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走进大别山,全面了解岳西县脱贫情况

来源:安徽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作者:王思瑞

习近平主席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动员全党全社会力量,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坚持大扶贫格局,重点攻克深度贫困地区脱贫任务。为了全面了解岳西县脱贫攻坚战的详细情况,学习总结其脱贫的成功经验并深入了解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安徽财经大学国情社情观察团在“山城人家”在7月11日至7月13日期间前往安徽省安庆市岳西县进行实践调研,通过与岳西县市政度和农业农村局的沟通与交流以及对主簿镇和毛尖山乡的实地考察调研,深入了解了岳西县产业带贫、生态旅游带贫的具体情况。

7月11日早上八点半实践团队一行人抵达县政府。

岳西县政府领导向实践团队介绍岳西县情况并推荐实践地点,热心地帮助实践团队联系调研地点。与此同时,实践团队向其询问了岳西县脱贫情况以及特色农产品种植状况。此外,县政府领导也向实践团队传授了社会实践方面的一些经验和建议。

政府的信息员给予团队成员充足的扶贫资料。据资料得知,为实现全面脱贫,政府做出了以下措施:坚持聚焦目标,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坚持动态调整,强化精准管理;坚持真抓实干,下足“绣花”功夫;坚持精准滴灌,提升“造血”功能;坚持靶向治疗,坚决啃“硬骨头”;坚持全面发力,构建大扶贫格局。而这些措施同时也取得了十分良好的成效:截至2018年末,全县未脱贫人口790户2148人,贫困发生率降至0.59%。

县政府领导还向我们介绍道,虽然岳西县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一是财力保障问题。对于岳西县而言,它的经济总量偏小,但脱贫任务艰巨,财政方面面临的压力十分巨大。二是岳西县的产业发展尚未成完整体系,且产业链条短,龙头企业带动作用不显著,就短期而言,产业扶贫措施效果明显,但长效机制还是需要强化。三是就业帮扶措施效果不明显,贫困家庭劳动力主动参加技能培训比例比较低,外出务工组织化程度也比较低,岗位需求与劳动力技能水平不对称等等一系列问题。

上午十点四十,实践团队一行人抵达岳西县农业农村局。

在农委办公室,领导们对实践团队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并以开会讨论的形式向团队成员们讲解了岳西县扶贫经历及经验:在2017年,岳西县是需要发展什么就发展什么,有能力发展什么就发展什么;2018年后,农户没有能力,家里很穷,由村里委托公司和合作社等和贫困户共同合作发展,每一年给贫困户相应的利润资金,这样一来,贫困户也能返款一部分资金;2019年,“四带一自”新的发展模式渐渐带动了农村的发展。

此外,团队成员在交谈中了解到,岳西县的资金相对来说比较充足,仅2015年扶贫资金就高达1700多万,2016年达4122万,2017年达5961万,2018年达5645万,2019年高至约9600万,这些资金中不包括整合资金和专门资金,虽然今年岳西县已经脱贫,但扶贫资金基本用于产业和就业,对教育和卫生,基础设施方面限制投资,实行“扶贫清单”制度。

下午三点,实践团队一行人抵达电视台,联系了当地领导,决定让储翔记者作为其联系人,以便于团队成员在网上的宣传。

电视台记者向成员分享岳西扶贫新闻。

7月12日,实践团队一行人乘坐大包车前往主簿镇。

主簿镇生态果菜合作社社长向成员们分享了茭白种植情况:在主簿镇,一共约有8000亩土地,其中种植茭白的约有7800亩,这里充足的水分来源、肥沃的土地、平坦的地面、适宜的温度,都是茭白能够茁壮成长的必然因素。

他还向成员们分享了产业带动脱贫的经验,据统计,比起种植水稻,一亩茭白比前者多赚2900元,在今年的212户人家中,其中贫困户约占65户。而根据2007年7月1日颁布的《合作社法》,主簿镇于2007年9月16日成立合作社,合作社赚得的利润按照交易量约60%返回社员,这不仅激发了社员工作热情,也为当地经济发展、脱贫致富奠定了基础。

