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千里秦淮,共绿金陵

来源: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 作者:丁玉婧

七月转瞬即逝,我们抓住七月的尾巴,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十里秦淮,共绿金陵”秦淮河调研团队来到了六朝古都的南京,通过对秦淮河的网络调查以及实地考察,了解秦淮河尽十年来的环境状况,并且根据河水的污染状况,分析秦淮河的污染原因,针对性的提出自己的建议。

在众多的南京人和外地人心目中,秦淮似乎是个永恒的话题,它是古城金陵的起源,又是南京文化的摇篮六朝时,秦淮河更成为文人墨客聚会的胜地。美称“十里珠帘”的秦淮风光带上点缀着数不尽的名胜佳境,许多故事留传千古。

但是城市的进步还是在秦淮河上留下了斑驳的痕迹———垃圾污染。虽说这已经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并且政府也下达了一系列的保护措施,但我们团队还是想针对秦淮河的污染问题做一个实地调查。

酷暑下的坚守

七月正是盛夏,太阳刚一出来,地上已像下了火,处处干燥,处处烫手,但秦淮河桥上早已有执法人员维持旅客秩序,美丽的秦淮河流淌过蛮荒时代的寂寞,六朝以来的繁华和奢靡,旧社会的污垢和劳动人民的血泪,也遭受了工厂的污染,然而今天的秦淮河,经过历史的沉淀和人民的改造,已焕然一新,也深刻的体会到了相关部门对秦淮河管制的不容怠慢,可以说如果秦淮河有了这些严格的监管人员可以防止外来游客对秦淮河不尊重的行为,他们是秦淮河的保卫者。我看着他们,良久,忽的晃过神,骄阳下他们的坚守,仿佛让我看到了千百年前坚韧不移的护城战士,小小的身躯守卫这金陵净土。

图为志愿者采访警察叔叔关于秦淮河的问题。

对未来的希冀

当然我们看到在河边和景点周围都有很多环卫工人,一位正在乘凉的爷爷说,以前他们都是喝着秦淮河的水长大的,但自从因为垃圾排放导致秦淮河重度污染就开始喝自来水了,“前些年头夏天,走这边都是捂着鼻子过的,真的臭的不行”,说着老人用手就开始比划起来,旁边路过的一位阿姨笑盈盈的说:“现在秦淮河真的干净了好多呢!”我从她的眼神中看到了对秦淮河未来的希冀。

图为团队成员采访环卫工人秦淮河的水质情况。

这难道不是希望秦淮河越来越好的保护意识吗?秦淮河是长江的一支支流,它不大,但它与六朝古都南京相依偎,潺潺的流水,冲淡了那些斑驳的记忆。这些老人是喝秦淮河水长大的,看着秦淮母亲一天天的苍老,瘦削,他们心如刀绞,要知道母亲河天天忍受着我们对她的折磨,喝着我们排放的污水,吃着我们的生活垃圾,却仍然为我们灌溉农田,滋润庄稼。 我心中的秦淮河是凄惨的、不幸的,但我相信,在未来我们一定能恢复她往日的英姿,再次成为我们南京的骄傲。

每个人的责任

我心中不免宽慰了许多,原来还是有很多人一直关注着南京的母亲河,毕竟秦淮河的保护问题并不是环卫工人的着责任,更是每一位南京人的责任。秦淮河,是多年来梦中一道纤柔的身形。不同于“软泥上的青荇,油油地在水底招摇”的风姿,秦淮河是内敛的,连岸边的水草,也是怯怯地摇曳。是受了秦淮河畔那些娇柔的女子的影响吧。古时的气息,在秦淮河的心底,不曾褪色,我们又岂能让她再次受到伤害。如果说秦淮河是哺育我们的母亲,那么也将由我们来守护秦淮河的未来。

我认为公民的环保意识是最重要的,在这点上我觉得应该多一点志愿者站出来加大环保的宣传,让每个居民乃至外来游客都意识到秦淮河的美丽不容侵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是护城的战士,保卫这孕育金陵的情怀之地。但这毕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我们的坚持细心的呵护,就如同秦淮河滋润我们那样。

夜晚,我们再次来到秦淮河畔,十里秦淮,六朝金粉,这一条流淌了几千年的蔷薇色的河流,经过一番折腾,终于再现在我的面前。几座画舫,泊在岸边,铺张着复古的优美。举目,皆是青砖黛瓦的岸上人家。俯首凝视波痕,道道水纹勾断一帘幽梦,在粼粼碎影中,极力拼凑水月镜花。水流脉脉,画舫来去,秦淮之地不负盛名。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3643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安徽工业大学学子返家乡:环保教育宣传在行动

