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深入苗族村落 体验苗服绣染

来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 作者:三下乡社会实践小

苗族服饰制作过程繁复,许多传统工艺日渐失传,为让传统苗族文化持续其魅力,传统苗族服饰释放光彩,让更多人了解其传统制作工艺,2019年8月20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赴贵州省巫泥村苗族服饰考察团深入剑河县巫泥村进行考察。

巫泥村是一个历史悠久的苗族村落,保留有较古老的苗族传统以及苗族服饰制作工艺。8月20号上午,考察团一行人早早起床,来到一户苗家里。依据提前了解的苗族风俗向主人问好,看主人穿着日常的苗服又询问其苗服是否是每天穿,主人表示苗服有日常穿的和重大节日穿的,日常的和普通衣服一样洗涤、存放,重大节日穿的一般都不能用水清洗而且平时都是层层包装存放在不易触到的地方。

见我们兴趣浓厚,主人问我们是否想要体验一下穿苗服,并表示可以将她儿子和女儿的苗服借我们试穿,我们受宠若惊,欣然同意,穿苗服一直是此行的愿望,没想到被热情的主人一下就实现了。主人一打开包装,便被精美的头饰惊讶到了,苗银打制的头饰如此之轻薄,从包装里取出来时头饰末端在微微颤动,且被制成精美的花朵、凤凰、流苏状等,银饰上的细节更是让人叹为观止,有凸出来的花朵,凹进去的动物,还有镂空花纹,是得有多精巧的手艺才能制作出如此精致的作品。穿上苗服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苗服是分成上衣、前裙、腰带、后裙等好几个部分的,各部分之间的连接方式又是不同的,更增加了穿戴的难度。项圈是一个银制的环,周围吊坠的长度从上往下逐渐递增,稍微动一下便会发出清脆的银铃撞击声,这也体现了苗族人民的审美情趣。在主人的细心帮助下我们顺利穿上苗服,头饰是最后戴上的,头饰也分两部分戴上去,一个是环住头的主体部分,一不小心苗银就会伤着耳朵,前面的吊坠也会遮住眼睛,显得特别不精神。最上面一部分是以两个插孔的形式插在头上的,这是以五个凤凰为主的银饰,凤凰若有翩翩起飞之势,周围点缀以花朵,象征了苗族人民的凤凰于飞的志向,有的花朵上还以不同颜色的水钻为花蕊。头饰是整套苗服最为精致最为吸引人的部分,戴头饰和不戴头饰的给人的感觉完全不一样,主人表示因为头饰制作过程太复杂,基本上不会打制了,一般都是找工匠打制。头饰戴上后,队员纷纷坚持不了多久,因为头饰很重压得头受不了,真是那句应了“欲戴王冠,必承其重”。

在今天之前,我们团队成员对于苗族服装的认识一直停留在网络上的精美图片。通过今天的亲身体验,我们对于苗族服装有了独特的见解。原来精美的服饰离不开刺绣的栩栩如生,精致的头饰离不开银器的小巧玲珑,苗家女儿的美丽更离不开苗服的绚丽夺目。

通过今天的苗服体验,我们也真切感受到了苗家人的热情。不仅有热情的婆婆为我们主动提供自家儿女的苗服,还有亲切的阿姨为我们仔细穿戴苗服。清脆的银铃谱出了苗族人民的淳朴憨厚,绚丽的服饰表现了苗族人民的热情似火。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十九大的报告中指出:“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长久魅力和时代风采”。我们家乡贵州民族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特色鲜明,其黔东南州大量聚居着苗族,有着原生态民族文化的村寨,保留着丰富的民族印记,如蜡染、银饰、刺绣、剪纸、锡绣、手工造纸等。但是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许多民族特色手工艺技术正失传,民族记忆日渐消失。在此背景下,更能凸显我们今天对于巫泥村苗族服饰体验的意义非凡。

如今,国家提出“四个自信”方针,其中之一就是文化自信。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一代,作为西农的学子,我们有使命,也有担当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奉献一份自己的青春力量。深入农村基层,探寻传统文化,对话先人智慧,提升文化自信,我们西农学子在行动。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3475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探寻周村烧饼文化:非遗传承之旅

为传承和弘扬家乡非物质文化遗产,担当新时代青年职责。“弘古韵风华,续传统文脉”实践队员李海昕走进周村烧饼生产厂,开启了一段探寻烧饼文化、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制作过程的独特旅程…… 赵金栋 曲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探寻春节的前世今生,用行动守护传统文化

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与传承意识,2025年1月11日,曲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弘古韵风华,续传统文脉”实践队在南池社区开展了一场以春节为主题的宣讲活动。春…… 赵金栋 曲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曲阜仁义胡同调研:探寻传统美德传承之路

为深入探寻文化传承,了解传统美德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2024年1月10日,曲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弘古韵风华,续传统文脉”实践队走进龙虎社区,调研仁义胡同的历史渊源,走访社区居民,…… 赵金栋 曲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龙虎社区:聆听文化传承的回响

为创造性的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015年1月10日,“弘古韵风华,续传统文脉”实践队走进龙湖社区,在社区工作人员的带领下,聆听文化传承的回响,书写文化发扬的卷轴。颜庙:千年文…… 赵金栋 曲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传承春节文化:南池社区实践行

