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时间:2019年7月11日——16日
调研地点:陕西省安康市白河县
调研方法:实地考察
调查人:徐梦 黄艺芝 ……
前言
近年来,白河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充分发挥党建保障和引领作用,强班子、带队伍,兴产业、调结构,保稳定、促发展,实现了党建与经济社会发展的互促共赢。
为干事创业者提供广阔舞台
事业兴衰,核心在党,关键在人。白河县积极扩大选人用人民主,健全完善干部实绩和“德”的考察方式,把初始提名权和评判权交给群众。全县 29 个政府部门和直属机构“一把手”中,有 22 人来自镇主要负责人,近三年提拔为副县级职务干部,全部具有乡镇工作经历。年初以来,先后对长期在基层工作的 31 名干部给予了合理安排和重用,对 11 名任职时间较长、不事张扬、踏实干事的干部给予提拔使用。一批在双创、防汛、信访、重点项目建设等一线默默无闻,踏实肯干,做出实绩的干部,也得到重用和奖励,树立了重品行、重发展、重基层、重实干、重创新、重公论的“六重”用人导向。注重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着力将政治品行好、综合素质高、年轻有为的干部选配到镇村领导班子,促使一大批农村工作经验丰富的行家里手脱颖而出。目前,全县 30 岁左右的科级领导干部 132 人,占同类别的 29%;12 个镇已配备 30 岁左右的镇党政正职 8 名,占同类别的 33.3%;配备 30 岁左右的镇党政副职 61 名,占同类别的 72.6%,进一步优化了领导班子能力素质结构,增强了凝聚力和创造力,有效激发了全县广大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
围绕人才兴县,白河县在全县深入开展“聚才创业工程”,招纳人才入园,吸引人才上山,激励人才服务,鼓励在外优秀人才回乡创业,引导过亿元工商资本、社会资金投入农林业生产,吸引县内 10 余名优秀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流转山林土地 2 万余亩;组织了 13 名人才开展了“金融人才服务企业行”活动,深化银企合作,帮助企业制定资金融资、借贷等计划,协助企业获得县内各金融单位贷款 6000 余万元。还通过市场引进、柔性引智、招录招聘等手段,引进汽车装配、医药化工、新型建材、木瓜产业开发等四大主导产业以及教育卫生环保等方面紧缺人才 215 名,为县域经济跨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让创新之花在基层活力绽放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近年来,白河县委紧扣“科学发展、富民强县”主题,创新举措,破解难题,狠抓落实,基层组织建设规范化水平得到有效提升,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富民强县新跨越和建设美好白河的步伐更加坚实有力。
“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党员的身影,哪里有需要,哪里就高高飘扬着党的旗帜。”田间地头、重点项目建设一线处处都能看到党员奋勇争先的身影。在“8.06”特大洪涝灾害面前,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以坚强的党性,以群众利益至上的实际行动,临危不惧,冲锋陷阵,最大限度保护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把灾害的损失降到最低。恢复重建工作开始后, 2000 余名党员干部分片驻村包户,帮助灾区群众重建美好家园。
走进茅坪镇枣树社区,一幢幢青瓦白墙的农家小楼错落有致,最为醒目的还是有着红色屋顶的社区服务中心。服务中心建设集教育培训、信息咨询、生产生活、医疗健康、全程代办、文体休闲、矛盾调处、志愿互助、保障维权和帮扶救助等十大服务功能于一体,目前,在已建成 30 个高标准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的基础上,今年又启动建设了 16 个标准化村级组织活动场所。仅 2011 年度,利用村民服务中心开展各类培训近 300 场次,接待信息咨询 1125 人次、办理建房审批手续 405 份、接诊病人近 5 万人次,举办各类文体活动 184 场次、调处矛盾纠纷 203 起。便捷周到的公共服务,吸引了大批群众向服务中心周围聚集,全县已建设新型农村社区 30 多个。
2 万余人从高山迁入山下社区化新村定居,农民群众亲切的把生态社区称为“幸福和谐家园”。该县结合创先争优、“三问三解”和“作风转变年”活动,以开展“大走访、大排查、大宣讲”活动为载体,集中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 1496 个,为群众办实事好事 1800 余件,化解矛盾纠纷 1038 起。扎实推进“六包六促”,组织 2657 名干部走出机关单位,进驻农村、社区、学校、卫生院等基层单位,了解群众的所思所盼。全县“三问三解”活动共收集意见建议 16916 条,归类汇总为 3384 条,已解决 3065 条,问题解决率为 90.6%。
用真考实核凝聚强大发展合力
县长陈晖介绍说,“县上每年年初印发目标责任考核任务‘红皮书’,坚持对镇和部门工作实施目标责任考核,突出工作实绩,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考核工作机制,目标责任考核成为激发活力、引领方向、撬动发展的有力杠杆”。
近年来,该县健全完善了年度目标责任考核、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党风廉政建设考核“三位一体”考核配套制度,年初,县考核办紧扣省市发展部署,依据全县重点,将经济社会发展目标逐项分解到镇、县直部门、中省驻县单位和各重点企业,做到千斤重担人人挑。严格实行“五人督查组”进行跟踪问效,强化督促检查,及时预警提醒。坚持做到考事、评人和用人相结合,对综合考核获得前三个等次奖项的部门和单位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对名次靠后的单位予以通报批评。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实行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与领导班子调整、领导干部升降去留、物质奖励、公务员年度考核、评优树模“五个挂钩”,进一步增强各乡镇、各部门抓落实、谋发展、促和谐的合力。2009 年以来,县上共拿出 600 万奖金对综合考核靠前的 10 个乡镇和 56 个部门进行了奖励,并表彰奖励全县目标责任考核取得良好以上等次单位的优秀公务员和干部职工 1972 人次。结合学习创先争优、干部作风建设、庆七一等活动,对全县 41 个年度目标责任考核靠前的先进党组织和 195 名优秀党员干部予以命名表彰。14 名科级领导干部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成绩显著,考核名次位居前列,走上了副县级岗位。同时,对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名次靠后的 25 个领导班子 78 名科级领导领导进行了调整,对因工作不力、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名次靠后和信访维稳工作不力造成不良影响的 4 名乡镇党镇正职,不适宜担任现职的 3 名科级领导干部予以免职处理,切实做到真考实核,赏罚分明,奖惩总现。
