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千里访珠明,万言传珈音

来源: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作者:史柯文

“修致富之路,架兴业之桥“——武汉大学道路交通发展问题调研暑期实践队珠海调研分队顺利完成本次实践活动的第一天调研内容.

山河从心,赤子正冠。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珠海市发展也步入了实现飞跃的重要阶段。作为中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阶段最先建立的四个经济特区之一,珠海市始终肩负着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先行探路的使命。珠海金湾国际机场、珠海湾、港珠澳大桥及一系列轨道交通工程的陆续落成,使得珠海成为连接我国西南地区和港澳间的交通枢纽和珠三角区域性中心城市,也为以珠海市等为节点城市的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奠定道桥基建基础,提供交通运输便利。

鸿鹄浩荡辗转声,旭日向新程。7月9日上午9时,珠海调研分队共十名成员前往珠海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在与负责本次调研活动对接的交警支队吴警官顺利对接后,在吴警官和支队田警官带领下参观支队建设。参观途中,田警官结合图片资料介绍交通指挥中心建设历程:实现从”听得见”向“看得见”、从“看得见”向“辅助决策”、最后向智能化建设的发展。并根据近年来机动车保有量变化规律,分析机动车驾驶从“职业”向“技能”的层次转变,提出现阶段的不足,信息传接手段尚不成熟,且路况信息的传递双方之间缺少成熟的功能技术及其内在客观规律的准确判断,过于依赖人工手段、经验分析。智能控制中心等相关建设仍处于起步水平,现阶段以人工加计算机辅助判断的智能方式来实现智能功能。

在分析新技术对交通管理方面的影响时田警官表示,互联网的接通使得控制策略摒弃了人工现场调控的方式,对于平衡路网有一定程度的帮助,但交通流量的精确掌握不足以体现流向信息的全面、细致掌握,对于突发状况发生路段上下游交通的调控存在不完整的分析管理体系,人工调控仍是主导力量。

(图片1:两位警官在为调研队队员答疑解惑)

采访交流中,吴警官将精心准备的文件资料与调研队分享,包括机动车及其交通状况数据、政府关于交通发展规划的文件决策等。透过数据分析,追溯交通发展的制约因素。调研队从交流中总结出,城市规模和经济实力发展状况对交通工具种类取舍影响较大,机动车保有量变化会向更加符合城市交通出行能力和交通秩序的方向发展。

吴警官在对于交警职能的介绍中强调,交警部门的职责发展为“2+1”模式,及在传统交通管理和车辆办理审验业务的基础上,增加国家交通状况发展给予交警的维护、保障城市交通畅通的职责,且在新时代背景下更加凸显成为警的核心业务。利用互联网技术,通过公众号完成自助移车、违章处理、业务预约等交管业务,缓解业务办理的拥堵情况,服务水平和质量也有较大提升。特别是对于新能源机动车的管理,在实现公共交通机动车新能源全覆盖的基础上,从交管部门职责出发支持、推广新能源机动车的使用。在车牌配置方面设置车牌专用窗口和专用车牌号段,为新能源车辆挂牌上路提供便利。

田警官对于珠海作为粤港澳大湾区重要城市建设和自身作为“旅游城市”建设发展作补充,交通发展问题在珠海的运营模式中主要体现为城市规模和地形导致发展受阻的先天条件,和高峰、平峰期车流差距过大导致的市民交通拥堵心理。大湾区建设中城轨和口岸等开发建设对于交通流量的压力,在珠海道路建设的道路级别分配不合理、支道过少、路网平衡能力差等方面充分体现,需要通过立体式和平面式交通模式缓解。同时声明身处交通管理部门,需要做好交通导向诱导工作,实现车流时间、空间上的均衡。

在交流中,调研队队员踊跃发言,从更高层次、更深程度意义上挖掘交通发展的进程。在针对机动车年消费量的增减情况予以不同社会角度的分析时,吴警官和田警官明确指出,公共交通仍是城市交通发展层面上的唯一建设出路,公交分摊率的提高才能够更好地保障交通发展,并促进交通利润增加-服务水平提高-受众数量上升的良性循环。

在行人与机动车的冲突事故责任归属的问题上,两位警官也表示,珠海市内交通违章情况正处于增速下降、增幅较大的发展阶段,而交通事故发生及其后果严重程度整体呈现缓慢下降的趋势。任何交通冲突问题的合理解决都涉及到交通规范措施实施中的两个指标:实际效果和社会效果,且可作为城市管理水平、人性化水平的评判标准和交警支队工作效果的直观体现。交警在给与机动车在交通可能出现意外状况的某些方面给予一定程度的责任放宽时,在其他方面需要有高于一般出行个体的道路责任要求,从而达到交通执法的平衡。

