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传承非遗,我们一直在路上

来源: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 作者:“龙山陶韵”黑陶

7月12日,“龙山陶韵”调研团全体成员乘坐k318公交车一路向东,抵达龙山文化博物馆。

早在1994年,济南章丘便投资600多万元兴建城子崖遗址博物馆,其由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著名古建筑专家扬洪勋设计,仿照原始社会土城的建筑风格,建成为全国唯一的一座土堡式建筑,这便是龙山文化博物馆的前身。直到2012年,城子崖遗址博物馆改造提升工程全面启动,扩大展陈面积,增加微缩展品,添设参观休息区、学术报告厅,终于落成今天的龙山文化博物馆。

博物馆正门一侧是一片水紫色花海,烈日与微风奏出专属于酷夏的摇滚乐,枝叶和花朵左摇右摆,好不热闹。被花海簇拥的是龙山遗址体验区,房屋草垛层叠而起,无不彰显着龙山先民的生活智慧和质朴之美,我们在此地简单游览之后,便进入了龙山文化博物馆正门。

调研团全体成员入馆后,瞬间感受到了历史与文物的庄严肃穆。我们沿着主干道一路参观,欣赏了无数精美绝伦的龙山出土文物。其中,蛋壳黑陶杯的巧夺天工给我们留下了极深印象,它高20厘米,重量不足50克,尽管是后人仿制而成,仍能称得上是“黑如漆、亮如镜、薄如壳、硬如瓷”,原作更被史学界称为“四千年前地球文明的最佳制作”。在城子崖遗址中曾出土一件,因破碎严重,已很难修复,至今仿造,也是一个难度极大的工艺技术课题。此外,在展馆内部,还有一件香薰炉格外光彩夺目,通体光滑,腹部有两条线状弦纹,紧靠下弦纹凸起一圈线状弦纹,断面作半圆形,最为独特的是其肩部平行分布一圈小孔,其出土发现,将熏炉历史推前1500年,体现了龙山文化的先进和精巧。不仅如此,亦被称为镇馆之宝的“红陶鬶”现已被珍藏至故宫博物院,它通高30.5厘米,流高5厘米,口部呈椭园形,口沿下有四条弦纹,弦纹下鬶中部两侧各有一盲鼻,有三只乳状袋足,整体造型似一只展翅欲飞的玄鸟,是远古东夷族少昊氏鸟图腾崇拜的再现,器身一侧置绳状鋬手,颈、足衔接处饰凸弦纹。此件红陶鬶造型规整,堪称新石器时代晚期龙山文化红陶的代表作品。

博物馆内除了各色精美文物,还有陈列着傅斯年等历史学家、考古学家的生平介绍,他们有的卑以自牧,有的桀骜狂狷,但都严谨治学、才气纵横,以不同的人格魅力在学术史上熠熠闪耀,他们丰富的考古经历向世人证明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真理。调研团成员在了解这些名家的事迹之后,深受鼓舞,前人的坚毅与钻研精神像一盏灯塔,指引着我们当代青年乘风破浪,行稳致远。

在结束展厅的参观后,博物馆的负责老师带我们去后厅体验陶艺制作过程。老师的双手在底盘、陶泥与水之间自由游走,随意变换碗、杯、盆、炉等等形状,大有当日庖丁解牛的风范。在仔细观摩过老师的展示后,我们调研团成员也坐在小板凳上准备开始实践,本来自以为不过是“支撑”与“稳固”的艺术,可是却状况百出:一会儿缺水风干,一会儿陶泥变形,一会儿手掌磨破……最后总算在手忙脚乱中,我们做出了歪歪扭扭的作品。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老师现在的得心应手来源于几十年的实践经验,再简单的技艺背后也有外行人所不知的沉淀与门道,这种“板凳坐得十年冷”的匠人精神正是我们要学习的。

在陶艺制作过程中,老师还向我们讲解了龙山的历史,我们了解到,“龙山”与“黑陶“的历史不可分割,龙山文化更是中华文明中无比璀璨的一部分。不能否认,龙山文化的知名度仍然较低,所以”加强宣传“也是老师与调研团成员一致认同的“走出去”的方式。

日落西山,对于黑陶文化的调研也告一段落。黑陶的传承发展非一日之功,也非一人之责,政府、企业、学校、媒体都需要承担起对于以黑陶为代表的各项非遗的责任,让文化活起来,让历史活起来。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3950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河北大学团队:聚焦农村老人社会参与,助力城乡融合发展

