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三下乡纪实:黄治贵——党员模范谈初心,返乡创业助脱贫

来源: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作者:杨研

三下乡纪实:黄治贵——党员模范谈初心,返乡创业助脱贫

通讯员 杨研

2019年7月11日至15日,陕西师范大学白河“三苦”党建实践调研团队赴陕西省安康市白河县在多个企业、学校、社区等单位进行实地调研。

在这一过程中,团队有幸了解到了当地一位党员干部的先进事迹,他就是集共产党员、农民企业家和村支书等多重身份于一身的黄治贵。多年来,他热心公益事业,帮扶200多名贫困学生,先后被评为全省“党员干部远程教育学用标兵”、安康市“第三届助人为乐道德模范”、安康市“优秀共产党员”,获得第五届陕西省道德模范提名奖。今天,就让我们走近来自安康市白河县卡子镇大桥村支书黄治贵,一同听他畅谈党员初心,回顾他的创业故事。

热心公益,不忘初心

30多年前,黄治贵就因家中贫困而辍学,辗转去到河南的煤矿上打工。1989年,黄治贵在自己家中极端贫困的情况下,毅然拿出在河南煤矿做苦力积攒3年的1.7万元,捐给卡子镇仓房小学,为该校配备了桌椅及教学器材。黄治贵这样解释道:“我以前就是因贫辍学,我不想让家乡的孩子再像我一样,希望他们通过教育改变人生命运。”

之后黄治贵成为入党积极分子,次年正式入党。回想当初入党时的情景,黄治贵仍然记忆犹新。自那时起,他就下定决心,要努力加油干,要帮助更多的贫困学生、村民,为家乡建设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达则兼济天下”,黄治贵在外打拼取得一定的经济水平之后,响应党的号召,决定返乡创业,创建茶叶合作社,希望能带领乡亲们共同脱贫致富。“我是一个党员,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党员的身份就是一种责任,一种共同致富的责任。”黄治贵时刻不忘党员初心。

返乡创业,助力脱贫

2009年,在白河县政府的号召下,黄治贵返乡创业。在实地考察当地情况后,黄治贵决定种植茶叶。他流转了土地3000亩,投入了全部存款2000多万元,建成茶园和茶厂,创建了富秦茶叶合作社,带领乡亲们共同致富。

起初,许多村民们对茶叶种植很是忧虑,认为“吃饭不吃茶”。但是黄治贵没有选择放弃,他挨家挨户拜访村民,与他们交流沟通,成功带领了一批村民进行茶叶种植,改变了过去村民种植粮食靠天吃饭的局面。面对技术困难,他请来湖北茶厂的专业技术人员,为村民做种植指导。对于村民们最关心的茶叶销路问题,他更是倾尽全力,出资建成茶园和茶厂,创建了富秦茶叶合作社,并承诺收购村民的茶叶。

到2017年,黄治贵的茶园开始盈利,生产的6吨茶叶净赚40多万元,预计今年利润可达60多万元。黄治贵说,进入丰产期后,年利润预计可达100万元。黄治贵把茶园比作仓房村的“绿色银行”:“投资农业周期长、见效慢,但能为全村带来稳定的收入来源。”

目前,仓房村全村271户的茶田都在黄治贵的茶园里。有能力自己管护的农户可将茶叶卖给茶厂,没有能力自己管护的每年也可获得分红。村民黄朝顺是最早跟随黄治贵种茶的,现在他共有15亩茶叶,他已经盖起楼房,家中各样电器齐全,不仅实现在家就业,还可以照顾老人小孩,再也不用背井离乡讨生活,生活可谓满足。就这样,仓房村全村在黄治贵的带领下,逐步改善贫困生活,打赢了脱贫攻坚战。

牢记使命,理想远大

对于未来,黄治贵表示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茶叶产业在当地做大做强,带动更多贫困村民脱贫致富,做到振兴家乡。这是他对这片生他育他的天地,最好的回报,是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职责与担当。

黄治贵在带领村民发展产业的奋斗之中,体现了共产党员的责任与担当;在为群众利益默默奉献之中,诠释了共产党人的使命与价值。像黄治贵这样做脱贫攻坚工作一线中做出重要贡献的共产党员,还有很多很多,正是在他们的努力下,全国的脱贫攻坚工作才能稳步推进,才能确保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3602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数字辛追”——科技唤醒沉睡千年的历史

2025年2月7日,河海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数智弘文”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调研团实地探访了湖南省博物馆,深入了解了融合前沿科技与深厚历史文化的辛追夫人数字人项目。据湖南省博物馆工作人…… 河海大学数智弘文 河海大学商学院查看全文 >>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传播调研团开展社会实践

参观结束后,调研团与上海博物馆数字化团队交流,了解到“小可”背后集成强大的大模型能力和海量文物知识库,依托便携式导览终端,深度集成导览终端、计费系统和语音系统。为深入贯彻党…… 河海大学数智弘文 河海大学商学院查看全文 >>

