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任世事喧哗,唯心正无恙

来源:山东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 作者:刘孟辰

任世事喧哗,唯心正无恙 刘孟辰 “文化开启了对美的感知。”中华民族得以延续五千余年且今以强者姿态立足于世界,其精髓便是这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大学的第一次社会实践,我们选择投入到中华传统文化之中,在木版年画的意蕴里徜徉。 基于木版年画的代表性和特殊性,我们最终选择了天津市杨柳青镇和河南省开封市朱仙镇作为社会实践的实地考察地点,分成两个小组,同时进行调查。两地相距千里,拥有完全不同的风土人情,面对木版年画发展受阻的相同问题,两地的传承人有着截然不同的看法和态度。 天津,东临渤海,西连首都,有着得天独厚的经济条件,交通便利,人杰地灵。而且,杨柳青有着丰富的民间艺术背景,起源于此的“杨柳青木版年画”被誉为中国年画之首。无论是风俗还是地位,杨柳青木版年画都领先于其它地区的木版年画,应当处于快速发展时期。然而恰恰相反,真实处境则是发展滞后,后继无人,传承人略显无奈。反观朱仙镇,客观条件十分有限,而且还受困于发源地的争议,本以为其年画产业会停滞不前,但是现在却发展迅速,蒸蒸日上。 在开始实地考察之前,我们并没有预料到这样的结果。因为无论在报纸风评还是在论文中,有关木版年画的内容对其评价都是“发展后劲不足,面临问题较多”。单单在朱仙镇,我们采访到一位木版年画的传承人张先生,他告诉我们,现在朱仙镇的木版年画产业非常有前途。朱仙镇有一条街,里面都是制作年画、售卖年画的老店。这位传承人信誓旦旦地告诉我们,那里面最小的一家作坊,年销售额都在五十万以上。我们紧接着去那条街中的老店拜访,发现事实并非如此。整条街只有张先生开的那家店销售额很高,其他店只能勉强维持生计。我们去拜访时,张先生的店里客人不多,店员基本上都在忙着作画。店里挂着几幅比较经典的年画作品,看样子比较老旧,但是那几幅画的品质非常差,颜色暗淡,与之前几家的差距很大。店员带我们到后面参观生产流程,其中正在绘制的几幅画中的人物动作都有很明显的错误,整个生产线也很不专业。店员告诉我们,店里主要的生意除了卖木版年画,还有就是每年都会有大批量的小学生来参观学习,每个人交几块钱的参观费,一年大概几万块钱的收入。基于这样的特殊关系,这一家本该因作风不正淹没在历史中的冒牌“老店”,竟然成为全国范围内经营最好的一家店。 这之后,我们又在开封市采访了宋都木版年画博物馆馆长任鹤林先生,在天津杨柳青镇采访了“玉成号画庄”家庭博物馆馆长霍庆有先生。两位老先生的人生经历如出一辙:生于年画世家,子承父业,担起发扬木版年画的重任,数十年如一日,一直坚守在一线。两位老先生开设的博物馆都是非盈利性质的,目的就是让更多的人了解年画,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在任先生那里,我们了解到,所谓年画起源于民间、河南木版年画起源于朱仙镇、朱仙镇木版年画的颜料取自天然等说法都是天方夜谭。年画最早用于祭祀,自然是自上而下的文化艺术品,怎能起源于民间,更不可能来自镇上。当我们问到老先生为什么不发声的时候,老先生略显无奈。“几年前我发表过一篇文章,叫《一个人的战斗》……开始还有人来采访,问我真话是什么,后来也没人信了。真话不是说不出,现在是不能说了。”之后老先生就没再说什么,采访也草草结束。 木版年画,作为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传保护名单中的重点保护对象,经历了十几年的惊心动魄的“救援”,现在仍未脱离危险,而为数不多脱离危险的传承人,也丧失了木版年画本来的模样。真正坚守“正义”,保护木版年画的人,都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而这些“投机取巧”、“坑蒙拐骗”的人却假借年画之名起家,立足于市场之上,拥有了自己的产业。这些人里,有的是利用夸张的创新吸引眼球,有的则根本无视老年画的风韵,以手艺人的名义做着商人的勾当。多年来,木版年画的宣传工作进展缓慢,跟这些人有着巨大的关系,很多民众被其误导,看不到纯正的年画,对年画的印象越来越浅,更不用提深入了解其内涵和制作过程。当我们冷静下来,我觉得更应该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坚守正义,还是真正的正义吗? 这么多年来,以任鹤林先生和霍庆有先生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传的传承人纷纷自掏腰包,建立类似的非盈利性质的博物馆或者展览馆,希望能让更多的民众了解非遗,让大家更好的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可是,效果如何呢?我们在天津市和开封市的市区街道发放了总计426份调查问卷,其中“很了解木版年画”的人几乎没有,超过半数的人不知道什么是木版年画。由此来看,两位老先生仍坚持投入一生宣传木版年画,不遗余力,其精神值得人们钦佩,其热情仍不减当年。在采访的最后,任先生给我们说,这些年来找他做采访的学生越来越多,社会公益群体也越来越多的找到他,希望能帮他做宣传,他感觉特别欣慰。面对如今繁杂混乱的文创产品,以及投机取巧的无良商家,两位老先生不为所动,没有受到任何影响。面对金钱和名利,他们不为所动,坚守着最后的这份热爱,坚定地守护最后的正义。这份决心,就是真正的正义。他们是普普通通的平凡人,却因与木版年画结缘而不那么平凡,因为坚持正义,而变得伟大。长路漫漫,相信会有像我们这样的年轻人,站出来为他们发声,接过他们的重担,继续坚持下去。我作为晚辈,真心希望老先生晚年安逸,同时,也希望木版年画能被更多人知晓。 很幸运能够在大学的第一次社会实践中选择这样一个有深度,有思考的课题,有机会能跟奋战在一线的老先生交流更是我的荣幸。考察结束了,但是故事还未结束,希望能够一直关注着木版年画,也希望自己能为此尽一份力。自己也积累了很多经验,体会到不同人不一样的思考方式,不一样的对待问题的态度。无论结果如何,能拥有这样一次充实的社会体验,便不虚此行!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3607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探寻周村烧饼文化:非遗传承之旅