河北大学团队:聚焦农村老人社会参与,助力城乡融合发展为积极响应国家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推动城乡融合发展,2025年3月2日至2025年3月15日,来自河北大学的一支大学生团队深入河北省保定市…… 蔡燕虹 河北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红岩青梦”实践队赴困牛山:追寻红色记忆,助力乡村振兴

2025年2月17日,遵义医科大学珠海校区“红岩青梦”实践队怀着崇敬的心情,踏上了贵州省石阡县困牛山这片红色热土,开展“困牛…

闽南科技学院校团委读书社开展红色电影观影活动

为引领广大闽科学子筑牢爱国根基,赓续红色血脉,弘扬革命传统,激励同学们在新时代征程中奋勇前行,闽南科技学院校团委读书…

 延续十九载,湖南农大机电学院打造科技人文融合志愿服务,为特殊儿童送暖

3月30日上午,湖南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冒雨走进长沙市阳光特殊儿童服务中心,以舞蹈表演、机器人演示、手工…

礼仪赋能成长——共建校园文明新高度

为深化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增强大学生文明礼仪意识,进一步提升学生干部的综合素养与个人风貌。3月12日下午,闽南科技学院校“…

辨明前路,引航梦想 ——人文学院举办公考指导分享会

为帮助人文学子把握公考方向,了解相关政策,3月27日,人文学院于院办202教室举办公考指导分享会,邀请南京大学博士王海霞老师…

最新发布

“心‘星’相应,携手共度” ——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关爱自闭症儿童暑期实践活动圆满结束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大学生积极响应党的十九大文件要求,利用暑…
炎炎三伏天,我与夏天的故事
炎炎三伏天,我辈学子当争先。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风轻轻拂过我的脸庞,给在酷夏中的我带来一丝清凉,让汗水尽情的挥洒,紧跟壮美广西的脚步,勇往直前。不甘平淡如水般度过大学里的每一个夏天,所以在刚进大…
追忆革命岁月,传承红色文化
南京是一座有着2500年历史的古城,是近代史上洋溢着革命精神的圣地,承载了太多的历史和记忆。2019年9月,我们有幸在古城南京,体会革命精神,展开红色之旅,感受南京这座城市的厚重和发展。我们分别参观了南京…
非遗传承人张国庆与黑陶的故事
这个暑假,我们学院八名同学组成“龙山陶韵”调研实践队。经过前期准备、实地调研后,在两个多月的时间里,我们对龙山黑陶文化、黑陶产业及黑陶技艺保护现状有了较为清晰、全面的了解。在实地调研中,我们重…
参观龙山文化博物馆有感
7月12日,“龙山陶韵”调研团全体成员乘坐k318公交车一路向东,抵达龙山文化博物馆。早在1994年,济南章丘便投资600多万元兴建城子崖遗址博物馆,其由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著名古建筑专家扬洪勋设计,仿照原始社…
苏州学子开展暑期巡山之行,为乡村文创出谋划策
苏州7月22日电(通讯员周璇)7月18日,苏州科技大学乡村文创宣传实践团队前往通安镇树山生态村进行文创宣传发展实践活动。此前,团队成员就树山村的特色产业及文创发展情况做了充分的社会调查。上午10时,团队…
军训日记:这身迷彩,让我圆梦
看着眼前的军训服装,我感情的潮水澎湃激荡,思绪绵绵飘向远方。我出生在一个军人家庭,从小在军营长大。幼时看到父亲身着军装的飒爽身姿和受人尊敬的样子,心中便对军装格外亲切,心生向往。军营的生活带给…
匠人之心,熠熠闪光
从洪家楼到龙山大概要两个小时的车程,一下车,没有了市中心的吵闹,大货车的轰鸣声成为了这里唯一的背景音。道路两边紧密相连的黑陶商家像是在列队欢迎,又像是邀请我们听听黑陶的故事。黑陶,诞生于中国新…
红色革命之旅
南京是一座有着2500年历史的古城,是近代史上洋溢着革命精神的圣地,承载了太多的历史和记忆。2019年9月,我们有幸在古城南京,体会革命精神,展开红色之旅,感受南京这座城市的厚重和发展。我们分别参观了南京…
桂工学子深入企业
为了加深对企业的高新技术知识、以及企业发展张略、管理核心思想和企业宗旨进行深入学习和研究。7月18日,桂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绿色发展绘壮美图,新型材料圆复兴梦”青年观察家实践团队成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