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四驱联动促建设,乡村振兴在东极

来源:浙江海洋大学人文学院、教师教育学院 作者:jkk

近年来东极结合自身优势,依托区域联动模式,围绕海洋产业生态发展主题,既发展产业、壮大经济,更激活文化、提振精神,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在乡村建设的道路上一路前行。 2019年7月,浙江海洋大学人文学院、教师教育学院“丝路海潮音”浙江沿海民间故事传承保护实践团来到东极,通过实地考察、采访政府工作人员以及当地居民等方式,寻找东极建设中蕴含的乡村振兴秘钥。

(图为当地居民在实践团成员的帮助下填写调查问卷。)

生态立镇,产业振兴

通过调研,实践团成员才得知过去的东极不过是个依靠着原始捕捞方式的传统村镇,配套设施还未完善的情况下,缺乏对于垃圾污染的把控。“下水道时常被异物堵住,偶尔甚至溢出到街面上,街道里更是垃圾堵路,臭气熏天。”在进行走村入户采访时不少村民向实践团成员讲述着过去东极的种种情况。这些垃圾污染不仅影响了城镇风貌,更是严重威胁到了海洋环境。

东极一直坚持着“生态为上,保护为先” 的原则,面对如此情况痛定思痛,不仅启动了多项环境综合整治建设项目,更吸引社会各界人士共同开展“Clean东极岛,Keep 海岛蓝”环保公益活动,以全民参与的社会活动为载体,有效构建了海洋意识宣传平台,以零距离的方式传播了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在东极人民的努力下,各项公益环保活动成功举办,东极生态环境日益好转,垃圾污染得到有效控制,整座乡镇面貌焕然一新。东极逐渐完善相应配套公共设施,提升了海岛生活垃圾处理能力,又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生态立镇、渔业稳镇、旅游兴镇”的新理念,深入推进各类行业的专项整治,促进了各产业的优化转型。

(图为如今一尘不染的东极街道。)

组织培养,人才振兴

“东极渔家乐协会在八年前成立的,一开始是为了改变东极这边民宿行业良莠不齐的情况。”通过对好心情驿站的老板娘吴爱琴阿姨的采访,吴阿姨所任职的东极镇渔家乐协会也进入了实践团队的视线中。在行业振兴的大背景下,这几年东极旅游业发展势头迅猛,就单论民宿数量每年也是越来越多,平均每年还要增加2到3家民宿,截至目前甚至已有106家民宿。然而在这106家民宿中,懂得正确经营的人却少之又少。除了民宿,其他行业也或多或少出现了这种情况。人才的缺乏成了东极镇最大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各行业在政府的支持下成立了相应的协会和组织,正例如民宿行业的东极镇渔家乐协会,整合了旅游行业的资源优势,将东极旅游行业经营行为带入规范化,提升东极的服务质量和整体形象。消防安全、餐饮卫生、电子商务等等涉及到各方各面的培训也出现在民宿经营者的眼前,成为了经营者的重点学习内容。在渔家乐协会和海运公司这些新组织的带头作用下,人才的培训逐渐步入正轨。

同时东极启动了人才方面的“五培工程”,从“精英化”、“专业化”、“高端化”等角度出发,面向民宿经营者、渔业生产能手、深海养殖户等五大行业,一支素质优良本土化人才队伍终于开始走向成熟。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采访东极渔家乐领头人之一吴爱琴阿姨。)

精神传承,文化振兴

在深化推进城镇建设的同时,东极也没有忽略对于本土精神文化的关注。渔民画作为东极必不可少的文化瑰宝,一直是东极人引以为豪的精神财富。东极渔民画展厅一直是向游客们宣传渔民画的重要窗口,是现在游客到东极游览必来的地方。展厅内挂满了渔民画,同时展厅也是画室,里面布置有许多的颜料、画笔,如果游客有所感悟,也可以亲自尝试绘制渔民画。

“近几年渔民画在东极发展很快,目前有不少渔民画作者,平均年龄在30岁左右,以女性为主,有的人靠画作收入就可以和渔民丈夫相比。而且创作方面也已经逐渐形成体系,周边文创衍生品一应俱全。”渔民画发展中心主任梁银娣同前来调研的实践成员介绍着东极渔民画如今的发展趋势。

成员们也通过采访得知了这些成绩的背后离不开镇政府对于渔民画的支持。文化站不仅每年都会组织两次渔民画创作培训,还会帮助渔民画创作者们推广文创产品。在当地政府和创作者的共同努力下,东极渔民画日趋成熟,逐渐成为当地不可或缺的文化标签。

(图为东极渔民画发展中心主任在向实践团成员讲述渔民画的发展历程。)

纵观东极发展中的蜕变,实践团队注意到了助推东极良性发展的四大关键,一是要立足生态环境以保证持久发展,二是要结合海岛优势以明确自我定位,三是改善经济结构以延伸产业层次,四是重视文化培育以保证精神存续。四个关键点相互联系,共同作用,最终通过“1+1+1+1”的四驱联动实现了乡镇改头换面的发展跃迁。东极的发展经验或许还有不足,但却值得传统沿海乡镇学习借鉴。当然,乡村振兴道路的前方依旧迷雾重重,需要每一个有志青年扎根到祖国的大好河山,不断追寻,深入探索,点燃更大更旺的振兴之火,照亮前方。(通讯员 商睿 潘嘉慧)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4090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法”韵南国伴古迹:武大学子赴南方多省开展社会实践

在时光的长卷中,文物古迹如同无声的史官,铭刻着岁月的厚重与辉煌。它们是民族记忆的载体,也是文化传承的桥梁。然而,在现代化浪潮的冲击下,这些文化瑰宝正遭受前所未有的考验,保护…… 李彦卿   武汉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法”韵北国护古迹:武大学子赴北方多省开展社会实践

