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孙窈高双阳】
“民以食为天,食以土为本”,在“乡村振兴”的战略背景下, 6名来自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学生组成了“雁归航”实践队前往安徽宣城、浙江绍兴等地,开展了以农村土地的农业经济模式为主题的田野调查。基于三个采访地点、两种经济模式,实践队回归家乡,对建立私人承包土地综合利用的新模式的进行了研究,为家乡的建设做出贡献。他们,一直都在路上。
在鱼米之乡的安徽宣城,许多村子响应“乡村振兴”,默默开始了乡村的建设,稻田养虾作为一种新兴的农业种植模式,在许多农村得到尝试。实践队联系了当地的经营者,经过沟通,约定了采访时间及地点。在实地考察中,队员们感受到乡民的热情,看到了经营者对新型农业模式的热忱,品尝到美味的稻米和鱼虾。
新的模式意味着新的挑战,实践队来到家住安徽省郎溪县梅渚镇王桥村的稻田改虾塘经营者高师傅家中深入了解。采访过程中,高师傅显得有点紧张,但非常热情的配合访问。从采访中了解到新型农业模式的尝试,让高师傅这些开拓者面临很多未知挑战,比如如何栽种水草,如何应对恶劣天气,怎么控制水位、水质等。他们期望有人能够了解他们的困难,并为其提供可行的生产建议、解决方案和一定的政策帮扶。面对困难,受访者高师傅自信表示“随着种植年限的增长,自己会积累更多经验,也相信自己的稻田养虾事业会越来越好!”。
而后,实践队前往当地飞鲤镇,调查了另一种不同的养虾模式——“稻+虾”模式。在黄师傅的介绍下实践队了解到这种“稻+虾”模式是指以稻田为基础,在不减少粮食产量的前提下,在稻田养殖小龙虾,发挥水稻和龙虾共生互利的作用,从而获得水稻和龙虾双丰收的一种高效生态种养模式。这种稻田养虾模式相应的对技术也就有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控制水质、水草,还要设置好沟渠,做好防逃、消毒、培肥措施等。提及养虾的困难及经验,黄师傅表示最大的困难是时间,凌晨两三点就要起床倒虾笼,再将大小龙虾分类,最后以不同价格售卖大小龙虾。提及经验,黄师傅表示,养虾要有工匠精神,不仅要时刻关注虾,也不能忽视了水稻。同时还要学会应地制宜,比如考虑虾的存在,黄师傅就选择栽秧水稻,防止稻种被龙虾吃掉。
一方水土,一方景,实践队再次出发来到浙江绍兴,看到是另一片天地,另一种土地经济模式。站在郁郁葱葱的果园里,队员们想象着曾经的荒地景象,流露出惊讶又敬佩的神情。
荒地变果园这样一种仿佛变魔术一般的土地经济模式,使原本废弃无产的土地在经过土地规划改造之后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收益,“变废为宝”的理念在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致。对此,实践队采访了家住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的果园主人任师傅。经过了解,任师傅曾经担任过村委干部,也因此对农村土地规划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以及更强烈的奉献精神。从前的荒地到现在成片的葡萄棚,从前毫无用处的土地到现在每年稳定的经济产出,这中间任师傅经历了土质改良、优势选种、克服灾害等一系列的农业经营环节。尽管过程艰难,任师傅在采访过程中依然表现出那种为土地规划出良策、为乡村建设发展出力量的那份朴实。他认为艰难是过程,更是历练,未来的维护与提升更加值得坚守。
调查队的调查涉及的两种农业经济模式都属于私人承包土地,这几乎能保证到每一块土地的价值能获得相对最大化,不同的土地将由不同的私人产业承包,关乎自身利益,再提升上去就将关乎一个农村的建设利益,他们对各自承包的土地所涉及的农业经济来源的管理相对来说是最擅长的,更加有利于经济产值的提高。
每一种新兴模式的出现都需要许多先行者去尝试,他们在前进的道路上或多或少会遇到一些麻烦,但是他们不畏惧困难,而是迎难而上,或许有人会说对他们来说关乎生计,但队员们在他们眼中更多得看到的是一份为了事业奋斗的坚守,是一份对农业的热忱。而“乡村建设”也正需要这样的热情。于队员而言,青春正当头,人生正起步,实践队能通过暑期社会实践接触到这样的对长远未来憧憬与投身的精神,在成长中学习坚持不懈,学习奋斗前行,也是巨大收获之一。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3629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