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安徽师范大学“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赴黄山“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献礼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来到了歙县徽城镇的中和社区。在当地干部的协助下,一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歙县实际紧密贴合的理论宣讲活动准备就绪。
阴雨连绵,热情不减
7月11日下午2点,中和社区徽州大讲堂的党员们都已就座。七月的歙县正处于梅雨季节,阴雨连绵的天气没有阻挡党员们对于理论学习的热情。开讲前,曾经在徽城镇政府工作数十年,已经73岁的老党员见到大讲堂中标语的横幅激动不已,“我没有想到有生之年还能看到大讲堂里还有党课的宣讲!”老先生握着宣讲团成员的手激动地说道。
或许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取得无数成就的今天,在社会主义发展已经进入新时代的今天,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初心与使命,在这些老党员们言辞和行动中,就能找到答案。
严阵以待,认真宣讲
当时间来到下午3点,一切准备就绪。宣讲主持人向到场的听众说明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大意义,并对他们的冒雨前来表达了诚挚的谢意。宣讲员依次进行新时代理论联系歙县实际的宣讲,从民生工程谈到建设和谐歙县,从徽杭古道谈到融入杭州都市圈,从弘扬徽骆驼精神谈到走好新时代新长征,从徽州文化与精神谈到中国自信,从歙县美景谈到绿色发展。
坐落在黄山边的歙县东倚上海大都市圈、北靠南京、合肥都市圈等,为何黄山钟情于杭州都市圈呢?宣讲员从小雨带听众回顾历史,徽杭古道记载两地历史,新安江水连接两岸情谊。从历史的角度中探查出徽州与杭州的必然联系;也从经济发展的角度里,找出了黄山融入杭州都市圈的必然原因。两地合作,既可优势互补,还可同频共振,产生“1+1>2”的叠加效应。
宣讲员郝明云从“徽骆驼”的来源出发,讲述了徽商与徽骆驼的渊源。《辞海》中解释“徽骆驼”的辞条是:“徽州不产骆驼,比喻徽州人为正义奋斗,宁死不屈的性格”。胡雪岩、张小泉等一大批徽商用他们的善行善为诠释了诚信、团结和创新徽骆驼精神,做新时代的“徽骆驼”,就是要瞄准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充分发扬“沙漠之舟”精神,人人思发展、处处谋发展,一步一个脚印向前迈进。说到这里,一位老人激动的走上前与团队成员交流,他说:“我当年离别家乡来到安徽,正是兵荒马乱之际,所幸是徽商对自己伸出援助之手得以在安徽扎根,这多亏了安徽商人啊!”这种精神对身处江淮大地的每一个安徽人都是滋润的甘露。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徽州民谣所说:“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岁,往外一丢”。在这种环境下塑造成的徽州独特精神,和谐、善治、功效三个关键词为徽州带来的不仅仅是经济的发展还有社会的稳定,因此形成了一套带有徽州特色的社会准则,制度规范与风俗习惯,更为中国形成带有自身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提供了借鉴。宣讲员程胜荣用徽州当地的史实讲述的“用文化作基、以精神为脊、立中国自信”宣讲让在场的观众感受到了“自信人生三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的气魄,只要毫无畏惧面对一切困难和挑战,就能坚定不移开辟新天地,创造新奇迹。
宣讲总结,党员寄语
理论宣讲团的宣讲员们紧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口语化、具体化、形象化的表现形式展现了歙县近年来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局面,深入浅出接地气的宣讲引发了现场听众的强烈共鸣。“我深刻地了解到徽文化精神徽骆驼精神,我为之感到骄傲,我决心在以后工作当中,发扬这种优良传统,以务实肯干的精神继续把它延续下去,做一名新时代的合格党员。”中和社区党员潘春炜表示。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理论宣讲团始终奉行“学习理论、研究理论、宣传理论、服务社会”的宗旨,开展理论宣讲,打造主题教育,宣传党的声音,在基层中形成学习理论的风气,积极助力党同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这场鲜活生动理论宣讲,借助大学生的力量发声,是新时代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有效传播,即真正做到了把理论送入基层。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4030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