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孜村小学的又一个普通的早晨,狭窄的教室里,纤秀的老师拿起粉笔开始写字,一首小诗跃然于黑板上,“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孩子们琅琅的读书声传来,为清晨又添一份活力。
孩子们正在读的这首诗叫做《观家书一封只缘墙事聊有所寄》,作者是张英,也就是流传了百年的“六尺巷”故事的主角。六尺巷的故事每个人都不陌生,其中的“礼让”文化经久不衰,即使在今天也依旧给予人们很多启示。而今夏,安徽师范大学赴濉溪县临涣古镇“礼行青春”实践团队以“礼”为中心,在中国传统文学作品中寻找“礼”文化,以传统诗词课为载体,带领孩子们领略诗词之美与礼文化之美,小小的“六尺巷”无疑成为其中重要的一节。
知人论世 趣味导入
负责这堂课的实践队员程琛,深知如果要让学生们更透彻地了解这首小诗,就应该好好地介绍作者以及写作背景,知道了这些基础的背景,学生们才有独立思考的机会。所谓“知人论世”,就当是如此。但是,队员们这次所教的孩子都是低年级学生,这个年级的学生大多都比较贪玩,喜欢有趣的事物,“所以干巴巴地介绍背景根本引不起他们的兴趣”,说到这里,程老师表示备课时着实费了一番苦心。但她又表示,这首诗本身又与“六尺巷”的故事联系紧密,可以尝试着以六尺巷为切入点,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在清朝时,就在我们安徽桐城这个地方,有一户人家姓吴,他们在建房子时,越过了邻居家的地界,占用了他们的地方。邻居家姓张,也是个大家族,知道了这件事之后很生气,正好家里有个人在京城做大官,于是他们就写信给在京城里做官的张英……”老师的语言叙述语言朴实,但将一则有趣的小故事娓娓道来,期间又几番与孩子们互动,之前一个个因为刚上课而好动的小朋友们都专心投入进来了,一双大眼睛紧紧盯着老师,专心地听着老师说的故事,迅速地进入了状态。
但是老师并没有将六尺巷的故事完整讲完,而是只说到张英写诗回家这件事,就将学生们的注意力引到了作者身上,介绍了相关背景。“我觉得这样学生们会更乐于接受所学到的知识。”谈到为什么这么安排时,程琛回应道。
图为授课老师在介绍诗词背景。 安徽师范大学 何秀婷 摄
循循善诱 礼之情切
介绍了基础的背景之后,老师将话头止住,问了正在认真听课的孩子们一个问题:我们知道张家人看了这首小诗的时候,深感愧疚,就将墙基向后移动了三尺,那么有谁知道,吴家人会做些什么呢?
老师的这个问题刚抛出来,就有一位小姑娘积极地举手站了起来:“我觉得吴家人也会将墙向后移动,不会再占着张家人的地方。”当老师询问原因时,孩子自信地回答道:“因为吴家也是一个懂礼貌的家族!”
老师欣慰地点点头,底下的学生们也发出了赞同的声音。在欣慰的同时,老师又接着把“六尺巷”的故事说完:吴家人知道这件事之后,也将墙向后移动了三尺,于是就形成了现在的“六尺巷”。
接着又有一个问题抛给了学生们:你们有通过这个故事学到什么了吗?孩子们先在底下相互讨论一会儿,又都争先恐后地举起手来,一个个声音十分响亮:“我们应该要学会礼让!”“我们应该要学会合理地交流!”……答案五花八门,但都不离“礼让”这个关键词。
负责这堂课的程老师说,其实这首小诗的内容很好懂,关键是通过这首诗的背景内容能让孩子们知道“礼让”的故事,知道“礼让”的重要性,这才是她的最终目的。“让学生们真切的感受到礼让,‘礼’的意蕴,通过故事启发他们,让他们自己感悟,比我空口说出来要好的多得多。”
图为小女孩回答“六尺巷”相关问题。 安徽师范大学 何秀婷 摄
寓教于乐 共学礼让
在正式上这堂课之前,团队通讯员看到了老师的备课笔记上有一条“给孩子们播放《六尺巷》歌曲,并且让他们在歌曲中找出有关礼让的词”,当问及这条安排时,授课老师很坦诚地说:“我这样是为了丰富他们的视听感受,让他们接触不同的媒介,获得不一样的感受。而且这也能够调动学生们的兴趣,毕竟那时候课程已经过半了,需要重新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果不其然,当老师将这一想法在课堂里提出的时候,孩子们一个个又正襟危坐了起来,期待着接触新的内容。歌曲在手机中缓缓倾斜,磁性的男声悠扬地唱着,孩子们一个个都专注地听着,感受着藏在歌曲中的“礼让”文化……
图为授课老师批改当堂作业。 安徽师范大学 何秀婷 摄
礼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首小诗虽然只有短短28个字,这堂诗词课虽然只有短短的45分钟,但却给孩子们带去了不一样的感受,也让他们初步了解“礼让”的内涵,懂得“礼让”意义,日后在生活中也学会“礼让”,成为一个懂礼讲礼的人。说起这个目标,程老师觉得虽然目标很大,她可能也只是起到了启蒙的作用,但她真心希望孩子们能够在这堂课上学到一些东西,一些不应该被磨灭的东西,一种中华民族应当永远流传下去的美德……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4027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