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安徽师大学子暑期调研:几十年风风雨雨,仍不改对教育的坚守

来源: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 作者:高玲

近年来,我国对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教育的坏境也越来越好。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芜湖的教育也在飞速发展。为了解芜湖的教育发展之路,七月上旬,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赴芜湖“聚焦平凡教师,纵观教育变迁”实践调研团队走进退休老教师家中,与老人们进行面对面访谈。

10日下午两点,“教育变迁”调研团队队员们在安徽师大西门集合,乘公交车前往镜湖社区。 团队首先到达凤凰山社区党政服务中心,在这里由启航社工牟柏利给队员们进行志愿者培训。

图为社工牟柏利在给队员们进行入户培训。丁宸娴 摄

培训大致分为礼仪、用语等方面,还有一些在老人家中的注意事项、谈话技巧等。在二十分钟的培训结束后,“教育变迁”实践团队队员们由社工牟柏利带领前往老人家中。

因老人们住所分散,队员们决定两两一组进行采访。第一组队员进入了吴增泽爷爷家中,老人今年73岁,高中学历,毕业于皖南大学附中(今安徽师大附中),专业俄语。当谈到过去的学习环境与现在相比有什么变化时,老人说道:“我们那时候是老师主动找上门,劝家里的孩子去上学。老师不仅要做学生的思想工作,最主要的是要做好家长的思想工作,只有家长同意了孩子才能去学校接受教育。” 老人的话反应了当时的社会人们思想较为落后,人们想要接受教育难度较大。队员们感受到教育的变化,更加珍惜当下。

采访的第二户是夏跃进老人家。老人1965年上学,学习11年。老人回忆过去,告诉队员们:过去学校80%免费,有助学金,每学期有30元的补助;文革期间,老人正在上小学三年级,当时学校停课一个学期;在1976年3也月到1979年7月,老人下放到农村;从2015年至今,老人在凤凰山社区党政服务中心担任人民调解员。老人的经历及其丰富,队员们感受到了在那艰苦岁月中教育的不易与坚守。

接下来队员们进入了苏晓云奶奶家中,奶奶热情地请队员们吃香蕉。苏奶奶今年72岁,曾在芜湖市郊区公立小学上学,当时的学校开设了语文、数学、自然、地理、美术、体育、音乐等课程,教学内容较为丰富。当时的学校也组织学生们干农活,参加劳动。在当时那个艰苦的岁月,劳动是每个人都需要做的。苏奶奶回忆当时班里的情况,说道:“小学班级大概30人左右,男生多女生少,当时人们重男轻女,女孩上学的少;中学时期班里大概50人,男生女生人数差不多。”在当时小学升初中,需要进行严格的考试,100人中只录取二三十人,由各乡考到市里的初中上学。如今,九年义务教育已经普及,这也是教育的一大变迁。苏奶奶上世纪九十年代在安徽泾县的一所小学教书,同时教语文、数学、音乐几门课程。那时,一些学校教师缺乏,一位老师同时教多门课程似乎是常态。谈到最后,苏奶奶也希望现在的学生能够不忘初心,有奋斗目标,有意志力,吃苦耐劳,节约资源,好好学习,珍惜现在的优越的条件。

图为苏晓云奶奶在对队员们讲述当年的故事。丁宸娴 摄

接下来队员们采访了退休教师傅爷爷。傅爷爷出生于1952年,7岁时在上海的一所公办小学——北京路小学上学。当时的上海教学条件相对不错,已经开始注重素质教学。文革时,傅爷爷下放到农村,被推荐到安徽师范大学化学系学习,78年留校任辅导员,带过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学生。老人在安徽师大化学系工作了26年,可以说最好的年华的献给了教育。

通过这次的采访,队员们收获颇丰,也感悟良多。现今的教育与过去相比真的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思想开放了、生活条件更好,对教育的投入更大了、义务教育普及了、教学条件更先进了……生活在这个新时代的人们更加要珍惜、要努力。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4106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7月23日队长团邓颖欣心得

7月23日心得“一寸光阴一寸金/老师说过寸金难买寸光阴/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迷迷糊糊的童年”这是《童年》里的一段歌词,也是后天我们文艺汇演的一个表演节目。我觉得很荣幸,能够出现在…… 默默 岭南师范学院飞粤实践队查看全文 >>

7月23日后勤组陈嘉雯心得

三下乡心得7月23日早上,为了让孩子们更清楚的了解五星红旗的情况,飞粤社会实践队在7月23日开展了“五星红旗的美术课”,结合孩子们的兴趣,通过画国旗来加深他们对国旗的了解,并加强培…… 默默 岭南师范学院飞粤实践队查看全文 >>

7月23日新宣组阮驭锦心得(1).doc

时间如流水,转眼间,三下乡已经到了倒数第二天,今天更是已经上完课最后一堂课。他们依然如此调皮捣蛋,但是这就是孩子的天性,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守护他们,让他们健康快乐成长。路走…… 默默 岭南师范学院飞粤实践队查看全文 >>

7月23日支教组郑剑鑫心得

心得体会7月23日星期二,今日是飞粤实践队第九日三下乡,深入乡村支教,体会基层社会。今日是最后一日开课,孩子的热情依然宛如骄阳。去乡村支教,一直都是我渴望体验的事情。环境的艰辛…… 默默 岭南师范学院飞粤实践队查看全文 >>

