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湖市中垾镇作为环巢湖十二镇之一,素有“蔬菜基地”,“美食名镇”之美誉。早已名扬安徽。
7月11日,巢湖学院电子工程学院“环巢湖科普能力建设现状”调研团在指导老师涂静、汪军的带领下前往巢湖市中垾镇,对当地农业、工业、文化等科学普及现状进行调研。
中垾农业革命
7月11日上午八点,团队成员坐车前往中垾镇,到达镇政府后,中垾镇团委副书记陈璐热情接待队员们。在陈璐的带领下,队员们首先参观了政府内的农业综合服务站培训室,站长刘迎春接受了调研团的采访。
据悉,中垾镇高度重视农业现代化体系改革工作,通过精心组织成立了扶贫委员会,各村委会成立创业小组,全面负责各村农业现代化工作,并配合镇政府积极开拓对外销售渠道。
中垾镇共有八个行政村,5.56万亩种植基地。自2007年开展农业扶贫后,多次获得安徽省先进农村。多年来在镇政府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全镇已完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农业体系,“1站员-7示范户-10辐射户”指农技站每一位站员负责7户示范户,再由7为示范户带动十户辐射户,切实达到传、帮、带的效果。
农民们与农技站的工作人员们均严格遵守“四前四后”的原则。“四前”指的是全面围绕国家科技兴农政策,用当代科技加助农业发展,提高生产率。“四后”指的是在农产品成熟时候,由农技站严格把关,包括检测农药残留率,实时传输到安徽省农业检测官网上,利用网络平台的方式监控农产品的全过程。采访之后,刘迎春带领队员们参观了农技站的农残实验室,实验员时红云是一位下乡工作的研究生,将青春奉献给了中垾。时红云向队员们演示了如何检验农作物表面农药残留的数据的具体操作,精密的测量仪器和标准化的测量实验室令队员感到十分震惊。团队成员看见长长的数据表格记录了近年来每个季度中垾镇农作物的农残数据,且均基本在国家标准内。
小康路上一起走
采访结束后,刘迎春带领调研团前往当地较为典型的滨湖村扶贫产业园。在党的十九大之后,中垾镇充分发挥党组织在脱贫攻坚中的引领作用,由党组织推动、党员干部的带动下。摸索出了一条“党建·精准扶贫”的脱贫新模式,在镇政府的委托下,两名党员干部联合巢湖市正诚生态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将113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纳进产业园共同致富。
产业园内本季度主要种植西瓜,负责人带领调研团走进种植区了解西瓜的种植过程,令队员们惊讶的是诺大的种植园竟然没有几个工作人员。负责人解释到“以往是雇聘当地贫困户过来工作,去年当地引进大量先进化设备后,现在只需坐在办公室内,由电脑统一监管大棚内的西瓜。”在充满党建文化的长廊里,调研团结束了此地的采访。
番茄的逆袭之路
中垾镇素有番茄大镇的美誉。共有5000多亩的番茄繁育基地,临近巢湖水域,具有优良的繁育条件。政府为保护当地环境,在基地附近设立污水处理厂、密闭喷漆厂等环境保护设施,2014年巢湖市政府下达相关文件规定环巢湖一公里以内禁止农业畜牧业,两公里内设定为二级保护区。为巢湖的优美环境提供了大大的保障。调研团开到基地后,采访基地农户。
中垾镇番茄目前共有20个品种,为保障农作物的质量,农户们从源头开始把控,对种子与种苗进行抽查,保证基因的纯正。在使用的化肥方面,均采用国家标准品牌。收货季,最难的便是对外销售。农户们提到,近年来通过大学生下乡对本地的宣传,同时创立网络平台销售。例如,微信小程序:巢小番平台。为增加番茄基地的创业多元化,在每年的四月至六月,农户们在基地内设置了一片田地,供来往游客体验种植,给庄园带来另一番生机。除番茄外,农户们也在开辟新的品种,例如,桑果、葡萄、白茄子等等。将土地利用率提高到最大。
通过此次的科普能力建设调研,志愿者们不仅了解了当地的科普知识的了解情况,同时也让志愿者们认识到后期开展活动所要针对的方面。结合今日的调研现状,如何去针对中垾镇当地农业所需要的与志愿者们所能给予的达到平衡?成为后期的难题。调研结束后,队员们提出希望可以让中垾镇村民们认识到科技,了解科技的能力。真正做到科技兴农。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3881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