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龙山陶韵”调研团全体成员乘坐k318公交车一路向东,抵达龙山文化博物馆。
早在1994年,济南章丘便投资600多万元兴建城子崖遗址博物馆,其由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著名古建筑专家扬洪勋设计,仿照原始社会土城的建筑风格,建成为全国唯一的一座土堡式建筑,这便是龙山文化博物馆的前身。直到2012年,城子崖遗址博物馆改造提升工程全面启动,扩大展陈面积,增加微缩展品,添设参观休息区、学术报告厅,终于落成今天的龙山文化博物馆。
博物馆正门一侧是一片水紫色花海,烈日与微风奏出专属于酷夏的摇滚乐,枝叶和花朵左摇右摆,好不热闹。被花海簇拥的是龙山遗址体验区,房屋草垛层叠而起,无不彰显着龙山先民的生活智慧和质朴之美,我们在此地简单游览之后,便进入了龙山文化博物馆正门。
调研团全体成员入馆后,瞬间感受到了历史与文物的庄严肃穆。我们沿着主干道一路参观,欣赏了无数精美绝伦的龙山出土文物。其中,蛋壳黑陶杯的巧夺天工给我们留下了极深印象,它高20厘米,重量不足50克,尽管是后人仿制而成,仍能称得上是“黑如漆、亮如镜、薄如壳、硬如瓷”,原作更被史学界称为“四千年前地球文明的最佳制作”。在城子崖遗址中曾出土一件,因破碎严重,已很难修复,至今仿造,也是一个难度极大的工艺技术课题。此外,在展馆内部,还有一件香薰炉格外光彩夺目,通体光滑,腹部有两条线状弦纹,紧靠下弦纹凸起一圈线状弦纹,断面作半圆形,最为独特的是其肩部平行分布一圈小孔,其出土发现,将熏炉历史推前1500年,体现了龙山文化的先进和精巧。不仅如此,亦被称为镇馆之宝的“红陶鬶”现已被珍藏至故宫博物院,它通高30.5厘米,流高5厘米,口部呈椭园形,口沿下有四条弦纹,弦纹下鬶中部两侧各有一盲鼻,有三只乳状袋足,整体造型似一只展翅欲飞的玄鸟,是远古东夷族少昊氏鸟图腾崇拜的再现,器身一侧置绳状鋬手,颈、足衔接处饰凸弦纹。此件红陶鬶造型规整,堪称新石器时代晚期龙山文化红陶的代表作品。
博物馆内除了各色精美文物,还有陈列着傅斯年等历史学家、考古学家的生平介绍,他们有的卑以自牧,有的桀骜狂狷,但都严谨治学、才气纵横,以不同的人格魅力在学术史上熠熠闪耀,他们丰富的考古经历向世人证明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真理。调研团成员在了解这些名家的事迹之后,深受鼓舞,前人的坚毅与钻研精神像一盏灯塔,指引着我们当代青年乘风破浪,行稳致远。
在结束展厅的参观后,博物馆的负责老师带我们去后厅体验陶艺制作过程。老师的双手在底盘、陶泥与水之间自由游走,随意变换碗、杯、盆、炉等等形状,大有当日庖丁解牛的风范。在仔细观摩过老师的展示后,我们调研团成员也坐在小板凳上准备开始实践,本来自以为不过是“支撑”与“稳固”的艺术,可是却状况百出:一会儿缺水风干,一会儿陶泥变形,一会儿手掌磨破……最后总算在手忙脚乱中,我们做出了歪歪扭扭的作品。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老师现在的得心应手来源于几十年的实践经验,再简单的技艺背后也有外行人所不知的沉淀与门道,这种“板凳坐得十年冷”的匠人精神正是我们要学习的。
在陶艺制作过程中,老师还向我们讲解了龙山的历史,我们了解到,“龙山”与“黑陶“的历史不可分割,龙山文化更是中华文明中无比璀璨的一部分。不能否认,龙山文化的知名度仍然较低,所以”加强宣传“也是老师与调研团成员一致认同的“走出去”的方式。
日落西山,对于黑陶文化的调研也告一段落。黑陶的传承发展非一日之功,也非一人之责,政府、企业、学校、媒体都需要承担起对于以黑陶为代表的各项非遗的责任,让文化活起来,让历史活起来。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3950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