采访的最后,队员结合自身在珠海的交通体验,提出珠海市内单车运行较好的状况,警官在表示赞同的同时也阐述,珠海市在经历过共享单车野蛮生长的阶段,在公民素质、规范管理方面都有一定程度的提升,完整的单车道系统也成为城市规划的惯性操作,并作为城市特色,科学合理地纳入城市交通体系。这是新时代发展中平衡不同交通工具使用的成功典范。

(图片2:调研队与交警支队警官合影留念)

当日下午,在珠海交警辅警人员的带领下,调研队队员参观珠海市交警支队机动大队,简单了解机动大队警察的工作日常,工作环境状态及工作要求,包括服装、出行工具、设备的更新换代,对珠海交通管理“尖刀”风采略见一斑。

(图片3:辅警人员为调研队介绍机动大队的工作装备)

盛情确是河山红,零丁海深寻蛟龙。随后,调研队全体成员在珠海交警的活动安排下前往港珠澳大桥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参观学习。工作人员通过纪录片和采访问答的形式对港珠澳大桥及各口岸建设及运行的部分阶段内容作详细介绍,在充分考虑各部分通航要求、水体水位要求和其他交通建设因素的情况下各部分桥体、人工岛、隧道建设规划的合理构成。工作人员表示由于三地交通政策等限制,大桥最初规划功能未能实现预定的交通承载量和规模,期待随着湾区建设的进程会有改观,并根据队员提出问题,结合总平面图和实时交通监控说明大桥建设和维护措施的规划考虑。

(图片4:调研队队员在指挥中心与工作领导交流)

蚌中珠明,衢上儿女车马兴。珞珈学子远赴他乡的调研任务顺利进行中。经过前一阶段的活动得失总结,各队员更加认真负责,提升活动参与感。欲摘汪洋辰星,必经山水夜明。在周遭坎坷中,砥砺前行,为实践的篇章划上灿烂一笔。

(图片5:调研队和领队吴警官在港珠口岸合影留念)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3642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普法+调研双向联动 泰州探索地方性法规宣传新路径

为深入推进“法治+本土文化”的普法宣传模式,增强居民对烟花爆竹管理法规的认知,2025年4月10日下午,由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5名学生组成的“法治+本土文化: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 李天爱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法规宣讲零距离 民意调研解民忧

为深入推进地方性法规宣传普及工作,增强居民法治意识,助力文明城市创建,4月10日上午,“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研究”课题组普法团队联合东街社区居委会,在东街社区党群服务中…… 吴欣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普法宣传模式走进景区 法治文化融入市民生活

为深入推进地方性法规普及工作,增强市民法治观念,近日,“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研究”课题组普法团队走进凤城河景区、人民公园等城市地标,通过“景区+普法”的沉浸式宣传形式…… 吴欣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早茶博物馆里话“标准”——泰州创新“法韵茶香”沉浸式普法新模式

为进一步推动地方性法规普及与传统文化传承的有机融合,3月25日下午,“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研究”课题组普法团队走进泰州市早茶博物馆,以“法规+文化”的沉浸式宣传方式,向市…… 吴欣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泰州创新普法模式:历史保护法规宣传融入名城文化肌理

为深化《泰州市历史名城名镇保护条例》的社会认知度,探索“法规宣传+文化传承”的融合路径,3月25日下午,“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研究”课题组普法团队走进兴化历史文化街区与盐…… 吴欣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普法入村进景区 创新守护“千垛画卷”

为深入宣传《泰州市垛田保护条例》,探索地方性法规普及新路径,近日,“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研究”课题组普法团队走进兴化市垛田街道及千垛景区,开展多形式、分众化的普法宣…… 吴欣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泰州创新普法进车站:易拉宝+问卷推动条例“声”入人心

为拓宽地方性法规宣传覆盖面,提升市民法治素养,3月15日上午,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课题组成员走进泰州客运车站,面向往来旅客及市民开展地方性法规集中宣传活动。活动聚焦《泰…… 吴欣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泰州创新普法进校园:情景剧+趣味问答助力水环境保护与防溺水教育

为深化青少年法治教育,创新地方性法规宣传模式,3月13日下午,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课题组成员走进泰州市二中附属初级中学东校区,面向六年级学生开展《泰州市水环境保护条例》…… 吴欣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扬帆逐梦 职通未来 文学院承办山东省高校师范类毕业生就业双选会暨聊城大学

