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三代生物人砥砺奋进,科研路上传承大工红色基因

来源:大连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作者:尤梦琦

2008年10月,时任大连理工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系白凤武教授和冯朴荪教授的夫人、化工学院高分子系退休教师朱静安副教授出资设立“冯朴荪教授生物技术奖学金”。2019年7月,生物工程学院寻访老校友专项暑期社会实践团以“冯朴荪教授生物技术奖学金”为主线,三地、六天,寻访奖学金设奖方、冯朴荪教授的学生及获奖优秀学生9人。实践过程中,队员们逐渐了解冯朴荪教授的成就和奖学金设立背后的故事,6名获奖学生代表也都以冯教授为榜样,在各自的学术领域中钻研探索,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一、回首冯朴荪教授一生,做好良师益友,促进学科发展

冯朴荪教授是我校1953级化工机械专业学生,毕业后留校长期从事化学工程领域的科研和教学工作。1983年,学校选派冯朴荪教授去美国普渡大学做访问学者,并全身心地投入到生物反应器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1985年,他回国后顾不得休假,就给校长写了“关于加速我校生物化学工程学科发展建议” 的报告,在学校各级领导的支持下,开始组建生物化学工程研究室,创建了生物化学工程学科,即我校生物工程学院前身。

作为一名科研人员,冯朴荪教授潜心问道,奋发拼搏,为我校生物化学工程学科发展做出巨大贡献。冯朴荪教授在“七五” 期间,承担了两项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课题,一项关于“设置内件强化氧传递的大型气升环流生物反应器” 的研究,已在河南周口味精厂新建的谷氨酸发酵装置中被成功采用,于1991年获中科院科技进步一等奖;另一项关于“絮凝法固定化酵母细胞实现酒精连续发酵”的研究工作已由白凤武教授于2005年在安徽实现了工业化生产,该项目也于2008年获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冯朴荪教授夫人、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高分子系退休教师朱静安副教授回忆,在冯老师生病住院治疗期间,他也挂念着他的工作、他的学生,在病房里为学生修改博士毕业论文;在临别之际,与校长谈了很多学校生物化学工程学科发展的设想和建议以及教师队伍的培养和建设,这也是他对事业留下的最后贡献。“当然我也有遗憾,就是老冯走得太早了”。朱静安老人与实践队员谈到,今年三月,她来到大连理工大学西校区生物工程学院参观实验室,当她看到现在实验室里的生物反应器是冯老师当年制作的生物反应器的雏形,激动之余也有遗憾,“如果老冯现在还活着,一定会对现在生物化工产业发展起到更重要的推动作用。”退休前,朱老师本想退休后天天为冯老师做饭、做家务,让冯老师专心带学生、搞科研,为生物化学工程发展做贡献,可这也成了一件遗憾的事。

作为一名导师,冯朴荪教授爱生如子,关心学生学习、生活发展,为学生生活免去后顾之忧。现在在美国阿肯色州立大学任教的许建峰教授,是冯朴荪教授的得意门生,许老师回忆起自己的研究生生活,最要感谢的则是冯老师的悉心指导。“在我入学的第一年,冯老师就被查出癌症,虽然那时候冯老师的病已经比较严重了,但是我每次去找冯老师交流时,他都热情地接待我,针对课题上存在的问题进行沟通交流。”目前在上海交通大学任教的白凤武教授最感激于冯老师对他生活上的帮助。1990年,刚留校工作的白凤武没有过多积蓄,而他结婚需要住房,冯老师二话没说就拿出自己的4000元储蓄支援他分到了住房,免去了白老师工作、生活上的后顾之忧。朱静安老人忘不了节假日时冯老把学生请到家中,做上一桌子鸡鸭鱼肉,与学生们一起过节。他做的色、香、味俱全的颇有南方特色的酱鸭,也被学生们誉为“冯记酱鸭”。

