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8月,山东大学(威海)上党区城乡协同发展调研团赴山西省长治市上党区开展垃圾分类相关工作的实践调研。其旨在了解当地垃圾分类现况和管理机制,宣传垃圾分类工作,为垃圾分类模式体系的完善出谋划策,以促进当地城乡发展规划。
众所周知,中国是垃圾生产大国。据《人民日报》2018年统计,全国生活垃圾年产量约4亿吨,并以每年约8%的速度增长。传统的垃圾焚烧虽简单迅速,但随之产生致命的毒物——二噁英。
此次调研团的对接单位,长治县上党区的地方政府,为响应国家号召,也在推动垃圾分类工作如火如荼的展开。当地为了宣传可谓掏空心思,政府机关的电子屏滚动播放各个单位垃圾分类处理率,居委会深入社区亲自上门宣传,学校及幼儿园门口的宣传牌也是必不可少。值得一提的是,上党区的分类垃圾桶投放颇有特色——居民区是上海式的四分类;而机关单位等地考虑到垃圾类型,减少了厨余垃圾的分类桶。
宣传与机制模式已有规模,然而,真正打开分类垃圾桶,现状依然有待改善。
我国的宣传重于口头而轻于行动流于形式,这是很多领域的通病。加大宣传力度无非是希望垃圾分类能落到实处。长治县的垃圾分类呼吁已久,投入亦不菲,到头来,城市的垃圾分类搞得如火如荼,却没有真正成为百姓的日常观念。这尴尬局面固然有时间原因——垃圾分类是一场旷日持久的革命,中国已决心花30年,以一代人的时间真正完成这场变革。故观念未能一蹴而就也非地方政府惰怠,只能说革命尚未成功,同志还需努力。
除了老百姓的意识问题,就是垃圾后续处理管理机制问题了。在上党区的生态园社区,党支部的相关人员也提到了一些问题:社区的垃圾最终由政府外包的山东康洁公司负责收取,该公司的环卫工人会将已初步分类的垃圾一股脑放入垃圾车,垃圾车将垃圾统一收集完毕之后又混合在一块,兜兜转转,垃圾分类又回到原点,成了劳民伤财的空忙。
在垃圾回收、运输、加工等过程中二次混合,俨然是山九仞功亏一篑。所以,没有相应的环卫管理机制焉能使工作真有成效?
相信这些问题会引起了当地政府的重视,也希望它们无法成为上党区垃圾分类处理工作推进的绊脚石。
垃圾分类,将垃圾处理所导致的水源污染,空气污染,垃圾污染降到最低,是举国进行分类革命的初衷,也是我们共同的希望。
希望上党区政府能够坚持宣传,落实分类运输工作,守卫家园的洁净。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3785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