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赴陕西关中鄠邑区婚俗文化调研服务队在完成为期12天的实地宣传与调研活动后感慨颇深。
在本次主题社会实践活动开展之前,团队成员们对婚俗文化并不很了解,还停留在身边人与自身经历的主观认识中。随着实践活动的不断深入开展,大家逐渐认识到,历史时期的不同、社会经济的发展、地区的不同以及群众文化水平差异使得广大人民群众的婚俗文化也有诸多不同。但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这变化中不变的家族观念与骨血亲情。
社会实践活动初期,团队以上门走访与调查问卷结合的形式对鄠邑区不同地区村庄进行抽样调查。发现鄠邑区内不同地方婚俗文化在大体上相差不大,但在一些具体的礼仪细节方面略有不同。具体而言,鄠邑区北部地区农民在迎亲时于门外设置钟馗像祭拜,寓意驱邪避灾;而在南部地区农民迎亲时则在门外堆放谷草,寓意喂饱野兽,使其在婚礼当天不伤人。
在与当地居民的深入交流中我们了解到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婚俗文化也有着较大差异。上世纪60、70年代,结婚选对象先看出身,讲究阶级成分。最有吸引力的便是根正苗红的革命干部、世代工人家庭的子女,而若阶级成分有些许问题,结婚便十分受限。在调研中,我们了解到一位老人当年便是因为家庭成分的原因不敢张罗婚礼,草草了事。并且,那一时期结婚需要双方工作单位的介绍信,否则领不到结婚证。而80年代结婚的年轻人,婚姻观念仍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思想为主,主张门当户对。直到改革开放,才逐渐开始主张自由恋爱,婚姻也渐渐摆脱了诸多限制。
在走访中我们通过翻看居民们的老照片以及结婚时所用的物件,看到经济发展对婚俗礼仪的影响。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地区的婚礼嫁妆开始发生改变,建国之初,新人双方多由他人介绍,见面几个月后就结婚,甚至都不需要嫁妆。之后生活逐渐富裕,生活用品、家电、房、车才逐渐成为嫁妆。回门礼也越来越丰富,从开始的有什么拿什么到馒头、面条再到后来的点心。这是因为新中国初建,经济水平还比较落后,农村地区更是十分贫穷,很多家庭温饱都成问题,婚礼嫁妆、回门礼也就没那么多讲究。
虽然随着社会变迁婚俗有所变化,但像选吉日、办酒席、置嫁妆等习俗都保留至今。在数千年的婚俗演变中,中国人始终十分重视婚姻大事。因为婚姻不仅是两个新人的事,更是两对父母、两个家庭的事。无论是选吉日还是办酒席,这些看似繁琐的婚礼程序,都是对新人衷心的祝愿,希望他们的婚后生活幸福美满。
此次调研实践活动让团队成员们感悟颇深。中国文化渊源流长,婚俗礼仪是社会文化的集中展示,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的一面多棱镜,中华传统婚俗礼仪可谓我国传统文化的活化石。传统婚礼更凸显出其强烈的民族特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 那些婚姻缔结中所遵循的礼俗和规范,那些繁华精美的传统服饰,都承载着历史的样貌。
回顾中国几千年来的婚姻发展史,从周制婚礼到汉服婚礼再到现代婚礼,找出其具有永恒价值的一面,批判其封建糟粕的一面,对于当今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仍有充分的借鉴意义。通过对鄠邑区婚俗文化的调研,我们感受到的不仅是传统文化的魅力,更是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是文化自信的不断加强。
鄠邑区积极开展婚俗文化保护活动,多次进行婚俗文化进校园,鄠邑区婚俗行业协会朱会长表示:“大学生是中国的未来,希望你们能好好传承中国特色文化,深入研究婚俗礼仪,将中华文化发扬光大。”在鄠邑区开展调研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了国家和社会对中华传统习俗的重视和保护。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坚信也有自信将作为一种中国特色文化继续传承下去,这样的特色婚俗文化值也得我们不断地考察和研究。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4033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