二、设立冯朴荪教授生物技术奖学金,纪念冯老成就,鼓励学生成才

2005年,世界先进水平的万等级(50万)规模自絮凝颗粒酵母酒精连续发酵技术及装置在安徽投产,从冯朴荪教授研究课题到白凤武教授将其投入产业化,“大工制造”为生物质能源开发提供解决方案。白凤武教授将产业化所得奖励的100万元拿出50万、朱静安副教授从自己的退休金中拿出1万元,总计51万元设立冯朴荪教授生物技术奖学金。

对于奖学金的设立,白凤武教授说:“我读书时学生数量少,实验抓的很严格,冯先生经常会早上8点前就来到实验室,穿着白大褂亲自参与到实验中去,发扬着自己的科研精神,冯老师也曾提过要将科研精神代代相传。冯先生去世后,我们继续在做着这项工作,最后与工厂合作,扩大了发酵规模。资金发下来后,我们课题组老师商量着将这笔用于发奖金的钱设立奖学金以纪念冯先生,并通过这一奖学金让学生们热爱生物化学工程学科、热爱专业方向、通过自己的学习,用自己的真才实学解决国家发展中的问题”。朱静安副教授说:“1万元的退休金在当时算是不小的一笔数了,之所以把它拿出来,一方面是为了纪念老冯,另一方面是为了能够激励更多喜欢生物、热爱生物的学生在科研道路上勇创佳绩。”

三、寻访获奖学生代表,传承红色基因,坚定科研报国

2009年12月,冯朴荪教授生物技术奖学金首次发放,至今十年过去了,15名本科生获得此项奖学金,累计发放12万元,这些获奖学生现在也都在国内外知名高校读研、读博,从事科学研究。实践团队有幸采访到目前在清华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的2010级校友潘涵学姐、2011级校友韩璐学姐,在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攻读博士学位的2012级校友谭鑫水学长,在复旦大学攻读硕士学位的2013级校友朱炳宽学长,在上海交通大学攻读硕士学位的2014级校友李佳玮学长,通过微信采访到2006级校友、目前在美国Biostrategies LC工作的杨天虹学长。通过了解获奖学生的成长故事,实践队员们感悟大工红色基因的传承与发展。

当时还在读大二的李佳玮学长在获得冯朴荪教授生物技术奖学金并了解冯老师的故事后,决心也要在科研上做出一番成就,大学后三年里,他积极参加学术科研竞赛,大学期间发表一篇二作中文核心、一篇二作SCI、一篇三作SCI。作为一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朱炳宽学长刻苦努力学习,课余时间做家教赚取生活费,在大三获得了冯朴荪教授生物技术奖学金,而获得该奖学金对于他来说既是对他努力学习拼搏的鼓励,也能有效缓解他的学业、生活负担。杨天虹学长则在首次评审该奖学金时获奖,作为一名大四的应届毕业生,当时他已有三年参加科研课题研究的经历;获得这一奖学金既是对他在本科时参加科研所付出的肯定,也是对他今后科研道路的激励。

获得冯朴荪教授生物技术奖学金后,韩璐师姐表示:“冯朴荪先生是学院的开创者,这个奖学金对我来说可能就是督促着我们做别人没有做过的事情,而且是越难的事情越值得。”潘涵师姐说到:“获得这一奖学金对我来说是一种肯定和激励,现在我心智成熟了很多,踏踏实实做科研,希望能够带着大工对我的教育和曾经的鼓励继续走下去”。谭鑫水学长表示“这对自己是一种莫大的鼓励,激发了自己潜心科研的决心,会带着学院的支持与鼓励坚定的走下去”。

现如今,六名学长学姐仍在生物科研的前沿一线上拼搏。朱炳宽学长在去年十二月决定硕博连读,通过研究寄生虫与宿主巨作,以期找的新的药靶,研制出新的抗寄生虫药物,为备受血吸虫病困扰的贫困地区的人们谋福音。韩璐学姐在植物抗病的研究道路上稳步前进,为减少化学污染、研发天然抗病作物贡献自己的力量。杨天虹学长目前则在研究在植物中表达人源重组蛋白对罕见的溶酶体贮积症进行酶替代疗法的原研药研制,短期内会推进其在GMP生产和临床试验等相关领域中研发进度,尽快将最后的成药从实验室送到真正需要的病人手中。

三十年来,从最初的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下设立生物化工方向到如今获得生物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从最初的生物化学工程研究所到如今的生物工程学院,大连理工大学生物学科发展迅速,这一切都离不开冯朴荪教授当年筹划成立生物化学工程研究所。许建峰教授这次看到了生物工程学院的新实验室,感叹道:“我们学院目前实验室的平台和设备,已经就能达到美国的一流水平了!”