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引领下,安徽工业大学的奚燕同学利用暑期返回家乡安徽铜陵,开展了一系列环保教育宣传活动,旨在提升社区居民的环保意识,共同守护美好家园。此次实践活动…… 邱飞扬 安徽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桂平木偶戏传承困境何解?广西师大学子实地探寻破局之路

在文化多元发展与非遗保护意识日益增强的当下,2025年2月24日,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偶”团队前往广西桂平市杖头木偶文化基地…

机电青春助春运,温暖一路伴归程

在春运这场大规模的人口迁徙中,邳州市宏通汽车客运站作为城乡公交始发站,成为外出务工人员返乡的最后一站,承载着无数人团…

寒假返乡,共筑成长梦——记“红领巾小课堂,团团伴你共成长

**寒假返乡,共筑成长梦——记“红领巾小课堂,团团伴你共成长”活动**随着寒假的到来,我满怀激动地回到了久违的家乡。今年…

计科卓越展新篇,学途照亮启征程

一、引言故事始于2024年,那时的我还在红星中学埋头苦读。一群来自安徽工业大学的学长学姐回到母校进行宣讲,他们的分享让我…

心怀母校,爱在工大:大学生回母校宣传

为了加强安徽工业大学大学生与高中母校的联系,加深安徽工业大学大学生的母校情感,增强学生的爱校之情,2025年1月14日,三名…

最新发布

于东站感触生活
为了深刻了解和体验建国七十年来我国在交通方面的变化和取得的巨大成就,7月9日,“郑在观察团”的队员们集合完毕前往位于河南省郑州市郑东新区的郑州东站进行交通枢纽成就调查。首先,我们采访了一位等待高…
中国计量大学信息工程学院“量大传薪火”专访颜金洲学长
2019年7月6日晚8点,中国计量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暑期实践“量大传薪火”小队开展了寻访校友的活动,在环宇C204对颜金洲学长进行线上采访。通过颜金洲学长简单地介绍,我们了解到学长从中国计量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
七十年间筑梦新时代
7月8日,“郑在观察团”实践队前往郑州市金水区庙张社区,为了更深入的了解建国70周年以来的变化,深入基层,从群众眼中看建国以来的沧桑巨变。在与社区的安保人员协商好后,队员们进入社区与正在社区门口乘…
贴近民情扎根中牟
为了更贴近群众的生活,了解群众的心声,郑在观察团实践队于7月7日来到了中原建材市场,全面了解一下个体经营户的生活状况和建国七十周年对他们的生活带来了怎样翻天覆地的变化。队员们进入市场后发现这里不…
骄阳似火·暖马蹄山下颗颗童心
日前,河北科技大学化工学院似火骄阳队的指导老师和成员们赴河北省承德市隆化县,开展了为期十余天的“童心港湾·留守儿童暑期班”三下乡实践活动。此次支教活动以隆化县中关镇东升村小学为营地,有来自东升…
建功新时代伟绩进万家
7月6日,为了更好的了解建国70周年以来人民生活的变化,郑在观察团实践队前往龙子湖公园欢乐沙滩对游玩的市民进行采访调查。在这里,多半是三四十岁带孩子来玩耍的父母,但他们从事的工作却迥然不同。我们来…
碧沙公园一日行
7月5日,我们“郑在观察团”队员如约而至,早上八点来到位于河南省郑州市中原区的碧沙岗公园,将在市区历史最悠久的圣地上开始历史成就观察。碧沙岗公园作为中国近代革命历史遗迹,园内文物保存完好,经过几…
盛夏之行,不负你我
盛夏之行,不负你我——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爱之翼团队暑期夏令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爱之翼夏花队暑期夏令营支教圆满结束近日,在文艺汇演的气氛下,在本团队队长的带领下的爱之翼夏花队暑期夏令营支教圆满结束,…
山东大学管理学院“武者春秋”实践团队赴东营市石化集团调研
2019年8月28日,山东大学管理学院“武者春秋”传统文化对企业经营模式影响调研团赴山东省东营市进行调研活动。调研员高文馨来到了山东省东营市石油化学工业集团总公司(以下简称石化集团)就传统文化对企业经…
悠悠千年去已远,古镇文创换新颜
2019年6月8日《人民日报》将重刊习近平总书记17年前所作的《<福州古厝>序》,为了响应政府保护好古建筑、保护好文物就是保护历史、保存城市文脉的号召,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蓝之队”暑期实践队于2019年7月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