敢为人先创大业,誓以三苦换甘甜。党建工作的扎实开展,有力地促进了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三年来,全县生产总值由 2009 年的 16.44 亿元增长为 2011 年的 25.489 亿元;财政总收入由 2009 年的 8138 万元增长为 2011 年的 13590 万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总收入由 2009 年的 12316 元增长为 2011 年的 17033 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 2009 年的 3302 元增长为 2011 年的 5007 元。该县先后获得全省县域经济发展争先进位奖、陕西省工业增长速度前十名、陕南突破发展工作先进县、全省双拥模范县、省级卫生县城、省级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县等称号,党建引领发展的高歌响彻“秦头楚尾”。
近年来,白河县坚持以科学发展、富民强县为主题,以统筹城乡为抓手,以主导产业为支撑,以重大项目建设为带动,以改善民生为目的,创新举措抓落实,克难奋进求突破,开山改河建城镇,移山平地办工业,全民创业谋发展,赋予了“三苦”精神新的时代内涵,先后获得全省县域经济发展争先进位奖、陕西省工业增长速度前十名、陕南突破发展工作先进县等称号。
“三苦”精神焕发时代光芒。坚持把“三苦”精神作为克难制胜的强大动力,成功战胜了“7.18”、“8.06”暴雨洪水灾害。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冲破传统守旧的思维定势,敢于打破条件制约和资源局限,移山平地建企业,开山改河建城镇,好田好地建家园,形成了以“四个三”为基本构架的统筹城乡发展格局。“三苦”精神在传承中创新所蕴藏的时代内涵,被中央党校党建研究专家评价为“精神也是生产力”、“理论大众化的土壤在地方”。
基础设施呈现巨大变迁。狮子山新区开发、十天高速公路、汉江白河电站等一批支撑长远发展的重点工程先后建成和扎实推进。特别是襄渝铁路复线建成营运和十天高速公路正式通车,打破了长期以来影响发展的交通瓶颈制约。完成人饮工程 180 处,解决了 12.6 万人饮水困难。新建农村户用沼气 1.1 万口。新修水平梯地 4 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 500 平方公里。县城污水处理厂投入试运营,12 个镇的垃圾填埋场和公路沿线垃圾池建成投用。新建和扩建了一批教育、文化、卫生、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支撑更加坚实。
城乡统筹开启崭新篇章。坚持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战略抓手,累计完成城镇建设投资 47.56 亿元,城镇化率达到 33%。编制并实施了白河县城乡一体化发展长远规划和年度计划。修编了县城总体规划,以“南延北升”为引领的县城建设成效显著,狮子山新城开发使县城扩容 1.5 万人。启动城南片区开发,完成了人民路拓宽、桥儿沟和清风沟改造、长春路贯通、体育场和烈士陵园整修、绣屏山休闲大道建设和一批绿化亮化工程。以完善功能、扩容提质为重点的集镇建设扎实推进,35 个生态社区成为农村的一道靓丽风景。
全民创业催生无穷活力。制定并落实鼓励民间投资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培育创业精神、激发创业活力、改善创业环境、强化招商引资、推进全民创业。累计引进招商项目 100 多个,完成投资 40 亿元。鼓励和吸引 120 多名务工能人返乡创业,40 多名外地客商投资兴业,1500 多名能人大户带头创业。国有企业改制全面完成,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持续发展的能力显著增强。白河逸牌木瓜酒荣获陕西省名牌产品。坚持把劳务经济作为富民工程和主导产业来抓,大力实施“一个都不能少”的劳务培训和职业教育,年均输出劳务 6 万人、实现收入 3.6 亿元,撑起农民收入“半壁江山”。
民生事业成就百姓梦想。把发展社会事业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切入点,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目标,落实优先发展战略,全力改善办学条件,累计新建和改扩建校舍 10.8 万平方米。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全面落实,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工程扎实推进。教育质量稳步提升,高考上线人数连续 15 年位居安康市第三,直升率和万人比连续 10 年居安康市第一。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稳步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得到缓解。完善公共卫生服务网络,村级卫生室规范化建设走在全市前列,获得省政府的表彰奖励。扎实推进民生八大工程,民生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五保”集中供养率达到 71%。新建镇综合文化站 12 个,农民休闲健身场所 79 处,广播电视村村通、农家书屋、文化活动器材配送、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深入实施。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蓬勃开展。“三百工程”荣获全省创新奖。“白河水色”在陕西省第六届艺术节和《盛世繁花》安康市文化精品展演周上精彩演出,受到中省市媒体的广泛关注和好评,引起强烈反响,成为白河一张新的名片。
结语
社会大局持续和谐稳定。始终把保稳定作为第一责任,紧紧抓住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落实平安创建责任,高度重视信访工作,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深入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强化安全生产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社会治安环境明显改善,公众安全感不断增强,社会治安满意率连续 5 年保持在 90%以上。“五五”普法成效显著,依法治县稳步推进。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3678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