为传承和弘扬家乡非物质文化遗产,担当新时代青年职责。“弘古韵风华,续传统文脉”实践队员李海昕走进周村烧饼生产厂,开启了一段探寻烧饼文化、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制作过程的独特旅程…… 赵金栋 曲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探寻春节的前世今生,用行动守护传统文化

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与传承意识,2025年1月11日,曲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弘古韵风华,续传统文脉”实践队在南池社区开展了一场以春节为主题的宣讲活动。春…… 赵金栋 曲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曲阜仁义胡同调研:探寻传统美德传承之路

为深入探寻文化传承,了解传统美德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2024年1月10日,曲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弘古韵风华,续传统文脉”实践队走进龙虎社区,调研仁义胡同的历史渊源,走访社区居民,…… 赵金栋 曲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龙虎社区:聆听文化传承的回响

为创造性的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015年1月10日,“弘古韵风华,续传统文脉”实践队走进龙湖社区,在社区工作人员的带领下,聆听文化传承的回响,书写文化发扬的卷轴。颜庙:千年文…… 赵金栋 曲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传承春节文化:南池社区实践行

为弘扬春节文化,承担起青年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使命。“弘古韵风华,续传统文脉”实践队走进了龙虎社区,怀揣着对传统文化的热忱,向小朋友们宣传春节文化。这次实践经历,既是一次…… 赵金栋 曲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探寻孔子智慧,传承华夏文脉

在文化传承的时代浪潮中,曲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弘古韵风华,续传统文脉”实践队踏上了意义非凡的征程。实践队全体齐聚孔子博物馆,深入探寻儒家文化的深厚底蕴,开展了一场别开生…… 赵金栋 曲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承仁义之风,续传统文脉

为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感悟中华优秀传统美德,学习仁义观,2025年1月10日曲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弘古韵风华,续传统文脉”实践队来到曲阜市龙湖社区仁义胡同,跟随社区工作人…… 赵金栋 曲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在颜庙的实践探索:解锁传统文化密码

为深入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了解儒家文化,曲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弘古韵风华,续传统文脉”实践队怀揣着对历史文化的敬畏与憧憬,踏上了前往颜庙的实践之旅。颜回,作为孔子最为…… 赵金栋 曲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公管学子助力校地共建,志愿服务温暖人心