数字人“小可“助阵古埃及文明展 河海大学学子调研AI赋能文创新模式

上海博物馆“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近日迎来特殊参访者——河海大学“数智弘文”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调研团。他们在数字人AI导览员“小可”全程引导下,完成了一场人工智能与文化遗…… 河海大学数智弘文 河海大学商学院查看全文 >>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河海大学“数智弘文”调研团开展多地实践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河海大学“数智弘文”调研团多地实践总结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河海大学“数智弘文”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 河海大学数智弘文 河海大学商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传播调研团开展社会实践

参观结束后,调研团与上海博物馆数字化团队交流,了解到“小可”背后集成强大的大模型能力和海量文物知识库,依托便携式导览…

探秘语言景观,延续爱国火炬

2025年1月13日至1月20日,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语言景观实践队赴凭祥市开展友谊关“爱国”景观的情感机制调研,感…

河海学子源泉工程回校宣讲

河海大学源泉工程团队宣讲活动报道2月17日,河海大学源泉工程团队在学校礼堂举办了一场精彩的宣讲活动。团队成员韩孟昀、郑钧…

地理与环境学院开展“沂蒙精神进校园 凝聚奋进新力量”宣讲活动

为了让同学们深入了解沂蒙精神的内涵,传承红色基因,激发同学们的爱国热情和奋斗精神,2月23日,聊城大学沂蒙精神红韵志愿宣…

地理与环境学院开展乡村教师访谈社会实践活动

为记录乡村教育变迁历程,弘扬乡村教师的坚守精神,深入挖掘乡村教师的教育故事,寒假期间,聊城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2024级4班…

最新发布

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苗岭枫语”非遗扶贫社会调研
“非遗扶贫,话苗岭枫语”——南师马院学子深入贵州凯里及附近地区调研非遗扶贫举措十九大报告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水之源社会实践队——水源总大肠杆菌群的检验二
2019年8月28日一早,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水之源社会实践队一早集合在了实验室中,紧接着昨天已经完成的第一阶段,即大肠杆菌培养基的制备,水样的采集,保藏和发酵,展开了本实验的第二阶段——大肠杆菌标本的制…
滁州学院大学生探寻南京云锦非遗脚步
滁州学院大学生探寻南京云锦非遗脚步为近距离了解南京云锦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7月23日,我校经济与管理学院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赴南京云锦博物馆文化实践”小分队在王琦老师的带领下在南京云锦博物馆开展…
福建高校学子三下乡:实地调研海口市,把握“一带一路”精神实质。
一带一路就是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旨在积极建立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为了调研海南的文化与经济等多方面在“一带一路”下的新发展,进一步深入了解海口这座“一…
佛山学子三下乡:筑梦之旅从军行
大学生网报湛江8月23日电(通讯员卢芝敏)7月下旬,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授人以渔三下乡团队”赴湛江市麻章区太平镇陈渔村开展支教活动,以“武动陈渔彰志气,书写梦想奔从军,观摩阅兵当自…
天高云淡 茶韵悠长
清晨的阳光照耀着青绿的茶园,漫山遍野,种植着村民们对未来的期许。“翠盈盈悠香飘茶垄漫山绕”。阳光洒在茶树上,一枝枝一叶叶,经过茶农们的辛苦劳作,创造着属于高美村的财富。扶贫队援建的茶产业基地里…
安徽学子三下乡:打好脱贫攻坚战,助力美丽乡村建设!
打好脱贫攻坚战,助力美丽乡村建设!闫谨任云云/文任云云/图来源:安庆师范大学为探寻贫困山区的特色脱贫之路,调研革命老区脱贫攻坚现状,8月20日,安庆师范大学新青年调研小组赴革命老区金寨县河西村,对村…
交通学院研究生党支部召开预备党员接收大会
8月28日我院研究生支部于12#208召开了接收预备党员大会,三名拟接收为预备党员的同志以及支部全体党员到会,会议由支部书记张凯同志主持。三名拟接收对象为毕晓慧、尹强、朱晔,会议按照接收流程依次进行。首先…
武汉学子“三下乡”:以科技助老 造幸福夕阳
8月28日,武汉理工大学化学化工与生命科学学院“科技助老”暑期社会实践队再次来到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博苑小区,继续开展“科技助老幸福夕阳”主题活动。这次活动采用室内讲解的方式,以一对三、五人教学的形…
三下乡纪实:宋东洋——党建扶贫,让绝境迸发希望
三下乡纪实:宋东洋——党建扶贫,让绝境迸发希望通讯员拓佳雨“幸福是奋斗出来的,贫穷并不可怕,就怕没信心!有党的好政策支持着我们,只要我们脚踏实地,勤劳苦干,就一定能战胜贫困,顺利脱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