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多日关于垃圾分类的调研考察,重庆大学生态实践团队成员对泉州地区的垃圾分类情况有了大致的了解,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成员决定深入社区,向居民普及垃圾分类的相关知识。
八月中旬,实践团率先来到永春县桃源华庭小区,观察小区内所投放使用的垃圾桶。经过观察,成员们发现小区中使用的仍是传统垃圾桶,具体表现为绿色外壳、白色“可回收”、“不可回收”标识,其中可回收垃圾桶和不可回收垃圾桶在外观上并无差别,住户丢放垃圾时也并没有仔细分辨,小区内垃圾分类情况并不理想。
于是成员来到桃园华庭物业处,与物业进行沟通交流。物业工作人员指出,小区内尚未实行垃圾分类,也暂时没有开始投入使用专门的垃圾分类桶的想法。当询问到不实行垃圾分类的原因时,工作人员表示,一方面为住户垃圾分类意识淡薄,另一方面是垃圾分类会增加清洁人员的工作量,实施起来并不容易。随后,成员采访了负责小区垃圾处理的清洁阿姨,阿姨反映道,居民们通常将垃圾袋直接放入楼底摆放的垃圾桶内,她每日会对垃圾进行粗略整理,但并不会对垃圾进行详细分类,对最新垃圾分类的标准也不是很了解。
在详细调查小区内垃圾分类现状后,成员印刷了自行制作的垃圾分类宣传海报与手册,在征询物业同意后,张贴在小区电梯内与物业宣传栏中。同时,生态团成员与社区物业进行了进一步沟通,向工作人员们普及了垃圾分类的作用,当天物业内聚集了部分居民,居民们也表示垃圾分类虽繁琐,但意义重大,小区内若实行垃圾分类,他们在投放垃圾时也会注意投放。
(图为生态实践团在桃源华庭小区物业宣传栏张贴的垃圾分类宣传海报)
未来的一周内,成员每日都会到桃源华庭小区向投放垃圾的居民宣传垃圾分类知识,也得到了住户们的赞赏与支持,与此同时,桃源华庭物业也更换了小区内的垃圾桶,增添了红色的有害垃圾桶和蓝色的可回收物垃圾桶,并将标准印在垃圾桶外壳上。实践团垃圾分类宣传初显成效。
(图为桃源华庭小区新更换的垃圾桶)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3540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