把红色基因……
张甲栋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为了让非遗文化课程更具吸引力和趣味性,实践队员们积极寻找合适的非遗文化教学方式。他们利用多媒体、网络等现代技术手段辅助教学,将非遗文化以更直观、更有趣的方式呈现给学生。同时……
张甲栋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看,一场别开生面的非遗文化课正在进行。为了落实非遗文化入课堂,传播传承种子,实践队队员们来到日照曲师附校对非遗文化进行讲解,孩子们聚精会神地聆听老师讲述剪纸艺术的历史与技巧……
张甲栋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在广袤的乡村大地上,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同璀璨的星辰,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民族精神。然而,在现代化进程的冲击下,许多非遗文化面临着传承断层的危机。2024年寒假,曲阜师范大学“梦栖……
张甲栋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