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勤恳为师凡三载,谨记唯爱必先行

来源: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 作者:昭觉

“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岁月如梭,不可追。在时间一声声的催促中,一代人走出了校园,一代人成为了同窗。每个人都有关于自己学生时代的回忆,却总在这“走马观花”式的记忆里免不了一个共同的人物角色。他们构成了一个群体,在每个人的记忆里扎根;每个人相对他们而言,也都有一个共同的称谓,那就是,学生。

7月9日下午2点整,为了进一步站在平凡教师的角度了解时代变迁下的教育发展,我跟随安徽师大文学院赴芜湖“聚焦平凡教师,纵观教育变迁”实践调研团队的脚步,乘坐公交来到了芜湖市第十二中学,开始了我人生第一次的采访之旅。刚站在芜湖市第十二中学的大门前,我的内心就已不再如来时一样平静,紧张的情绪仿佛一刹那间赶走了我的灵魂,脑袋里辛辛苦苦记下的所有事先设计的问题全部都变成了白纸一张。可是,时间怎能容我细想?人生漫长,总会遇到很多事情,总要学会勇敢地迈出自己的第一步。

队员们在校门前的合影。 丁宸娴 提供

采访正式开始。看着眼前的这位樊老师,我突然有些不知所措,不敢与之对视,赶忙低下头拿起自己的笔记本、努力回想自己的第一个采访问题。采访中难免要担心出现被采访人不配合的情况,但是,当我再次抬起头并听到老师的一句“没关系,咱们慢慢来”的时候,我突然就明白,自己此前所有的担心都是多余的了。放下所有不必要的情绪,我自信地问出了问题。

这位看起来很年轻的女老师竟然已经从事教育工作十三年了。她告诉我说,“我从教的时间不长,要论70周年的变化,我不敢说,但是,我可以把我在校园里的这些年的亲眼所见、亲耳所听告诉你。”我理解樊老师的做法,此后更是握紧手中的笔,不敢懈怠。

樊老师首先提到,最能用肉眼看到的就是学校硬件设施的改变和更替。在从事教育工作以来,不管是从老教师那里听说的曾经的校园的窄小和简陋,还是自己亲身经历并参与过的学校的扩建以及体育场、游泳馆、多媒体教室等等的校园的变化,都能够从中感受到国家对教育的关注以及时代在发展中落实到校园中的进步。不过,这仅仅只是一方面,教育事业能不能真正地搞好,主要还是看学生。教师成就的表现最终还是体现在“育人”两个字上。

一个时代养育一个时代的人,哪怕仅仅只是一年十二个月的时光也不能忽视它对一个人的改变。每三年是一个轮回,每一届的学生都在用他们的行为举止向我们说明着他们和往届学生的不同。但是,深刻的印象总要在时间的一点点推进中形成,最终才能在某一不可预测的临界点上突然被人察觉出异样来。樊老师感叹的神情让我感觉似曾相识,我突然想到了自己曾经的老师们,他们似乎也曾在我早已模糊的中学时代里这样看过我。

是啊,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谁不是在发生着改变呢?那些留守在校园中的教师们相比于我们这些匆匆的过客也只是走的慢些罢了。

个性上的自主性越来越强是樊老师这十三年来看到的在学生身上最大的变化,特别是高中生。在樊老师的口中,这些“半大的孩子”已经不是成年人眼中不懂事的小孩子了,他们在这个几乎成年的年龄已经具备了接近于成年人的思维。在这样的学生面前,传统的教育方法已经不能适用。过度的约束和严厉在樊老师看来,只会更加压抑学生的天性。这样,对于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的、部分内心孤独又敏感的当下学生群体,并不是一件好事。因而,教师需要学习如何对症下药,走下讲台,在言语的交谈下拉近和学生的距离,不会总是将“教师”的名片拿出来给学生看,而会像樊老师一样,主动接受“樊妈”这个爱称,在一声声的呼唤中将自己的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也让学生们有了亲近老师、主动倾诉的动力。

