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安农学子赴黄山寨实地调研有感

来源:安徽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作者:赵善清

作为安徽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2017级英语系赴合肥市庐江县鲍店村黄山寨暑期社会实践团的一员,我和队员们怀着期待又忐忑的心情踏上了为期四天的三下乡之旅。

能够参加暑期三下乡,我真的感到很荣幸。这四天里的点点滴滴,依旧印刻在我的脑海里,挥之不去,遗憾的是我无法用笔一一记录下来。每当我想起黄山寨那秀美俊丽的景色,每当我想起伙伴们那认真忙碌的身影,每当我想起村民们淳朴的笑容,便愈发让我明白参与暑期三下乡是一件多么庆幸的事情。成长看似只在一瞬间,但只有真正经历的人才能够知晓,成长是一种量变而引起质变的过程,在经历中进步,在经历中成长,何其欢乐!何其幸福!

经过了一个上午的旅程,我们到达了庐江县,本以为县里的领导会很严肃,见面后竟出乎意料的亲切,不仅为我们安排了住宿,还为我们详细的讲解了当地的一些情况,包括鲍店村的历史、基本情况、特色以及发展计划等等,没有他们为我们提供的帮助,我们的活动也很难顺利完成。用完了丰盛的午餐,我们稍作休整便朝着黄山寨出发。一路上,窗外的美景牢牢吸住了我的眼球,秀美的青山、精巧的房屋组成了一幅完美的画卷,我不禁更加期待正在进行旅游开发的黄山寨。

到达目的地后,我更是惊叹于黄山寨的自然风光。栽满五颜六色花草的马路、碧波粼粼的水库、错落有致的民居以及田埂间劳作的农民,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队员们分开采访了几个劳作的农民,询问他们关于黄山寨旅游开发的看法。通过他们直白通俗的话语,我们已然了解到了其中的关键点——黄山寨开发旅游有助于整个鲍店村的发展。而经过了一下午的了解,我更加坚定了要为黄山寨旅游开发出一份力的信念,不负政府的信任和我们团队成员的努力。

到了第二天,我们团队分为四组分别去向当地的村民“取经”。我们小组负责去采访当地一位通过种植盆栽而脱贫致富的村民,刘国祥。通过他的讲述,我们了解到了他脱贫致富的艰辛历程。起初,他经朋友介绍,发现盆栽种植有很广阔的发展前景,能带来很大的收益,由此开始了他的创业历程。从因知识的匮乏、经验的不足、资金和销售渠道的缺乏等等问题导致他入不敷出,几近破产转而外出务工,到后来被盆栽展览的盛况所吸引,重新拾起盆栽种植业。八年的日日夜夜,从挑选毛坯、树种、修剪、设计、搬运、养护到出售,他几乎都亲力亲为。我们去采访他的时候,他就在烈日下工作,汗流浃背,却未曾言苦。在交谈过程中,他侃侃而谈,豪不拘谨,是个很有见地和学习能力的人,可见他的成功不是没有道理的。

而在接下来的调查问卷环节我们也遇到了相当大的问题,因当地的青年多外出务工,留守老人大都目不识丁,对旅游开发项目也不甚了解,也不做关心,给我们的调查造成了很大的困扰。我们详细地进行解释,但收效甚微。在跟老人们聊天时我们发现他们对当地旅游开发所能造成的收益几乎没有概念,而且我们采访到的老人们多数持悲观态度,他们认为这只能惠及少数人,而像他们这样老人家只会越来越困苦,最后被遗弃。而少部分青壮年则能看到旅游开发所能够带来的长远利益。经过一下午的调研,我发现鲍店村旅游开发存在一定弊端,就是在政府一把抓的情况下,村民的参与度太低,所以我希望当地政府能够更多地调动村民们一起为家乡的发展而努力。

随后我们有幸前往鲍店村青山湖(原张院水库)对水质进行考察,并前往黄山寨山脚下的茶园观赏茶花。我们也很荣幸地得到了李河长的接待,他为我们讲解了青山湖的基本情况,水质的提高与保持的方法以及未来的发展计划。前往茶园时,由于已是盛夏,茶叶已经不再青嫩,但这片茶园的茶树枝繁叶茂,像一团浓浓的墨,在阳光下散出绿色的光晕,淡淡的茶香显出生命的蓬勃张力。