为畅通企业招聘和学生求职通道,搭建毕业生与用人单位高效对接平台,促进毕业生实现顺利就业与高质量就业,4月10日,山东省高…

文学院举办访企拓岗座谈会

4月10日,文学院邀请潍坊实验中学、东阿南湖行知学校、临朐新时代实验学校及济南天桥黄河双语实验学校负责老师到C210会议室举…

以声传薪火,破茧绽芳华 ——人文学院举办“传薪破茧 燃梦青春”主持人大赛

为融合传统文化传承与现代创意表达,展现人文学子的文化底蕴,3月30日下午,人文学院于人文艺术实践基地举行以“传薪破茧燃梦…

创新赋能,共启未来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外国语学院、法学院三院联合举

为结合专业特色提出创新性解决方案,提升学子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助力培养新时代创新型人才,3月31日晚,由人文社会…

人文学院举办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朋辈辅导首期课程

为夯实学院学生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学科基础,4月1日晚,人文学院于旗山校区文2-305教室举办首期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朋辈辅导课程,…

最新发布

寻徽派传统文化 探徽派建筑艺术
此次社会实践是在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旨在促进大学生在帮助实现他人的“中国梦”、分享“中国梦”、服务他人与社会的过程中…
多彩池州行 魅力傩舞戏
傩,源自远古时代先民原始宗教意识,是多元宗教,包括自然崇拜、图腾崇拜、巫术、民俗和多种艺术相融合的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最古老、最重要的祭祀仪式,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为积极响应党保护和传承优秀传…
山东大学(威海)“拾遗赋今”团队暑期调研:工业遗址变成都市风景线
影院、茶馆、赛马场,姘头、舞女、交际花——在刘纳鸥的描绘下,《都市风景线》的上海虽光怪陆离,但却是一个物质至上,精神失真的名利场。不过在今天,“拾遗附今”调研团的成员们找到了“都市风景线”的新…
“重温红色记忆,寻访老兵故事”——弘扬革命红色精神,回顾祖国社会发展 红色记忆寻梦团实
我们团队的暑期社会实践以“重温红色记忆,寻访老兵故事”为主题,我们通过走街串巷的形式对不同年龄段进行街访,来了解人们对红色经典的记忆及理解;通过寻访老兵,来探寻并深入了解老兵的故事;最后做出红…
青农暑期社会实践:筑梦魏县,七彩课程沃童心
“老师,什么时候我们还能再上手语呀,上节课学习的还没有记牢。”一位学生在课间询问支教队员。为响应团中央面向国家级贫困县开展的“深度贫困地区青春行”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专项活动,7月14日,青岛农…
石大学子三下乡:健康知识入心中,小小贝壳乘梦想
为加强孩子们注重健康的意识,让孩子了解更多健康小知识,8月14日上午,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常青树支教队在贵州省从江县捞里支教点开展了由全体师生共同参与的“健康知识入心中”主题健康博览会。同时,经过…
浮云一别,情系魏县
人这一生,有些地方可能只去一次,有些人可能只见一面,自此别过,山水永不相逢。但我仍心存希望,等待着我们再次相见的那一天。为响应团中央面向国家级贫困县开展的“深度贫困地区青春行”全国大学生暑期社…
教育科学学院“同心同行”志愿服务团队前往崇左边境管理支队开展“暑期心理服务下基层”活
8月20日至8月27日,广西民族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同心同行”志愿服务团队的5名志愿者应邀前往崇左边境管理支队开展“暑期心理服务下基层”活动。志愿者们深入凭祥、宁明、龙州、大新边境一线,运用所学的专业知…
生态伴传承,趣味伴成长:青农学生牵手留守儿童致力趣味学习
7月15日,青岛农业大学园艺学院“蒲公英”公益服务团筑梦小分队响应“深度贫困地区青春行”团中央立项,深入国家贫困县河北邯郸魏县沙口集乡希望小学开展留守儿童暑假班。支教队员开展生态小课堂,垃圾分类课…
我们都是护旗手:青岛大学生暑期深入河北魏县,传递爱国精神
7月15日,青岛农业大学园艺学院“蒲公英”公益服务团筑梦小分队深入河北魏县,于沙口集乡希望小学进行为期15天的支教。团队支教重点之一是培养孩子们的爱国精神,担任新时代国旗护旗手。校国旗护卫队成员专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