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农业、农民”始终是农村的基石,它关系到社会稳定、国家富强、民族复兴,是党和国家时刻关注的焦点。2015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的说明》中首次提出“探索实行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将休耕制度提到国家战略高度。为了进一步了解农户土地休耕相关情况。
7月23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管学院赴甘肃会宁调研队在甘肃会宁这个以农业发展为主的国家级贫困县开展了为期7天的调研走访,深入了解会宁当地农户的基本情况,调查农户在农地经营方面的现实困境与需求,了解农户休耕意愿,后期对问卷进行分析,期以通过此次调研走访能够发现问题,提出相关的建议,为实现乡村振兴尽一份青年学子力量。图1队员与村民合照
调研小队到达会宁后,依照原有调研计划规制路径后,队员们先到会宁县一些村子柴门村、太平村、翟所村等进行走访农户,与农民零距离接触切身了解会宁现状。会宁县很多村子比较偏僻,队员们走访农户时,需要走很长的路,道路崎岖泥泞,但这丝毫不能够削减队员们的热情。在村子里可见队员们积极与农户交谈,了解情况。图2队员向农户了解情况
队员们多天的走访,使得队员们对会宁的农业基本情况有基本的了解。调查发现,由于会宁为干旱地区,干旱灾害是常有的事,因此会宁的农户耕种作物比较有限。此外会宁县郭城村的农户姜老伯告知队员们会宁该地除干旱外,该地区也存在冰雹等自然灾害,严重影响到农业收入,收成很不好。姜老伯还告诉队员们传统的耕种方式很容易受到环境的限制,很多时候只能看天吃饭。图3队员正在进行问卷调查
“靠天吃饭”是农户口中无奈的话,也是队员们听到最普遍的话。水资源匮乏是会宁发展的一大限制,灌溉成本高,大多数农户以旱地耕种为主;会宁农村农户的饮用水来源主要是集雨窖即雨水。虽然存在灌溉问题,但值得欣慰的是该地区的气候仍然适宜小麦、玉米、胡麻等农作物的生长。
通过前期调研,团队对于存在的基本问题有了整体的认识,但是农业问题一方在地,一方在人。农业问题不仅受限于农地制约,在农户自身的政策认知农地意愿上也存在值得探究的地方。调研队员们做了273份问卷,收获颇多。在关于农户土地休耕政策认知、农业技术掌握、规模种植以及补贴政策的了解程度上进行调研,调查的结果发现如今进行耕种的多为老年农户,认知程度停留在不清楚或不了解上,很多年轻劳动力外出打工,土地荒废或土地利用率比较低下的现象比较普遍。据数据统计,72%的调查对象农户还在务农,务农的比例还是比较大。
在关于土地休耕意愿问题上,31%的农户表示不愿意,56%表示愿意,剩余表示无所谓。可见农户休耕意愿比较强烈。从调查结果上来看,会宁县农户土地休耕意愿比较强烈,但存在很多影响农户休耕意愿的因素,补偿机制就是其中一方面。
习近平总书记曾用“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告诉青年,要坚持知行合一,注重在实践中学真知、悟真谛,加强磨练、增长本领。此次调研,团队走访了会宁县城及周边多个村子,共发放调查问卷280余份,比较深入了解农户和土地的情况,队员们在实践结束后也对调查问卷收集到的相关信息作数据分析与总结,希望为会宁县早日脱贫实现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3472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