最后,我们一致决定亲爬黄山寨,切实感受了解这座山的俊美景致。在爬山过程中,由于石阶的陡峭,我们一路小心翼翼,休息了几次,几经波折,终于气喘吁吁地抵达了山顶。登顶后,刚才的辛苦和汗水仿佛瞬间都被眼前的壮丽山河洗刷一净。天空一碧如洗,青山连绵不绝,群山之间,原本广阔的青山湖此时如一块翡翠镶嵌其中,为这幅巨作点了睛。

回到学校以后,我作了深刻的自我总结与检讨。在本次暑期三下乡活动中,我得到了以下几点认识:

自我反省,明确责任。三下乡不是一个人的事,不是一个村的事,不是一个县的事——而是我们共同的事,共同的责任!只有社会更加关注不发达地区的发展与落后,让雨露惠及各个农村,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大学生也应当加倍努力,才能更好地为祖国的繁荣与富强出一份力。

激发热情,增强才干。实践才能出真知,实践才能出人才。通过这几天的三下乡活动,充分锻炼了我们的分工协作能力、交际能力、语言组织能力等等。也学到了很多书本上没有的东西,给自己的思想注入了新的知识与活力。

展示了形象,发扬了学校的作风,充分了展示了青年大学生的风采,我们也都展现出了良好的精神面貌,不怕苦,不怕累。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3470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支教日记,星光灿烂

在支教的这段时间里,我深深地感受到了教育的重要性和乡村教育的挑战。这次支教经历让我收获颇丰,也让我对教育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我意识到教育对于一个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至关重要…… 满天星实践队江珊 湖北师范大学英语查看全文 >>

孩子,谢谢你

孩子,谢谢你在忙碌、疲惫的生活里,孩子的言行举止会像从天而降的礼物一样,让我措不及防,惊喜万分,强烈的阳光到来时阴霾根本无法继续存在。二年级的孩子随时随地都能玩起来,那天性…… 满天星实践队江珊 湖北师范大学英语查看全文 >>

特色课堂支教小记

在支教的这一段时间里,我为这次特色课堂做了充分的准备。我选择了一门有趣且富有传统文化意味的手工课程,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我准备了一些有趣的视频和互动游戏,希望通过这些活动…… 满天星实践队江珊 湖北师范大学英语查看全文 >>

青年始终是先锋力量,共和国的光辉未来需要青年

青年大学生要勇做新时代的追梦人7月20日晚我们满天星队伍集体观看了“圆梦工程”的直播,我意识到实现中国梦需要一代代青年追梦人接续奋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青年始终是先锋力量,…… 满天星实践队江珊 湖北师范大学英语查看全文 >>

青年大学生要勇做新时代的追梦人

实现中国梦需要一代代青年追梦人接续奋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青年始终是先锋力量,共和国的光辉未来需要青年大学生的奋斗与热血。青年大学生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肩负着民族…… 满天星实践队江珊 湖北师范大学英语查看全文 >>

打造多彩“第二课堂”,助力学生全面成长

打造多彩“第二课堂”,助力学生全面成长为在课程学习之余培养学生的综合文化素质,让他们度过一个充实并有意义的暑期生活,志愿者们除了开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知识教育、红色文化推广等…… 满天星实践队江珊 湖北师范大学英语查看全文 >>

红色基因进课堂,家国情怀育新人--红色革命故事讲学

红色基因进课堂,家国情怀育新人为进一步加强青年一代的政治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提升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实践能力,志愿者们在支教过程中讲授红色教育内容,…… 满天星实践队江珊 湖北师范大学英语查看全文 >>

满天星支教队出征仪式

满天星支教队出征仪式7月17日下午十三时三十分,我们19个人组成的满天星支教队伍在提前做好所有准备工作之后,终于迎来了正式支教的第一天。出发前,我们在东大门进行了集体合影,辅导员黄…… 满天星实践队江珊 湖北师范大学英语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广西师大学子乡间寻根,助力桂平杖头木偶戏 “活态传承”

