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云滇深处”小分队
景谷扶贫攻坚工作探索之行
八月,“云滇深处”小分队的队员们前往绿树掩映的景谷县,去那里感受扶贫工作的艰辛,同时也去探求预防返贫实现真正脱贫的有效措施。
在前往景谷县之前,小分队成员先前往云南省农科院采访了院科技成果转化处的马嘉伟副处长,马处长热情地向成员们介绍了农科院教授贫困户农业技术知识,因地制宜发展当地产业,带领贫困户脱贫甚至致富的典型案例。其中最为成功的的两个例子是茶叶和芒果产业的建设。从前8元一斤的劣质茶叶,在技术专家的指导下,升值成为80元甚至100多元一斤的生态好茶,供不应求。芒果种植和当地龙头企业“多上果汁”挂钩销售,形成产业链,目前正在起步阶段,农民积极性高,发展势头良好。
8月2日,“云滇深处”小分队成员正式前往景谷县进行社会实践调研。当天下午,小分队成员先采访了景谷县委副书记、扶贫攻坚战工作队总队长、云南农科院农业环境资源研究所党总支李志勇书记。李书记不仅向小分队成员详细介绍了现阶段景谷县脱贫攻坚的情况,还条理清晰地分析了导致已经脱贫人口返贫的原因。总结下来,目前主要返贫原因有:某些扶贫人员片面追求数据脱贫,脱贫工作做得不够扎实;脱贫人口因病、因灾、因害、贫困户缺乏脱贫意识等问题返贫。随后,李书记还向小分队成员分享了扶贫工作人员的日常工作,小到日常打扫卫生、整理床铺,大到负责贫困户的住房问题,真是事无巨细。由此可见“精准脱贫”不是纸上单薄的文字,更是扶贫工作者落实工作时付出的汗水。
8月3日,早晨,小分队成员在李书记的带领下参观了顺南村产业扶贫的典型例子:林下经济作物种植和茶产业。林下经济作物种植的是魔芋,从村民和带队老师那了解到,顺南村林下生态系统良好,病虫害少,种植出的魔芋有机纯天然,一亩地可以种出10吨魔芋。魔芋又是一种十分健康的减肥产品,种好的魔芋经过产品加工可以做成魔芋干粉出售,60元一斤,利润非常可观。长期以来,顺南村几乎家家都有茶叶,扶贫工作人员因地制宜,教授好的制茶技术给村民,村民也踏实努力,现在顺南村的茶产业经营地风声水起,茶产业不仅是带领顺南村远离脱贫的便捷通道,更是逐步带领村民致富的高速公路。
之后,小队成员又在村民的热情邀请下前往了两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家中,了解了他们目前的生活和经济状况。和他们的交谈中,小队成员们深切感受到乡亲们对于生活改善的喜悦,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
第一户村民首先向小队成员介绍了现在他们家里的经济状况:目前主要的收入来源是茶叶和松香,他负责采松香,家里的老人采茶叶,若是收成好的话,收入可达万余元。而且他在现在村里也是典型的“领头羊”,务农勤奋,农作物长势最好。老乡表示,自己生活的改善,增加的收入,一方面要感谢农科院技术人员的技术指导,另一方面也需要自己要更加勤奋努力。这位老乡还说,现在国家给的扶贫政策他们基本都能享受得到,政府给他们盖了房子,修了路,通了水电,生病了还有医疗保障,生活质量提高了不少。第二户村民家中则是上有老下有小,村民高兴的告诉小队成员,对于家里老人的一些疾病,国家给予了很多医疗补助,在购买药品、医疗护理、医疗保险等等都有各种帮扶政策。而在孩子的教育方面,也有政策扶持,扶贫队员对小队成员进行了细致的介绍:他家孩子虽然是在非义务教育的高中阶段,但每年还是会有7350元左右的补助,在校的衣食住行也会有补贴,不会让孩子考得上读不起。令整个小队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这家刚高中毕业的学妹,她身患先天性听力障碍,但仍然自强不息,发奋苦读,在今年考上了大学。书记也说,像他家这样就不会返贫了,家里有大学生,能见见世面,而且又勤劳刻苦,努力一些,会有不错的前途,彻底脱离了贫困。
8月4日,小队成员拜访了当地青储饲料工厂的老板。了解了青储饲料的加工方式。了解到青储饲料厂发展势头良好,供不应求。和饲料厂挂包的扶贫户每年都拥有稳定的收入。
8月5日,“云滇深处”小分队返回昆明,采访云南省农科院的帮扶技术专家郭志祥,郭老师向成员们说明了青储饲料广阔的发展前景:景谷当地有大量资源可用作饲料加工;目前饲料供不应求,青储饲料可极大的促进养殖业的发展,市场广泛;国家政策鼓励粮改饲,玉米储量大但利用率低,通过饲料化,可以提高粮食利用率。这个饲料加工厂将周围老百姓聚集起来批量生产饲料,厂里收购老百姓种植的原料,对一些贫困户还直接给他们种子和肥料,此外,饲料厂的运作还需要劳动力,也为周围老百姓提供了就业岗位。这一个饲料厂就带动了周边的经济发展,并且有稳定、可持续性,极大地降低了返贫风险。
文字:唐兴荣
摄影:唐兴荣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3753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