从与大工共成长的冯朴荪教授的爱人朱静安老师,到冯朴荪教授的学生白凤武教授、许建峰教授,再到获得冯朴荪教授生物技术奖学金的优秀生物学子,一路走来,实践团队队员们感受到了三代大工人在不同时期为祖国事业建设、为人类发展进步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大工学子赤诚的红色基因正缓缓流淌传承到当代青年学子的血脉里,新时代大工学子也必将传承好大工红色基因,表达更多高活性蛋白,在生物前沿学科的发展中注入大工人的力量。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3528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新乡工程学院文法学院第四党支部开展学习教育会议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部署,巩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成果,学习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深化党风廉政建设,增强党员干部责任意识和规则意识。2025年3月27日上午,…… 张欣茹 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法律系查看全文 >>

新乡工程学院文法学院副院长罗艳娟一行赴平顶山学院考察交流

3月26日,新乡工程学院文法学院常务副院长罗艳娟带队,率学院教师代表一行4人赴平顶山学院文学院考察交流,重点围绕师范专业认证、学科建设、实践教学创新及实验室建设等主题展开深入探讨…… 冯莉娟 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法律系查看全文 >>

文心悦读|探索心灵奇旅,共读《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为提升同学们的心理素养,培养阅读习惯,打破社交壁垒,实现自我成长,和悦·心语辅导员工作室于3月26日晚7点在综合实验楼520活动室成功举办“文心悦读”文化沙龙。本次活动以经典心理学书…… 王玥忻 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法律系查看全文 >>

新乡工程学院文法学院青协志愿者走进树德外国语小学开展“法律知识小讲堂

为深入贯彻青少年法治教育理念,助力构建平安校园,3月27日下午,青年志愿者协会文法学院分会携手树德外国语小学,为四年级一班学生量身打造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法律知识小讲堂”主题课堂…… 王玥忻 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法律系查看全文 >>

新乡工程学院文法学院大学生宿舍自我管理委员会举办招新面试

为进一步完善宿舍管理工作,营造和谐美丽的宿舍环境,提高宿舍生活质量,充分发挥宿舍管理委员会的榜样作用,切实提升学生宿舍环境与生活体验,文法学院于3月26日在学院楼B-213举办大学生宿…… 刘雨欣 苏一飞 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法律系查看全文 >>

新乡工程学院文法学院第二党支部深入学习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专题会议

为持续深化党风廉政建设,切实增强党员干部的纪律意识和规矩意识。3月27日下午,文法学院第二党支部在学院楼召开专题学习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会议由马智慧老师主持,党…… 倪英梵 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法律系查看全文 >>

新乡工程学院文法学院开展2024年度辅导员工作考核汇报

为优化学生工作流程及提升辅导员的工作能力,文法学院于3月20日下午在学院楼B-314开展2024年度辅导员工作考核汇报。出席人员有学生处副处长王永刚、文法学院党委副书记刘松梅以及文法学院全…… 沈冬玲 苏一飞 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法律系查看全文 >>

新乡工程学院文法学院召开清明节假期安全教育会议

清明将至,为进一步增强学生安全意识,全面做好假期安全教育工作,文法学院于2024年3月27日陆续开展清明节安全教育专题会议。会议由各专业辅导员分别主持,文法学院全体学生参加。会上,辅…… 冯云会 苏一飞 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法律系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党员先锋·红领未来”就业赋能计划第二期讲座顺利举

