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日,华中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赴延安红色革命根据地暑期社会实践团一行人来到了延安革命纪念馆,重温党中央在延安的峥嵘岁月和光辉历程,探寻伟大的延安精神。
延安革命纪念馆延安革命纪念馆始建于1950年1月,原馆址在南关交际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最早建立的革命纪念馆之一。走进延安历史博物馆,首先能看到纪念馆内雕塑,中间是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五大书记、来自全国各地的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来自世界各地的国际友人,体现了团结才能胜利的主题,两边浮雕一边是黄帝陵,一边是壶口大瀑布,体现了延安在华夏文明史中的重要地位。
馆内的陈设分为六个部分:红军长征的落脚点、抗日战争的政治指导中心、新民主主义的模范试验区、延安精神的发祥地、毛泽东思想指导地位的确立、夺取全国胜利的出发点。馆内珍藏了3.5万余件文物,集中展示了从1935年长征在吴起镇胜利会师到1948年党中央东渡黄河远赴华北,党中央及以毛主席周总理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延安度过的岁月。队员们沿着长达1.6公里的参观路线回顾着党中央在这里的艰辛历程。
1935年红军长征即将接近尾声,是去川西或川西北建立根据地,还是去湘西,去黔北,在这一重大历史决策前犹豫不定时,毛主席从旧报纸上得知在陕北的延安还有一支刘志丹率领的红军的队伍,毅然决定将长征的最后落脚点放在陕北。正是在延安度过的的13个春秋,中国共产党经历了从弱小到强大,从分歧走向团结,形成了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而正是延安精神的鼓舞和引领,中国共产党才能在1948年的3月东渡黄河,奔赴华北,解放全中国,赢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站立在一面巨大的毛主席“著作墙”前,队员王龙曼不禁感叹“这就是山沟沟里走出来的马列主义,主席的目光穿透幽深的夜空,从灾难沉重的历史经过铁血烽火的岁月,遇见了新中国的诞生,这些书籍都是我们每个人的精神财富,其中的许多见解即使是在今天这样的和平年代仍有借鉴意义。”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这是毛主席在延安的艰苦岁月中常说起的八个字。由于国民党的残酷封锁,延安的物资极其贫乏,缺衣少食。毛主席写下“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四个大字,号召各根据地克服经济困难,实现生产自给的目标,并带头垦荒地播种,根据地人民通过共产党领导的大生产运动,打破了国民党顽固派的经济封锁。馆内设有许多米搜鞋当年大生产的蜡像,栩栩如生。“披荆斩棘造良田,精耕细作夺高产,官兵同心创奇迹,军民携手渡难关。”队员张艳如念起王金成的诗“没有前人的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哪来今天的美好生活?我们更应学会珍惜”。
参观完延安历史革命纪念馆,队员就自身感悟进行了交流探讨。“当国统区还在泛滥着领袖就是一切的口号时,在根据地湛蓝的天空下,劳动就是一切,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这八个字也是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不二法宝。”队员冯亚丽这样说道。队员焦天说道:“几回梦回宝塔山,双手搂定宝塔山,即使现在我们已经远离了硝烟战火,仍然不能忘记宝塔山的脊梁,要将延安精神传承和发扬下去。”
习总书记曾指出“延安精神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继承和发扬,对于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意义。”作为当代大学生,通过对延安革命纪念馆的参观,感受到了延安精神的内核和强大的生命力,我们应该不忘初心,弘扬延安精神,为祖国的建设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3854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