为弘扬春节文化,承担起青年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使命。“弘古韵风华,续传统文脉”实践队走进了龙虎社区,怀揣着对传统文化的热忱,向小朋友们宣传春节文化。这次实践经历,既是一次…… 赵金栋 曲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探寻孔子智慧,传承华夏文脉

在文化传承的时代浪潮中,曲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弘古韵风华,续传统文脉”实践队踏上了意义非凡的征程。实践队全体齐聚孔子博物馆,深入探寻儒家文化的深厚底蕴,开展了一场别开生…… 赵金栋 曲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承仁义之风,续传统文脉

为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感悟中华优秀传统美德,学习仁义观,2025年1月10日曲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弘古韵风华,续传统文脉”实践队来到曲阜市龙湖社区仁义胡同,跟随社区工作人…… 赵金栋 曲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在颜庙的实践探索:解锁传统文化密码

为深入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了解儒家文化,曲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弘古韵风华,续传统文脉”实践队怀揣着对历史文化的敬畏与憧憬,踏上了前往颜庙的实践之旅。颜回,作为孔子最为…… 赵金栋 曲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公管学子助力校地共建,志愿服务温暖人心

本周,公管院学子继续深入橘子洲街道湖大社区、师大社区和新民路社区参与校地共建社区助理志愿活动,为社区居民带来了实实在…

表彰树榜样 进步砺前行 文学院参加聊城大学学生表彰典礼

为充分彰显优秀学子的卓越风采,发挥先进榜样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激励学生踔厉奋发、勇毅前行,4月2日,文学院参加聊城大学…

沈阳城市学院开展无偿献血活动

本网讯(校团委牛康莉)2025年3月26日13时,由沈阳中心血站联合我校举办的无偿献血活动于南楼成功开展。活动开展期间,广大师生…

新乡工程学院“清明追思·薪火相传”网上祭英烈活动

春风拂柳念英魂,清明时节寄哀思。在清明节来临之际,为大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青年学子的爱国情怀,引导青年学子…

传承红色精神,凝聚奋进力量——纪念遵义会议召开90周年专题宣讲活动顺利举

为深入了解中国革命历史,领悟革命精神内涵,弘扬遵义会议精神,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3月8日下午,南京审计大学“澄园先锋”…

最新发布

“净乡之行”实践团,美丽乡村共建设
为了能改善当地重点污染源附近的环境卫生,并且更好的了解昌黎当地污染情况和垃圾治理情况,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园艺科技学院旗下的“净乡之行”社会实践小分队成员正式开赴裴家堡村进行实地调查。“净乡之行”…
党民一心,精准扶贫,服务群众
本次实践活动在开州区竹安镇进行,我们就精准扶贫问题在竹安镇进行了社会调查。本次活动我们重庆师范大学“奥特曼不打小怪兽”三下乡小组一共十八个人分为四个小组前往了竹安镇的六个市级贫困村庄,分三天前…
山东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召开新学期学生干部培训大会
为提升学生干部的履职意识和综合素质,加强意识形态教育和安全意识教育,督促全院学生干部更好、更快地开启新学期工作,8月25日,地理与环境学院于长清湖校区文渊楼C座319教室举办学生干部培训大会,会议由党…
深入苗族村落 体验苗服绣染
苗族服饰制作过程繁复,许多传统工艺日渐失传,为让传统苗族文化持续其魅力,传统苗族服饰释放光彩,让更多人了解其传统制作工艺,2019年8月20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赴贵州省巫泥村苗族服饰考察团深入剑…
军乐团汇报表演彩排结束
2019年8月25号,华中农业大学军乐团为汇报表演进行最后一次彩排。自华中农业大学军乐团自2012年成立以来,新团员在入团一年后都会参加一个固定项目—暑期训练。这个训练是对团员体能、意志力、乐器掌控能力的综…
迎新准备活动有序进行
新的学期,新的开始,对于19级新生这意味着更多,他们即将迈入人生的新阶段。各高校则准备了一系列迎新活动来让这个人生新阶段有一个不一般的开头,华中农业大学也是如此。当学生还处于假期中,迎新活动负责…
葡萄产业陷入困境,桃子种植转型开拓视野
本次三下乡暑期实践活动中,安徽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赴慈云村暑期实践团队来到了大圩慈云村了解当地葡萄产业发展状况,期望通过调研当地实际状况,提出有益于当地葡萄产业发展的新思路、新方法。在调研期间实…
淮阴工学院实践团:农贸自风情,大家共品评
都说,要是想要真正了解一个地方的风土人情,一定要去当地的农贸市场走走。近日,为了帮助淮安市质监局缓解淮安农村食品安全问题及隐患,同时了解农民关注食品安全的程度,并切实改…
葡萄产业陷入困境,种植转型开拓视野
本次三下乡暑期实践活动中,安徽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赴慈云村暑期实践团队来到了大圩慈云村了解当地葡萄产业发展状况,期望通过调研当地实际状况,提出有益于当地葡萄产业发展的新思路、新方法。在调研期间实…
社会实践队下乡考察
2019年7月10日,我们的“情系林州,艰苦奋斗”社会实践队开启了下乡第一站——黄花镇庙荒村。庙荒村,位于林州市城郊乡人民政府西7公里处。据传,明朝洪武七年建村,当时原地是一片荒坡,西南方有一座古庙,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