2025年3月26日下午,人文学院“党员先锋·红领未来”就业赋能计划第二期讲座顺利举行。此次讲座由学院党务服务中心与校友服务中…

马克思主义学院赴长郡双语实验中学实习队参与第四十四个“爱鸟周”主题活

大学生网报讯(通讯员:王珈魏仕琼)4月1日,在第44个“爱鸟周”来临之际,马克思主义学院赴长郡双语实验中学实习队与该校师…

马院赴同升湖高级中学开展“蜕变时”主题班会

(通讯员代闹周台欣吴曼妮)3月31日上午,马院思政系赴同升湖高级中学实习队的四位实习老师在不同班级开展了各具特色的主题班…

旗峰书院开展网络诗词主题文化沙龙活动

为深入理解诗词艺术在当代语境下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引导青年在技术洪流中厘清守正创新的辩证关系,3月23日下午,旗峰…

人文学院举办2025年“青马工程”大学生骨干培训班 第三讲

3月27日下午,人文学院2025年“青马工程”大学生骨干培训班第三讲在学院楼202教室举办。校团委科创实践部谢俊慧老师为青马班学…

最新发布

深入群众搞宣传,节水意识伴我行
我国是一个缺水的国家,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只要一拧水龙头就有水源源不断的流出来,很少有人认识到水资源的重要性,但事实上我们赖以生存的水正日益短缺,全世界有超过十亿的人口还用不上清洁的水,人类每年…
山东理工大学“足迹footprint”社会实践团参观红色东高纪念馆
参观红色东高纪念馆2019年7月15日,山东理工大学“足迹footprint”社会实践团于山东省红色东高纪念馆开展了学习调研活动。上午7点,实践团队与规定地点集合出发,并于9点到达红色东高纪念馆。沣水镇东高村,位于山…
规范行为 重塑美丽
第三站我们来到了贾鲁河。贾鲁河属淮河水系,为淮河支流沙颍河的支流。因时常有洪水泛滥,古人又将它称为小黄河。发源于新密市,向东北流经郑州市,至市区北郊折向东流,经中牟,入开封,过尉氏县,进入扶沟…
山东理工大学“足迹footprint”社会实践团 社会实践前期准备
山东理工大学“足迹footprint”社会实践团社会实践前期准备奔赴实践地前,为使实践活动顺利展开,减少实践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团队进行了多方面的准备规划工作。7月14日上午,“足迹footprint”社会实践团在前往实践…
长安大学暑期赴浙江省永嘉县“助力乡村振兴,探寻乡村发展新模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圆满结束
2019年7月07日至7月14日,长安大学暑期赴浙江省永嘉县“助力乡村振兴,探寻乡村发展新模式”的社会实践队由龚思远老师带队在浙江省永嘉县岩头镇开展了围绕“助力乡村振兴,探寻乡村发展新道路”为主题的实践活…
陆友兴科技,海天盛高铁
推动互联网发展,创新发展模式,以“一带一路”为契机,拓展产业合作空间,是当下互联网与软件公司“走出去”的必要性所在。而高新技术产业对国家的经济建设至关重要,其中的小微型企业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
“摆渡人—走近精神病患者”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总结
“摆渡人—走近精神病患者”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总结为积极响应国家对大学生奔赴基层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号召,贯彻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学联开展主题为“青春心向党,建功新时代”的大…
水向生命敲响了警钟,饮用水安全问题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必须高度重视
2019年7月4日,来自水利学院的“绿水青山,你我同行”暑期社会实践队继续实地考察了七里河流域的用水健康情况。水是生命之源,水与生命息息相关,没有水,生命将不复存在。秉承着“清洁用水”的理念,他们水质…
清洁用水,健康世界
2019年7月4日,来自水利学院的“绿水青山,你我同行”暑期社会实践队继续实地考察了七里河流域的用水健康情况。水是生命之源,水与生命息息相关,没有水,生命将不复存在。秉承着“清洁用水”的理念,他们水质…
知行——致知
在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此我们团队对此开展了社区居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活动。团队成员在社区周围随机采访居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知情状况和了解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