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耕地轮作休耕制度是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的一项重大政策,是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指示精神的具体举措。轮作休耕是让我国土地休养生息的重要政策, 其农户参与、实施状况与可持续性优化研究是值得人们关注的问题。7月26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管学院赴甘肃会宁乡村振兴调研队前往国家休耕试点甘肃会宁县柴家门镇柴家门村开展关于农户休耕的调研活动。
图1队员在村委会合影“面朝黄土背朝天”之耕作不易
天气微凉,细雨绵绵,初到镇上,只见路上行人寥寥无几,犬吠声更添几分寂静。队员们通过调研走访发现,柴家门村几乎只有老人和小孩,家里年轻人几乎都外出务工或者早已迁办了城市户口,在家里种地的只有老人,伴随年迈身躯的是农户极低的劳动效率。在队员们问到农户的耕作条件时,“靠天吃饭”是大家最一致的心声,另外甘肃山区的土质问题更是导致了粮食的低产。“面朝黄土背朝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个汗珠掉地下摔八半。”是这里农户最朴实、最无奈的写照。
图2队员与党员访谈关于休耕 农户有话说
根据队员们一天的一对一的入户走访,我们了解到,首先在柴家门村几乎没有休耕,有的只是劳动力外出后耕地的撂荒,其次,由于都是家里都是老人,并且对一两年的休耕效果未知的情况下,大部分农户都认为休耕是不必要的,“唉种不了几年地了”一位爷爷如是说。另外,作为休耕地点地,当地农户对休耕相关政策了解较少“不清楚”、“不知道”几乎是所有农户对休耕政策的反应。最后,当问到休耕补贴相关问题时,农户们表现出一定的休耕意愿,其中,预期年休耕补贴为500到600时农户休耕意愿较大。
图3队员在农户家中访谈城乡发展二元化下的思考
当我们再次回到“助力乡村振兴”的调研主题时,我们得意识乡村振兴是发展中国家向前不断发展以至发达国家中必不可少的一步,乡村振兴首先是农业的振兴,而在紧张的中美贸易战背景下,我们更意识要加强农业的自我供给,比如大豆的生产。然而在甘肃山区的柴门村里,我们看到的是近乎原始状态的耕作,农户们自给自足,靠天吃饭,没有积蓄,不谈进步,毫无现代化农业的痕迹。因为偏僻,因为落后,因为贫穷,纳克斯的“贫困恶性循环”理论在这里农户身上有着最心酸的体现。
队员们一户一户地走访调研,耐心与农户沟通,直到下午三点完成100份问卷。,诚朴勇毅,西农学子秉承校训来到甘肃会宁开展三下乡调研活动,是一次关于休耕的调研,更是一次给农户带去的温暖的下乡实践之行。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3605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