之后,社长带领成员们参观茭白仓库,成员们和当地的工作人员进行了简单的交谈,了解到了茭白具体的收获时间以及两类收获季节。

7月13日,实践团队一行人乘坐出租车抵达王畈村。

毛尖山乡王畈村王书记向团队成员讲述村庄生态旅游发展情况。

团队成员在虾塘体验了钓虾。在这里成员们了解到,虾塘的泉水小龙虾个头很大,游客们到此来垂钓,可以卖到三十元一斤,产业带动了乡村的发展。

团队成员参观了葡萄园,并在与助理的交谈中了解到葡萄园不仅带动了贫困户的经济发展,也为王畈村的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据了解,王畈村从2014年开始扶贫攻坚,直到现在,只剩四户贫困户,且打算今年下半年全部脱贫。以农家乐带动生态旅游发展,从而带动经济发展的模式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历时三天的社会实践告一段落,团队成员在辛苦的调研过程中不仅见识到了岳西县脱贫取得的重大成效,也体会出了基层工作者工作的困苦与不易,成员们更加希望用自己的青春和智慧为社会多创造价值,尽自己全力为需要的人尽一份爱心。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4065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管理学院寒假社会实践】悟红色精神伟力,铸时代信仰丰碑

【管理学院寒假社会实践】悟红色精神伟力,铸时代信仰丰碑(通讯员:庄妍)红色精神,承载着历史的厚重记忆;革命文化,凝聚着民族的奋进力量。红色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瑰宝,是中国…… 庄妍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管理学院寒假社会实践】寻迹日照红色记忆 传承时代奋斗精神

【管理学院寒假社会实践】寻迹日照红色记忆传承时代奋斗精神(通讯员:井洁萱)在科技日新月异、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当下,人们的目光常常被新鲜事物所吸引,那些承载着往昔峥嵘岁月的红…… 井洁萱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管理学院暑假社会实践】探寻乌鲁木齐红色印记,传承边疆奋斗精神

【管理学院暑假社会实践】探寻乌鲁木齐红色印记,传承边疆奋斗精神(通讯员:井洁萱)赤旌承风实践队队员怀揣着对红色文化的敬仰,前往新疆乌鲁木齐,开启了一场追寻红色足迹、传承红色…… 井洁萱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管理学院暑假社会实践】探寻日照市方志馆:实践中的历史传承与时代感悟

【管理学院暑假社会实践】探寻日照市方志馆:实践中的历史传承与时代感悟(通讯员:张蓓)“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怀着对历史的敬畏与对家乡文化探索的热忱,…… 张蓓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管理学院寒假社会实践】探寻红色脉络,汲取奋进力量

管理学院寒假社会实践】探寻红色脉络,汲取奋进力量(通讯员:程慧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拼搏。为深入了解红色文化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和成效,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赤旌承风”…… 程慧妍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管理学院寒假社会实践】走进日照方志馆,续写红色新华章

【管理学院寒假社会实践】走进日照方志馆,续写红色新华章(通讯员:管昕)在探寻红色革命文化的征程中,1月16日和17日,赤旌承风实践队走进了日照市图书馆与日照市方志馆,展开了一场意义…… 管昕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管理学院寒假社会实践】走进西安事变馆,传承先辈爱国魂

【管理学院寒假社会实践】走进西安事变馆,传承先辈爱国魂(通讯员:管昕)“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2025年1月19日这一天赤旌承风实践队队员怀着对历史的敬畏与探寻之心…… 管昕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管理学院寒假社会实践】踏访日照红迹,传承不朽精神

【管理学院寒假社会实践】踏访日照红迹,传承不朽精神(通讯员:展悦芸)在追寻红色精神的征程中,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赤旌承风实践队”的成员们于1月16日及17日走进了日照市图书馆和日…… 展悦芸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管理学院寒假社会实践】悟红色精神伟力,铸时代信仰丰碑

【管理学院寒假社会实践】悟红色精神伟力,铸时代信仰丰碑(通讯员:庄妍)红色精神,承载着历史的厚重记忆;革命文化,凝聚…

【管理学院寒假社会实践】寻迹日照红色记忆 传承时代奋斗精神

【管理学院寒假社会实践】寻迹日照红色记忆传承时代奋斗精神(通讯员:井洁萱)在科技日新月异、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当下,人…

