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这些天的一边访谈一边记录,我们感触很深,尤其是体会到文献中的相关理论与实地考察情况之间存在较多差距,引发我们无限思考与感悟。在汕尾,在陆丰,在高美村,除了传统潮汕地区本身赋予它们的部分特征,它们本身也带有当地特色。它们接受了来自深圳税务局扶贫队伍的帮助,无论是在资金、人员还是其他各领域的扶贫力度都是相当大的。那么,这样一个特殊的地方,接收到如此强有力的扶贫力量的支持,它们会怎样发展起来呢?与其他地区相比,是否能发展起来既具有当地特色又融合贫困地区普遍特征的“陆丰模式”呢?我们探讨从不同角度、不同主体进行切入,试图探寻扶贫政策背后的实际执行情况与行动逻辑,探索更深层次的运行模式与原因分析。
图片一:队员们及随队老师前往茶园调研
像是今天去茶园进行走访,我们发现这里的茶园才刚刚起步,在扶贫政策与扶贫队伍的支持下开始发展起来,他们在资金投入,与当地村民、村委的接触等各方面都受益于当地的扶贫政策的扶持,因而使得企业与当地村的机构、扶贫队在共同的愿景之下推动产业的发展,形成一个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过程。这些不同主体内部是如何联系,如何共同推动发挥发展,是否会出现一些问题,尤其是在2020年实现全面脱贫以后,茶园是否还能在扶贫队撤走以后仍保持较好的发展状态,这些涉及到长效发展机制的问题,也是我们思考的方向。在看到农村基层扶贫工作初步取得成效的同时,也深感扶贫之路任重道远、扶贫成果来之不易。希冀扶贫工作与国家发展稳步推进,小康路上一个都不掉队。
图片二:走访贫困户时遇见的小女孩
一边行走,一边观察,我们步履不停,思考不断,期望在这次下乡之行当中获得更深的体会,在调研路上走得更远。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3944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