本周,公管院学子继续深入橘子洲街道湖大社区、师大社区和新民路社区参与校地共建社区助理志愿活动,为社区居民带来了实实在…

表彰树榜样 进步砺前行 文学院参加聊城大学学生表彰典礼

为充分彰显优秀学子的卓越风采,发挥先进榜样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激励学生踔厉奋发、勇毅前行,4月2日,文学院参加聊城大学…

沈阳城市学院开展无偿献血活动

本网讯(校团委牛康莉)2025年3月26日13时,由沈阳中心血站联合我校举办的无偿献血活动于南楼成功开展。活动开展期间,广大师生…

新乡工程学院“清明追思·薪火相传”网上祭英烈活动

春风拂柳念英魂,清明时节寄哀思。在清明节来临之际,为大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青年学子的爱国情怀,引导青年学子…

传承红色精神,凝聚奋进力量——纪念遵义会议召开90周年专题宣讲活动顺利举

为深入了解中国革命历史,领悟革命精神内涵,弘扬遵义会议精神,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3月8日下午,南京审计大学“澄园先锋”…

最新发布

向阳花开新时代:河南学子赴董堤开展义务支教活动
7月6日,河南科技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向阳花开新时代”义务支教团抵达新乡封丘县城关乡董堤村开展为期半月的义务支教活动,扎根农村,服务基层,助力乡村教育。在玩中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支教队员所在的董堤小…
湖北大学生三下乡——趣味运动会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机械学院的爱向暖阳薪愿行小分队于2019年7月9日来到了十堰五峰乡的九年一贯制学校进行支教活动。转眼间支教活动已经进程过半了,志愿者们已经陪伴孩子们度过了十天,简单的教学是不能足够的吸…
“砥砺前行的光辉岁月”寻找建国70周年足迹团队实践活动心得
2019年7月,我们“建国70周年足迹调研团”拜访了江苏省九鼎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位于江苏省如皋市的总部,深入了解了企业的历史沿革,现今状况,未来规划以及党建文化建设。江苏省九鼎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玻璃…
探长安水系,创生态绿园——西理学子考察生态供水系统
摘要:随着国家城市生态文明发展需要的进一步增强,在深知国家水利建设的重要性,明晓水生态环境对于人们日常的重要影响的当下,生态引水工程建设逐渐引起大众的关注。西安理工大学“生态供水系统科学考察—…
【暑期三下乡】实践出真知 振兴于乡村
7月23日,为了积极号召党的关于一系列在部分地区实行耕地轮作休耕制度的政策,探索作为休耕试点之一的甘肃省会宁县的农户土地休耕的情况,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赴甘肃会宁三下乡调研队抵达甘肃省会宁…
询衡南当地居民,明智慧养老现状
询衡南当地居民,明智慧养老现状(公共管理学院通讯员:沈胜男张威)8月28日,湘潭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赴常德石门衡阳衡南暑期社会实践团的成员们展开了今天的探索——向衡南县社区周边发放调查问卷。调研团队希…
雨洒杨柳青,浇透梦中人
心心念念的征程终于来临,在步入那个小小的威海北站时,我回头望了一眼外面滚烫的太阳,那时我还不知道北方的那座城市等待着我的,是那样透彻的一场瓢泼大雨。透过密密麻麻有些旧式大巴车的缝隙,远处的落日…
【暑期三下乡】因乡村振兴而休 求农户乐业之实
本次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管学院赴甘肃会宁调研团身赴甘肃省会宁县进行寻访调研,调查关于兼业分化视角下农户休耕受偿意愿,在乡村振兴时代背景之下,农户问题成为我们所关心的热点问题。图1全体队员合影之一…
河南学子暑期三下乡:传承红色经典,探寻民俗文化
中国青年网安阳8月17日电(通讯员李静)为进一步深入学习及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优异的成绩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安阳工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志愿者于7月4日赶赴信…
湖南工学院:用电安全从我做起
努力构建和谐、平安、文明的社会。我校湖南工学院举行“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为社会贡献出自己的一分力。今年的夏天酷热如旧,然而今年的夏天我们却肩负着不同的使命,拥有不同的感动。三下乡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