心理上的自信和开朗总能让学生在学习上表现积极,多媒体教室的普及在此时就会自然而然地显示出它最硬核的作用来。翻转课堂,小组学习,引起大讨论,多种形式的教学模式只为达到一个目的——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去学习,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跟自己辩,跟同学辩,跟老师辩。

时代的推波助澜哪里又仅仅只是针对我们这些学生呢?当大浪潮来袭的时候,跟学生最接近的教师就要先替学生们感受到所有外界对于学校的祈愿以及作为。学生家长们的寄望、国家政策的改变、社会环境的复杂等等都在给予着教师群体巨大的压力,都是对教师们教育工作的挑战。

“其实,”樊老师也感叹,“教师们也只是普通人。”我能在这一句话里感受到她对教师这个职业的感同身受,在这巨大的工作压力和深切的寄托下,很少有老师能够始终如一地笑着面对,总有那么一刻会深深地感觉到身心俱疲的垂坠。而在每每认为难以支撑下去之时,唯有对于教师事业的热情和记忆中学生们单纯的笑脸还在源源不断地为他们的神经中枢输送着力量,支持鼓励着他们坚守在教师的岗位上。

所以说,你要说做教师不累吗?也累。可世界上哪里有一点儿也不费力、不累心的行当呢?每一种职业既然到现在依然存在,就一定有它合理的地方,就一定会有让人坚持下去的理由。“教师”也一样。这一群体坚持下去的理由就是为了培养立得住的人。这立得住的人不是一个,是一代又一代,这立得住的人也不会永远只会立得住,还能站得更高,去看世界、看未来、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4054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喜讯|白丽英教授课题组发表亲社会行为系列研究

社会排斥是一种普遍存在且令人痛苦的社会现象,指个体或群体被忽视、拒绝或孤立的体验。它不仅威胁个体的归属感、自尊、意义感和控制感,还可能引发一系列心理和行为反应,对个体和社会…… 福大人文记者团 福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铸盾传薪担使命,守安砺剑青春行 ——人文学院2024级汉语言文学1班开展主题

为深入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传承红色革命基因,促进学生全面发展,4月23日下午,人文学院2024级汉语言文学1班于铜盘校区“一站式”学生社区服务中心开展“铸盾传薪担使命,守安砺剑青春行”…… 福大人文记者团 福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中国艺术研究院秦序研究员来院举办讲座

2025年4月22日下午,人文学院邀请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博士生导师秦序研究员来举办题为《士君子精神——中国古琴艺术文化的核心要义》讲座。秦序研究员从中国的文化精神,中华民族的灵…… 福大人文记者团 福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中国艺术研究院陈燕婷研究员来院举办讲座

2025年4月22—23日,人文学院邀请中国艺术研究院硕士生导师、中央音乐学院音乐美学博士陈燕婷研究员来院举办题为《南音何以为是化石》《民间音乐资源的当代发掘》的学术讲座。4月22日上午的…… 福大人文记者团 福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人文学院本科生第一党支部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为扎实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提升学生党员党性修养,4月26日晚,人文学院本科生第一党支部在“一站式”学生社区党校开展“学思践悟,八项规定青年说”主题党日活动。人…… 福大人文记者团 福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访企拓岗|人文学院赴福建民晟智云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开展访企拓岗行动

4月20日,阳光正好,人文学院党委副书记赵燕松、应用心理学系系主任赵陵波以及辅导员丁雅莉一行,前往福建民晟智云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开展访企拓岗专项行动,旨在进一步拓展学生就业渠道,…… 福大人文记者团 福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人文学院本科生第三党支部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为扎实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4月25日,人文学院本科生第三党支部在学院楼204会议室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学院党委副书记赵燕松出席活动,活动由辅导员、本科生第三党支部书…… 福大人文记者团 福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青年爱阅读|世界读书日,墨韵书香,阅享美好!

