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走出舒适圈,提升领导力——南师学子赴印尼文化交流之旅

来源:南师印尼暑期实践小组 作者:后辰昕 李乐彤

这是一次别样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今年7月到8月,坐标在“千岛之国”印度尼西亚,七位来自南京师范大学不同学系的学生通过完成教育、种族与文化、经济增长的主题任务,以及了解印尼文化和传扬中华文化,让自己走出了生活的舒适圈,提高了自身领导力。

在实践的前期准备中,团队成员与印尼当地的项目方紧密联系,协商、确定好团队在印尼实践的基地和住宿地等细节。面试、买机票、办签证……一系列准备工作都是由团队成员自己完成。组员们还精心准备了能彰显中华文化、中国特色的物品,比如中国国旗、中国结、红灯笼、熊猫玩具套装、辣条,准备在课堂上或者与当地人的交往过程中展示这些,彰显中华文化。此外,团队成员还通过个人了解以及小组讨论的方式,深入了解了印尼当地的文化特点和社会禁忌,了解了实践地点周围的医疗设施状况以及警察局、大使馆、领事馆等地理位置,确保成员的安全。

在与印尼当地项目方沟通后,组员们通过讨论决定对实践任务进行部分改动—考虑到大家的安全问题,放弃了对印尼普通群众进行采访的任务。但出于兴趣,组员还是对个别印尼群众进行了非正式采访。

自2019年7月起,团队正式开始了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由于每位成员的实践地点不同,大家前往印尼的时间也不尽相同。但去到印尼以后,大家也都很快投入到了实践活动中。正式实践时间跨度为7月至8月,团队成员在此期间认真完成了印尼项目方要求的主题实践任务,包括教学,助力当地企业、促进经济成长以及打破刻板印象三个主题。团队成员每周实践5天,每天不低于5小时,周末会参加项目方组织的游览、表演等活动。

除此之外,组员们还积极与印尼人交流、交往。身在他国,周边基本上都是外国人,组员们每日用英语交流,用英语讲述中华文化,用英语了解印尼文化。团队通过学校的教学互动、企业等组织的论坛讨论以及公众演讲等方式,向印尼群众讲述中国历史、传扬中国文化。有的成员在课堂上教授中文,有的成员在闲暇时与印尼人谈论中国现状,有的成员在表演时极力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特色……

每周活动结束后,团队成员都会记下自己的心得感悟。组员们时而以见面的形式,时而以网上聊天的形式将大家聚在一起,分享一周发生的逸闻趣事,一起解决遇到的问题。每周末组长就会将成员的纪实与感想收集起来后,组员轮流写新闻稿并积极投稿。

所幸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团队收到了项目方的认可与感谢,以及来自当地的工作同伴的支持与信任。还有那群孩子,当学生将自己亲手编织的手链放到你的手里,当他们将自己为你画的画送给你并给你一个深深的拥抱,当他们用明亮而期待的眼神看着你……志愿者们知道,他们带去的不仅是知识,更是一种开放与博爱。

两个月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组员们适应了没有热水洗澡的夏天,接受了当地5点起床做祈祷的宗教习惯,开始习惯并且享受与来自世界各国的同龄人一起工作甚至同屋居住。当初那些让大家无法忍受甚至厌恶的事物也都慢慢变得可以接受了。或许这就是成长吧,用两个月的时间走出自己的舒适圈,在一个没有掌控感的地方慢慢活得如鱼得水。这就是一个团队,以志愿者的身份走出国门,力所能及地帮助别人,体现了一种志愿者精神,以己之力让这个世界有一点点不同。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3900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电气学子返家乡,助力公众科学素养提升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提高当代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2025年1月13日至15日,安徽工业大学电气学院学子利用寒假时间与安徽省合肥市、淮北市积极开展科普推广社会实…… 张逸帆 安徽工业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方言之花葳蕤开,非遗之光耀时代

(通讯员:王瞳瑶)抬首回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长河,非物质文化遗产宛如昭昭明星,而方言相伴其旁,散发着不可磨灭的光…