在华夏广袤的大地上,文物古迹宛如散落在历史长河中的明珠,它们承载着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见证着岁月的兴衰变迁。然而,在现代化建设的浪潮中,文物保护工作面临着诸多难题。自新《文…… 邓春林 武汉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法” 护遗迹传薪火:武大学子赴17省37市113处文物保护单位开展社会实践

在历史的长河中,不可移动文物作为文明的瑰宝,承载着民族的集体记忆,见证着岁月的沧桑变迁。它们不仅是历史的忠实见证者,更是连接过去与未来,传承民族精神的重要桥梁。随着时代的快…… 张婧妍 武汉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法” 韵江城护古迹:武大学子探寻革命文物保护新途纪行

在历史的长河中,文物古迹是文明的忠实见证者,凝聚着岁月的深沉印记。它们承载着民族的集体记忆,诉说着往昔的辉煌与沧桑。然而,在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中,不可移动文物面临着诸多挑战…… 赵晓玲、王子希、 武汉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武汉大学“法护古迹,盾守文明”实践队赴山东省多市开展社会实践

2025年1月10日至1月13日,武汉大学法学院“法护古迹,盾守文明”实践队前往山东省多市开展了为期4天的实践调研。调研期间,队员们在济南市文物保护利用中心、淄博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支队、淄…… 张景博 张盛伦 武汉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武汉大学“法护古迹,盾守文明”实践队赴湖南省茶陵县多处不可移动文物保

2025年1月15日至1月17日,武汉大学法学院“法护古迹,盾守文明”实践队聚焦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工作,前往湖南省茶陵县开展了为期三天的实践调研。期间,队员们跟随茶陵县文旅局工作人员实地考…… 黄婧怡 武汉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桂平木偶戏传承现转机:广西师大学子实地调研 “把脉开方

在当今文化多元共生且非遗保护浪潮澎湃的时代背景下,古老的传统技艺正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2025年2月25日,一群充满朝气与…

邢台市博物馆举办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助力当地文化宣传

2025年1月10日至1月21日,邢台市博物馆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工作人员——刚刚返回家乡的大学生们,他们利用寒假时间参加了“返家乡…

通大杏林学子:金香盈盛地,桔韵助农忙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号角在华夏大地全面吹响,广西融安县依托当地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将金桔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主导产…

“百千万工程” 新传华韵突击队:深耕连山福堂,点亮壮瑶文化传承之光

2月13日至2月16日,华南师范大学“百千万工程”突击队之新传华韵队伍,在清远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福堂镇开展了为期四天的实践活…

创新领航,数智赋能

在数字化转型加速与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数智化财务成为会计学、财务管理领域的前沿探索方向。为促进高校人才培…

最新发布

热爱体操的鸭子
“喔-喔-喔”,随着一声声的公鸡打鸣声响起,在微弱的晨光中可以隐隐约约地看见小木屋一旁的角落里蜷缩的一团黑影渐渐挪动着,似是要苏醒过来。公鸡大哥完成职责之后,开始和旁边的柳树奶奶闲聊。又过了约一…
青瓷的翻身战
窗外的雨淅淅沥沥地敲击在人的心上,只听得风声和雨声中还间或夹杂着“完蛋了,这可怎么办,这该如何交差啊……”的叹息声。一个年约二十五六岁的大汉在房子中间焦急地走来走去,房间的角落里也各自散布着许…
花瓶死亡之真凶是谁
窗外的雨淅淅沥沥地敲击在人的心上,只听得风声和雨声中还间或夹杂着“真奇怪呀,好奇怪”的人声。一位妙龄美少妇和一个年约5,6岁的儿童各自占据着客厅沙发的两个角落。妙龄少妇心情低落,不发一言,仿佛沉…
既要绿水青山 又要金山银山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计算机学院赴荆门社会实践队在荆门市掇刀区开展了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本次活动是该校计算机学院的深入开展“三下乡”教育实践活动的组成部分。活动以“环境污染、资源保护”主题。…
深入西瓦店,关注新农村
飞行学院2019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赴安阳市西瓦店村进行深入调查和研究安阳市西瓦店村在政府的支持下的脱贫攻坚过程和现在的发展情况。志愿者们到达了西瓦店村,村民们对志愿者们的到来都十分热情,…
走进农村 携手同行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精准扶贫”战略,引领广大青年学子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安阳工学院飞行学院精准扶贫新气象调查团在2019年一个早晨,前往…
一个小目标
一转眼已经是秋天了,我也进入了大三。想想过去的两年,要问我过得怎么样,我只能说:“一地鸡毛,有心无力。”我知道,我的困顿在于我老是会想很多——我应不应该这样说话、我这样子是不是很丑、别人会怎么…
汉绣文化追根溯源之旅
“翡翠珠被,烂齐光些”,汉绣以其粗狂浓艳之特色独树一帜,也不禁使人欲深究其传承千年的灵魂。为响应习总书记文化自信的号召,华中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赴湖北省武汉市社会实践团队对汉绣文化及其现状与发…
践行垃圾分类 争做环保先锋
2019年7月12日-7月29日,燕山大学“e起来环保”暑期社会实践团先后到了北戴河区环境卫生管理处、秦皇岛中节能环保能源有限公司、乐山路垃圾处理中转场、并去了十数个社区包括河北科技师范学院、燕大小区、御品星…
“向新而行,绿色环保”—记比亚迪公司就业实践
为响应学校号召,赴基层、入主流,让青春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闪光,北京化工大学化学学院赴京广鲁化工化学相关企业暑期就业实践团于8月前往深圳市比亚迪公司总部进行暑期就业实践。8月8日,实践团搭乘公交与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