2025年4月23日是第30个世界读书日。在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福州大学于铜盘校区举办“墨香传衍品经典,笺记留香共书情”世界读书日系列活动。共读经典,对话心灵下午3点,“共读经典,对话心…… 福大人文记者团 福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喜讯|白丽英教授课题组发表亲社会行为系列研究

社会排斥是一种普遍存在且令人痛苦的社会现象,指个体或群体被忽视、拒绝或孤立的体验。它不仅威胁个体的归属感、自尊、意义…

铸盾传薪担使命,守安砺剑青春行 ——人文学院2024级汉语言文学1班开展主题

为深入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传承红色革命基因,促进学生全面发展,4月23日下午,人文学院2024级汉语言文学1班于铜盘校区“一站…

中国艺术研究院秦序研究员来院举办讲座

2025年4月22日下午,人文学院邀请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博士生导师秦序研究员来举办题为《士君子精神——中国古琴艺术文化…

中国艺术研究院陈燕婷研究员来院举办讲座

2025年4月22—23日,人文学院邀请中国艺术研究院硕士生导师、中央音乐学院音乐美学博士陈燕婷研究员来院举办题为《南音何以为是…

人文学院本科生第一党支部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为扎实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提升学生党员党性修养,4月26日晚,人文学院本科生第一党支部在“一站式”学生…

最新发布

“大漠胡杨”实践团助力考生加油
2019年8月2日我们于早上八点起床,在教职工餐厅做起了团队14人的早餐。队长通知我们需要分两队开展今天的实践任务。我被分配在第一队参加木垒县的助力高考徒步活动。早餐之后我两队怀着美好的心情开始了一天的…
“大漠胡杨”助力考生金榜题名
2019年8月2日我们于早上八点起床,在教职工餐厅做起了团队14人的早餐。队长通知我们需要分两队开展今天的实践任务。我被分配在第一队参加木垒县的助力高考徒步活动。早餐之后我两队怀着美好的心情开始了一天的…
超越自己——为高考生助力
2019年8月2日我们于早上八点起床,在教职工餐厅做起了团队14人的早餐。队长通知我们需要分两队开展今天的实践任务。我被分配在第一队参加木垒县的助力高考徒步活动。早餐之后我两队怀着美好的心情开始了一天的…
山西师范大学社会实践服务队开展“美丽乡村,让爱延续”三下乡活动
7月25日,山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同心立乡”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服务队来到大同市云州区许堡乡南水地村,进行了为期一周的“美丽乡村,让爱延续”主题三下乡活动,队员们热情地投入到工作活动中,全力投身…
黯淡长夜,总有人为你点灯
“如果生命是用岁月来衡量,那我的一生是无悔的,因为我把半生都献给了教育事业。”7月月10日下午,安徽师范大学“聚焦平凡教师,纵观教育变迁”实践团队来到凤凰山社区与安徽师范大学退休教师韩旭文老师一同…
青春下乡渠岸镇致力农业新发展
为加快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步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积极开展大学生深入农村调研活动。9月2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管学院赴渠岸镇暑期社会调研活动正式开始,这次我们小组三下乡的目的地就是位于陕西省咸阳…
遇于目,感于心
感谢人生中的每一次遇见,一切美好都有最初的开始,让我们有遇于目,有感于心。第一次与教授面对面,激动在所难免,即使在这之前我已把问题默背了很多遍,但初见时,那春风拂面般的笑脸竟让我觉得自己的“情…
实践中的成长
如果说一个人从自卑到自信需要三次渡劫的话,那么我就成功飞升了。从前,我是个只会说“我是菜鸡”的自卑女孩,直到这次实践活动。第一次渡劫:当我得知小胖学长招新要求时,我脑子里面就开始想策划,奈何我…
仁医之声
2019年7月9日下午,南京师范大学能源与机械工程学院“半米阳光,爱在身边”暑期社会实践队在江苏省人民医院小花园成功举办“仁医之声”花园音乐吧活动南师大专场。此次活动由陈潇桢和赵洋主持,由陈洁茹等12名…
2019年度暑期职工子女志愿体验活动
2019年暑假,江苏省人民医院举办的“2019年度暑期职工子女志愿体验活动”拉开帷幕。本次活动共有34名职工子女、12名来自南京师范大学能源机械工程学院“半米阳光,爱在身边”暑期社会实践团队的成员以及医院社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