桂平杖头木偶戏,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文化底蕴深厚,却也面临着严峻的生存挑战。为传承优秀传…

“以青春之姿、筑成长之路”主题团课圆满举行

“以青春之姿、筑成长之路”主题团课圆满举行12月13日,24090441团支部带领班级成员在教室15104Z开展了一场以“以青春之姿、筑成长…

“秉持新思想深研诸会精神,肩扛使命责勇赴时代征程”主题团课成功举办

“秉持新思想深研诸会精神,肩扛使命责勇赴时代征程”主题团课成功举办12月13日,24090441团支部带领全体团员和入团积极分子在…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新春进乡镇,平安过大年

“万物迎春送残腊,一年结局在今宵”春节是国人心中最重要的节日,回家则是中国人心中割舍不下的情感。新春佳节临近,大集上…

走访优秀校友 汲取奋斗力量

2024年1月6日,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走访优秀校友,汲取奋斗力量”寒假社会实践小组对两位优秀毕业生展开采访活动。当前就业…

最新发布

新疆娃娃看家乡发展:我眼中的家乡
8月7日,为了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一带一路”倡议,促进我国沿线地区教育、学术等人文方面的交流,山东理工大学“大漠胡杨”实践团以绘制“一带一路”风景下家乡的变化为主题开展支教活动。活动伊始,实…
【暑期三下乡】西农学子走进甘肃会宁 唱响乡村振兴之歌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始终是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十九大中习总书记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指出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经管学院赴甘肃会宁地区调研队…
庆建国七十周年 | 谈衣食住行,看祖国变化4
行建国初期,我国城市居民的交通很不方便。当时全国的道路建设很不健全,城市与城市之间没有便利的交通要道,坑洼不平的土路仍在各交通要道中占很大比例。除了道路的不便外,交通工具的落后也是导致交通不便…
新疆娃娃看家乡发展:我眼中的故乡
8月7日,为了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一带一路”倡议,促进我国沿线地区教育、学术等人文方面的交流,山东理工大学“大漠胡杨”实践团以绘制“一带一路”风景下家乡的变化为主题开展支教活动。活动伊始,实…
庆建国七十周年 | 谈衣食住行,看祖国变化3
住上世纪50年代的住宅,用一句话可以形容:只要能够遮风避雨,就满足了居住的条件。无论是摇摇欲坠的草屋亦或是红砖砌成的小平房,都只能用简陋二字形容,室内就更无美感可言。50年代出现了房荒,主要是历史…
【暑期三下乡】西农学子走进乡村 调研新阶段下土地发展现况
近几年农村土地主要面临着两大问题,一是土地荒废闲置,资源浪费,针对这一块国家对农村土地进行严格的管理,进行土地流转,盘湖农村资源。二是农村土地的质量下降,对此,2018年农村种田新政策要求农民进行…
庆建国七十周年 | 谈衣食住行,看祖国变化2
食“治大国,若烹小鲜”,小小的饮食中蕴含有大智慧,也反应着这个时代的生产力水平与文化特征;饮食文化的变化则可以反应出社会历史的兴衰更替与社会生活的变迁。建国之初,由于曾经处于长期的战争状态,人…
【暑期三下乡】西农学子深入会宁县休耕试点地区
我国西北地区耕地资源一直处于高强度乃至过度开垦的状态,粮食生产带来的水土流失、地下水严重超采、土壤退化、面源污染加重已成为制约耕地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矛盾。自2015年“十三五”规划提出轮作休耕以来,…
山东学子走访陶溪川
今天,我们前往了陶溪川大学生文创街,体验了一番大学生陶瓷创业的心灵触感。这是一次伟大的壮举,将千年陶瓷文化底蕴、百年陶瓷工艺遗产创新改造为文化创意园区,实现传统制造业向现代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
感恩相遇,不问前程
支教回来后的一天晚上,在楼下散步,远处街道传来散乱的汽车鸣笛。抬头看看夜空,忽然想念起在贵州时候的日子,恍若浮生一梦。宁静安逸,与世无争,偶尔传来一阵火车鸣笛的声音后一切又归于平寂。夜晚在操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