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教靠真情,助学靠真心
知识作帆,理想起航
美丽中国发现了问题
随着支教被创始以来,是因为习近平总书记看到在当今中国存在着严重的教育资源不均衡问题:在主要发达城市,将近80%的学生可以进入大学,然而在贫困的农村地区,只有5%的优秀学生才能进入大学。一个孩子的出生地往往决定了他的教育前景,从而影响其未来的人生选择。更加严峻的是,教育资源不均衡作为一个对于未来中国影响深远的问题,其成因复杂、涉及范围大。而与此同时,基础教育行业在吸引顶尖人才上普遍存在困难。我们缺乏优秀人才长期致力于解决这个问题。
“支教”是心灵希望
作为一个支教团队应该深知“教书育人,服务乡村,学生至上”的宗旨,于是每个人在回到家乡的同时组建起自己的支教团队,树立起“知识作帆,理想起航”的精神旗帜。在即将开始的贫困地区支教活动中,虽然每个人都集思广益想了许多的方法和完美的方案,但条件却不允许他们这样做。因为他们在学习和研究如何更好的进行支教活动时,发现支教的时光是十分短暂的,但是终生学习的精神却是非常重要的,他们为了让这次支教变得更有意义,所以支教服务队队员每个人与小朋友进行“结对子”项目,留下彼此联系方式,为做到长期性、持久性而努力,更是希望贫困地区小朋友能感受身边的温暖,以乐观的心态和感恩之心对待生活。
虽然本次支教志愿服务只有十几天,但是志愿者为大家带去知识的同时,更是用行动为孩子们种下对未来的憧憬之梦,让大山里的孩子们坚定信念,为追逐梦想而不断努力。
思想启蒙,需严谨之行
首先,“生活及教育”要求每个人将教育与平时的生活进行有机的结合,在一般的生活里,找出教育的特殊意义,发挥出教育的特殊力量。同时要在特殊的教育里,找出一般的生活联系,展开对一般生活的普遍而深刻的影响。把教育推广到生活所包括的领域,使生活提高到教育所瞄准的水平。真正做到生活决定教育,教育改造生活。而不是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死教育、死学校、死书本。而“社会及学校”则告诉他们,并不是只有学校才能学习到知识,真正有用的知识都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不断总结得到的,这就要求他们真正把学校放到社会里去办,使学校与社会息息相关,使学校成为社会生活所必须。从而摒弃脱离生活、脱离人民大众的“小众教育”。最后“教学做合一”则要求他们不但要会学习,更得会动动手做,即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亲自在“做”的活动中获得知识。首先在教学方式实行教师参与式教学。即整个学习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教师提供学习路径,并且通过老师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参与各种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创造性,以参与的方式使学生能够更快更好的真正掌握所学知识。而且,作为支教的我们,也没有足够的时间给学生们灌输大量的知识,所以,应采取引导式教学,通过给学生教授一些切实可用的学习方法以及开设兴趣组,是同学们中找到学习的乐趣,自行投身到学习中来。这告诉我们,应该客观的认识到不同学生的特长,正视他们的不足,对不同的学生因材施教,这样才能更好的发掘他们的潜能。
支教行,中国行
此次支教活动虽然时间不长,但让这支团队收获了很多。他们感受到学生们的热情,接受新知识的快乐,也使得他们之间达成了深厚的友支教,一方面能为孩子们带去一份光明,一份希望,同时,也能锻炼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公众表达能力,而且,与孩子们交流,能得到一份心灵的陶冶谊。他们也感受到的做老师的不易。学生是未来的新篇章,培养优秀的人才才能以此促进社会的进步。所以每个人都该号召更多的人加入支教的队伍中来。也希望更多的人关心偏远地区和贫困地区孩子的教育问题。也可以推动中国教育均衡化发展的人才。为中华民族的富强与强大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杜庭辉正在上课
金宇江教孩子们英语
杜庭辉和同学们合影留念
黄九星的团队给同学们授课
金宇江和同学们合影留念
团队合影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4021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