学梦归濉,展工大风采

学梦归濉,展工大风中国大学生在线网1月24日电(通讯员卢航宇)2025年1月17日安徽工业大学学子响应学校“返家乡”活动号召返回…

探讨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因素与应对措施

就业乃民生之本,是维系民心稳定、社会和谐的关键所在。高校毕业生及青年群体的就业状况持续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与高度重视…

数智技术赋能红色文旅,共赴发展新机遇

在数智技术快速发展的当下,各地红色文旅与时俱进,借助数智技术助力红色文旅创新性发展。于都,作为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承…

春节成功申遗,助力双创迸发“春”之力量

辞旧迎新踏春来,鞭炮齐响锣鼓鸣,春节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在华夏儿女中的心中有着独一无二的意蕴。2024年12月4日,…

最新发布

金陵刻经印刷技艺--渐行渐远的文化传承
金陵刻经处自幼喜欢古籍的我偶然在图书馆看到一本介绍杨仁山居士的书,也让我对金陵刻经处有了一些了解。今年暑假,我聚集了一些志同道合的同学,开始了金陵刻经处之旅。“金陵刻经处”保留了原来的建筑风格…
我国边疆娃娃看家乡发展:眼中的故乡
8月7日,为了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一带一路”倡议,促进我国沿线地区教育、学术等人文方面的交流,山东理工大学“大漠胡杨”实践团以绘制“一带一路”风景下家乡的变化为主题开展支教活动。活动伊始,实…
边疆哈萨克族娃娃看家乡发展:眼里的故乡
8月7日,为了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一带一路”倡议,促进我国沿线地区教育、学术等人文方面的交流,山东理工大学“大漠胡杨”实践团以绘制“一带一路”风景下家乡的变化为主题开展支教活动。活动伊始,实…
新疆昌吉少数民族娃娃看家乡发展:眼中的故乡
8月7日,为了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一带一路”倡议,促进我国沿线地区教育、学术等人文方面的交流,山东理工大学“大漠胡杨”实践团以绘制“一带一路”风景下家乡的变化为主题开展支教活动。活动伊始,实…
边疆哈萨克族孩子看家乡发展:我眼中的故乡
8月7日,为了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一带一路”倡议,促进我国沿线地区教育、学术等人文方面的交流,山东理工大学“大漠胡杨”实践团以绘制“一带一路”风景下家乡的变化为主题开展支教活动。活动伊始,实…
新疆少数民族娃娃看家乡发展:我眼中的故乡
边疆娃娃看家乡发展:我眼中的故乡8月7日,为了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一带一路”倡议,促进我国沿线地区教育、学术等人文方面的交流,山东理工大学“大漠胡杨”实践团以绘制“一带一路”风景下家乡的变化…
边疆哈萨克族娃娃看家乡发展:我眼中的故乡
8月7日,为了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一带一路”倡议,促进我国沿线地区教育、学术等人文方面的交流,山东理工大学“大漠胡杨”实践团以绘制“一带一路”风景下家乡的变化为主题开展支教活动。活动伊始,实…
哈萨克族娃娃看家乡发展:我眼中的故乡
8月7日,为了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一带一路”倡议,促进我国沿线地区教育、学术等人文方面的交流,山东理工大学“大漠胡杨”实践团以绘制“一带一路”风景下家乡的变化为主题开展支教活动。活动伊始,实…
少数民族娃娃看家乡发展:我眼中的故乡
8月7日,为了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一带一路”倡议,促进我国沿线地区教育、学术等人文方面的交流,山东理工大学“大漠胡杨”实践团以绘制“一带一路”风景下家乡的变化为主题开展支教活动。活动伊始,实…
新疆木垒娃娃看家乡发展:我眼中的故乡
8月7日,为了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一带一路”倡议,促进我国沿线地区教育、学术等人文方面的交流,山东理工大学“大漠胡杨”实践团以绘制“一带一路”风景下家乡的变化为主题开展支教活动。活动伊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