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晚,华中农业大学赴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暑期社会实践团采访了内蒙古敖都苏荣呼麦学校副校长,呼麦大篷车创始者之一的特克西老师。希望可以了解呼麦传播者对传承发展呼麦的想法与故事。
特科西老师十分忙碌,所以实践团成员约定在了晚间对老师进行采访。在老师与朋友合开的呼麦文化餐馆中实践团成员对这有些神秘的古老音乐艺术及其在现代爱好者们的推动下的传承与发展的问题有了些了解,也对传承人们的内心有了些许的认识。
在采访中特克西老师经常说到“呼麦是有着无限可能与生命力的”。在他眼中,呼麦这种古老的音乐是在用音乐本身绽放出的的魅力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呼麦艺术家和爱好者来学习它,传承它。他喜欢与朋友们因呼麦这种共同的爱好结缘。他们因共同的热爱——呼麦而相互认识,相互了解,生出一段又一段潇洒恣意的故事,一同在对呼麦的热爱的引导下传承着这古老而富有生命力的音乐形式。在他们的故事里,传承并不沉重,反而恰是他们的乐趣所在。他认为一门艺术如果缺乏了生命力,那么消亡可能就是它的宿命。传承并不是以一己之力对抗宿命,而是在这门艺术原有的生命里延续下去。
老师还讲起了他发起的“呼麦大篷车”活动。活动的构想源于清华大学李光希教授的“清华大篷车”。同样秉持着“学在路上,走在路上”的理念,一路教学。让远方同样对呼麦感兴趣却无法学习到的学生有机会得到专业的指导。到后来的进校园活动,使在校学生对这项文化遗产有所了解,加深他们对蒙古游牧文化的认识。
在这次的采访中,实践团成员直接面对呼麦艺术的传承者。他们的豁达与随性让实践团成员印象深刻。没有对传承困难的抱怨,有的只是在传承过程中收获的快乐与友情。他们传承者这项古老艺术,同时从中有所收获。呼麦已融入他们的生活,在他们的生活中与他们共存。这才是艺术该有的传承方式。只有热爱才能坚持,传承亦如此。
文字记者:华中农业大学赴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暑期社会实践团 徐凯琳
摄影记者:华中农业大学赴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暑期社会实践团 何国倩
审核人:华中农业大学赴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暑期社会实践团 孙涛
华中农业大学赴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暑期社会实践团 孙畅
华中农业大学赴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暑期社会实践团 宋鸽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4014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