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近半个多月的前期准备,江苏科技大学(张家港)、苏州理工学院“助贫扶困,风华启程”暑期社会实践团肩负着沉重却光荣的使命,自南通出发,横跨长江,纵穿山林,途径安徽、江西、湖南等五省,历时33个小时。经过长途跋涉,小队成员到达了距离学校1800公里外的贵州省六盘水市发耳镇双井村,并将于此处开展为期数日的实践活动。
抵贵之后,小队成员首先来到了当地的山村小学。在当地同学的带领下,小队成员沿着崎岖不平的山路到达了屹立在海拔高达1800米的简陋山村小学。山路艰难,难以想象这就是孩子们每天上学的必经之路。眼前之景让小队成员唏嘘不已。三间简陋的房屋、一块勉强可以使用的操场就是这所山村小学的全部,若不是当地同学的介绍,小队成员几乎不敢相信这是一所学校。教室里,一块残破的黑板,几张破旧的课桌,一架破损的书柜,这就是当地孩子们日常上课的地方啊,但正是这简陋的环境见证了一批又一批大山学子的努力。
到达了双井村后,小队成员不禁震撼不已,稀稀疏疏的几户人家散落在山顶,全村人的用电都是依靠政府在山顶建造的风力发电机,即便如此,山里也时常断电,给村民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大山养育了这一村百姓,也成为了阻断村民与外界交流的障碍。
来到了探访者的家中,小队成员感慨不已,破旧的屋舍、简陋的环境,但却是一家人的避风港。小队成员询问了当地居民对于国家相关扶贫政策的了解程度,惊讶地发现当地居民对于扶贫政策的了解并不深入。之后,小队成员进一步了解了当地居民的收入情况、经济来源、生活水平。当地居民在政府的帮扶下,虽然已经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但是教育问题仍然是村民们最困扰、最无奈的问题。当谈到助学贷款的问题时,当地居民则是持着怀疑的态度。他们认为贷款是一种极具风险的行为,这也让小队成员看到了助学贷款政策的一大阻碍。在深入的交流中,我们被这一户人家深深打动。据小队成员了解,当地的青年在本应该读书深造的年级,却大都因为家庭因素外出打工,从事危险工作,而在年收入不过数万的情况下,这两位家长并没有放弃家中三个孩子的学业,仅靠着家中务农、售卖牲畜换来的微薄收入支撑着孩子的教育。虽然,这两位家长从未接受过正规的教育,但是他们却深知教育是改变自己孩子命运最佳的方式,他们说,“学是一定要上的,再苦也要供孩子念完书。”听完这句话,小队成员陷入了沉思。
在小队成员即将离开之时,这户人家拿出了核桃、鸡蛋为我们送行,那一刻,小队成员真正感受到了大山居民心中那份天然的质朴与善良,哪怕家中情况并不如意,但仍然愿意拿出最大的诚意。
本次暑期社会实践,路程遥远,困难重重,但在小队成员的共同努力下顺利完成了实践任务。实践过程中,有合作、有坚持,但是真正支撑着小队成员克服困难的是大山学子对学习的渴望、对未来的向往。他们的努力、他们的付出,让小队成员自叹不如;他们的坚持、他们的毅力,让小队成员奋力前行。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4043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