7月23日队长团崔子怡心得

7月23日,副队长崔子怡又是打杂的一天,上午和美术傅老师一起给孩子们画了一些小人物,然后把孩子们的画剪下来,贴在了好看的只纸盘子上,还给他们写了寄语,因为怕孩子们开了学,收不回…… 默默 岭南师范学院飞粤实践队查看全文 >>

7月23日支教组李秋漫心得

短短支教生活将要结束,今天已是7月23号,是我们支教组结课的一天。明天就是我们期待已久的趣味运动。今天是最特殊的日子,小朋友们今天也格外的认真。他们可能知道这是我们最后一天给他…… 默默 岭南师范学院飞粤实践队查看全文 >>

7月23日支教组何丽曼心得

匆匆忙忙,到了支教的第九天了。我依然清晰的记得大巴车第一次开进芷寮村时,被这条村的富有震撼到;清晰的记得第一次看到芷寮小学,那时的我,惊叹于它的设备齐全,简直比我家乡镇上的…… 默默 岭南师范学院飞粤实践队查看全文 >>

7月23日新宣组钟琪琪心得

时间飞快流逝,转眼间,我们“飞粤”实践队来芷寮小学的三下乡暑期支教活动已经过去了九天。今天,是我们给这里的学生上的最后一天课。明天是趣味运动会和文艺汇演彩排,后天文艺汇演结…… 默默 岭南师范学院飞粤实践队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青春暖夕阳,大学生养老院社会实践故事

青春暖夕阳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28实践团”7名学生志愿者于2025年2月1号-2025年2月6号…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大连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赴辽宁省大连市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我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为了深入贯彻和落实这…

舞动东方芭蕾,青春续写灯韵——安财学子解码花鼓灯非遗传承密码

花鼓灯作为淮河流域孕育的传统民间舞蹈,因兼具灵动舞姿与深厚底蕴,素有“东方芭蕾”之誉。这一艺术形式历经百年传承,始终…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传播调研团开展社会实践

参观结束后,调研团与上海博物馆数字化团队交流,了解到“小可”背后集成强大的大模型能力和海量文物知识库,依托便携式导览…

探秘语言景观,延续爱国火炬

2025年1月13日至1月20日,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语言景观实践队赴凭祥市开展友谊关“爱国”景观的情感机制调研,感…

最新发布

湖北民族大学举行2019级新生开学典礼暨军训动员大会
湖北民族大学举行2019级新生开学典礼暨军训动员大会本网讯(大学生记者赵傲蝶武叶叶/文刘佳李欣格王安蓓王小凯鲁均煜/图)9月5日,湖北民族大学2019级新生开学典礼暨军训动员大会在五环体育场举行,该校党委书记…
五四精神蒙城县宣传
8月23日至28日,美术学院“百年青春接力,筑梦时代可期”宣讲实践小分队赴亳州市蒙城县开展五四百年精神宣讲活动。在本次五四精神宣讲活动中,实践小分队的成员以五四运动的历史为基础,以人为本,深入社区居…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2019年廉政文化社赴杭州市西湖区、千岛湖淳安县“廉洁家风传承”调查实践队
十九大报告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浙江省已经开启美丽乡村建设的新征程,打造现代版“富春山居图”已…
滁州学院“智慧养老,情暖亭城”助老机械调研小分队,前往天康养老中心:问卷调查,实地调
2019年7月16日。滁州学院“智慧养老,情暖亭城”助老机械调研小分队,前往天康养老中心,同老人们仔细交流,了解老年人日常生活需求,现代老年人在日常生活起居、平时的外出交通、医疗健康陪护监控等方面的相…
童声阵阵 爱国情深
9月5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乡村振兴调研服务队在镇巴县泾洋村开展了一场爱心支教活动。通过一首诗给孩子们讲述了当地爱国大将军符先辉同志的故事,并为孩子们组织了一场充满趣味的游戏。早上,在村长的…
智力回流小分队暑期社会实践总结性通讯
智力回流小分队暑期社会实践总结性通讯8月21至8月28日,山东大学(威海)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智力回流小分队就课题“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智力回流路径分析”在威海、合肥、烟台、涟源等地展开调研。团队成员包括:…
合肥工业大学调研团队赴滁州——茶香悠悠,情满滁州
拜伦曾说过,“百日莫空过,青春不再来”。人生最美好最绚烂的时光莫过于青春年少之时,正身处此刻的我们更应该不负大好时光去追寻梦想,全身心投入到一件你想做的事情中。所以,这个暑假,我参加了“三下乡…
滁州学院大学生赴滁州市民政局:关爱老人,情暖亭城,助老机械调研
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古人云:“政之所兴,在顺民心”。重民生者得民心,得民心者得天下。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坚持民生优先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的显露出来。7月17日,滁州学院“智慧养老,情暖亭…
湖师大学社联第一次社团会议
通讯员唐艳芳何思雨李金泽)9月4日中午,由湖南师范大学校学社联主办的“学社联第一次社团工作会议”于教科院202教室举行。校学社联主席肖越、各院学社联主席出席此次会议。会议由校学社联主席肖越主持。会议…
心安之地
他说,此心安处是吾乡。一生坎坷,却始终旷达乐观。他才华横溢,挥毫泼墨也深得世人喜爱。《寒食帖》便出自他手,仅位在《兰亭》之左,后人赞誉为“天下第二行书”,此盛名除却他,又有谁能安然享誉呢?苏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