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不学礼,无以立”,知礼讲理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一。为了探寻“礼”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了解“礼”在当代社会中的作用,2019年7月7日,安徽师范大学赴淮北濉溪县临涣古镇“礼行青春”团队辗转来到临涣濉溪县下一个小村镇——海孜村,在这里实践队员们探访当地居民,了解他们对于“礼”的看法。
“孩子的礼仪、礼貌一定要从小培养”
实践队员们首先采访的到是一位单独带着小孙子的奶奶。奶奶所住的屋子宽敞却简陋,物质条件并不乐观,但她的精神依然矍铄,丝毫不见老态。在与对方的交谈中,实践队员们了解到她的小孙儿已经两岁半了,但还未正式上学,“他父母都在外面打工,只有我一个人带着他”。谈到平时的教育问题,她很自豪地说:“自己平时在家里教教他一些东西,像‘锄禾’一类的简单的古诗”,说到这点她还有点不好意思,“自己没上过几天学,只想让他吃好点穿好点,但是一些简单的古诗自己能教就教。”
当我们谈到“礼”的问题时,奶奶的态度很坚决:“孩子的礼仪、礼貌一定要从小培养,长大了就不好改了!”她认为,讲礼貌是一个人必备的品质之一。“而且小孩子学东西很快的,你教他什么他都能学好,所以要趁着这段时间来教好他。”说着奶奶让孩子和热情他的实践队员们打招呼,但孩子对实践队员们的问好并不回应,奶奶为此而批评教导他:“没礼貌!别人和你打招呼你要回应别人!”边说边对实践队员们表达了歉意,“你们下次来他一定会和你们打招呼的,他其实还是有点害羞。”
图为独自带着孙子的奶奶与实践队员在交流。 安徽师范大学 程书苗 摄
“礼仪培养需要正确的引导”
实践队员们继续走访,来到了海孜村党群服务中心,见到了一位大方开朗的工作人员。这位妇女主任很热情地招待了我们。在我们问到当地的具体情况时,她说:“我们这里最好的风俗与礼仪习惯就是尊老爱幼了。”实践队员们也都表示在这个村镇中的确看到人们对老人的尊重与小孩子的爱护,并且觉得这个优良的礼仪传统应该要一直流传下去。
图为海孜村党群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对“礼”发表看法。 安徽师范大学 程书苗 摄
当我们几番谈论到“礼”的问题时,这位有了两个已成家的孩子的妇女主任展示了她自己的观点:礼仪习惯一定要从小培养,而且需要正确的引导。与此同时,她对小孩子由爷爷奶奶管教的现象直接表达了自己的忧虑:“我看到许多的爷爷奶奶都只是单纯地溺爱孩子,孩子要什么给什么,从而忽视了孩子的道德教育问题,也忽视相关的礼仪习惯的培养,这是不应该的,应该让孩子知礼、懂礼。”她还举了自己的亲身经历作例子:“我之前在超市里看见小孩子故意把超市工作人员摆放的商品弄倒,关键是孩子的爷爷奶奶还在旁边,但是他们并没有阻止孩子,也没有跟工作人员道歉,这真的是很不应该!我们应该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这是很基本的礼貌。”
她接着又与实践队员们分享自己关于教导孩子知礼懂礼的心得:“自己陪着他们共同学习,同时以身作则,慢慢地引导他们。”她还表示,现在自己的孙女、外孙女也都是由自己的父母管教的,因此自己对爷爷奶奶这些祖辈带孩子的效果感到很有疑虑。对于爷爷奶奶管教不能很好地培养孩子知礼、懂礼习惯的问题,妇女主任最后还给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我觉得孩子父母中的一方应该留下来照看孩子,由父母亲自教导的孩子会更懂礼仪,人格境界也会比较高”。
当实践队员们告别这位有着自己独立观点的工作人员时,才发现海孜村党群服务中心的外墙上画着“仁义礼智信”的宣传墙画,“礼”字恰恰是正中间的那面墙,在九点钟的阳光中,在两棵绿树的掩映间,“礼”字更显得龙飞凤舞、精神气十足……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3965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