曲园学子服务暖人心,助力社区扫雪除冰

春节前,受强冷空气影响,烟台市蓬莱区迎来持续降雪天气,部分社区道路积雪结冰严重,给居民出行带来不便。为保障群众安全、…

方言之花葳蕤开,非遗之光耀时代

(通讯员:王瞳瑶)抬首回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长河,非物质文化遗产宛如昭昭明星,而方言相伴其旁,散发着不可磨灭的光…

学梦归濉,展工大风采

学梦归濉,展工大风中国大学生在线网1月24日电(通讯员卢航宇)2025年1月17日安徽工业大学学子响应学校“返家乡”活动号召返回…

最新发布

烟台大学一葫百应实践队,向在校大学生宣传
天青色等烟雨,葫芦在等你[em]e400831[/em]今天是我们社会实践聊城站的最后一天,天气依然晴朗![em]e400083[/em]上午实践队走访当地中药馆和中西医结合康复医院,中药馆的王医生告诉我们,葫芦作为药材,在中医中并不…
烟台大学一葫百应实践队,走进村民家中
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堂邑镇路庄村之所以能被称为“中国葫芦第一村”,他不仅仅是因为葫芦的存在,而是因为有些浓郁的风土人情和村民们不断探索的精神的存在。那么今天“一葫百应”实践队就走进村民家中,带…
地信学院和经管学院赴金寨县民生民意调研实践活动
为进一步传承新时代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精神,8月1日至8月7日,滁州学院地理信息与旅游学院协同经济与管理学院赴金寨县就民生民意展开了为期7天的社会实践活动。首先我们来到了著名贫困县金寨县的清水…
“大漠胡杨”实践团进行传统古村落调研
7月30日上午,山东理工大学“大漠胡杨”实践团赴新疆木垒县西吉尔镇水磨沟村进行传统古村落经济文化产业调研,实践团队在水磨沟村委会主任李凤萍、大学生村官孟超的带领下对水磨沟村进行实地调研。上午10点,…
山理工学子:进行传统古村落经济文化调研
7月30日上午,山东理工大学“大漠胡杨”实践团赴新疆木垒县西吉尔镇水磨沟村进行传统古村落经济文化产业调研,实践团队在水磨沟村委会主任李凤萍、大学生村官孟超的带领下对水磨沟村进行实地调研。上午10点,…
赴水磨沟村进行传统古村落经济文化调研
7月30日上午,山东理工大学“大漠胡杨”实践团赴新疆木垒县西吉尔镇水磨沟村进行传统古村落经济文化产业调研,实践团队在水磨沟村委会主任李凤萍、大学生村官孟超的带领下对水磨沟村进行实地调研。上午10点,…
2019再出发:赴水磨沟调研
7月30日上午,山东理工大学“大漠胡杨”实践团赴新疆木垒县西吉尔镇水磨沟村进行传统古村落经济文化产业调研,实践团队在水磨沟村委会主任李凤萍、大学生村官孟超的带领下对水磨沟村进行实地调研。上午10点,…
温暖江城:属于我们的支教时光
常常思考自己置身其中的小城有些什么,又会在这里发生哪些留有青春烙印的故事。走在花街的某处小巷,七月有些干燥的风吹来带有盛夏田田荷叶的清香,润润的,哦,原来是路旁的小贩吆喝叫卖着清晨刚刚采撷的莲…
山东理工大学大漠胡杨实践团:赴水磨沟村进行实地调研
7月30日上午,山东理工大学“大漠胡杨”实践团赴新疆木垒县西吉尔镇水磨沟村进行传统古村落经济文化产业调研,实践团队在水磨沟村委会主任李凤萍、大学生村官孟超的带领下对水磨沟村进行实地调研。上午10点,…
大漠胡杨实践团再出发:赴水磨沟调研
7月30日上午,山东理工大学“大漠胡杨”实践团赴新疆木垒县西吉尔镇水磨沟村进行传统古村落经济文化产业调研,实践团队在水磨沟村委会主任李凤萍、大学生村官孟超的带领下对水磨沟村进行实地调研。上午10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