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对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教育的坏境也越来越好。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芜湖的教育也在飞速发展。为了解芜湖的教育发展之路,七月上旬,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赴芜湖“聚焦平凡教师,纵观教育变迁”实践调研团队走进退休老教师家中,与老人们进行面对面访谈。
10日下午两点,“教育变迁”调研团队队员们在安徽师大西门集合,乘公交车前往镜湖社区。 团队首先到达凤凰山社区党政服务中心,在这里由启航社工牟柏利给队员们进行志愿者培训。
图为社工牟柏利在给队员们进行入户培训。丁宸娴 摄
培训大致分为礼仪、用语等方面,还有一些在老人家中的注意事项、谈话技巧等。在二十分钟的培训结束后,“教育变迁”实践团队队员们由社工牟柏利带领前往老人家中。
因老人们住所分散,队员们决定两两一组进行采访。第一组队员进入了吴增泽爷爷家中,老人今年73岁,高中学历,毕业于皖南大学附中(今安徽师大附中),专业俄语。当谈到过去的学习环境与现在相比有什么变化时,老人说道:“我们那时候是老师主动找上门,劝家里的孩子去上学。老师不仅要做学生的思想工作,最主要的是要做好家长的思想工作,只有家长同意了孩子才能去学校接受教育。” 老人的话反应了当时的社会人们思想较为落后,人们想要接受教育难度较大。队员们感受到教育的变化,更加珍惜当下。
采访的第二户是夏跃进老人家。老人1965年上学,学习11年。老人回忆过去,告诉队员们:过去学校80%免费,有助学金,每学期有30元的补助;文革期间,老人正在上小学三年级,当时学校停课一个学期;在1976年3也月到1979年7月,老人下放到农村;从2015年至今,老人在凤凰山社区党政服务中心担任人民调解员。老人的经历及其丰富,队员们感受到了在那艰苦岁月中教育的不易与坚守。
接下来队员们进入了苏晓云奶奶家中,奶奶热情地请队员们吃香蕉。苏奶奶今年72岁,曾在芜湖市郊区公立小学上学,当时的学校开设了语文、数学、自然、地理、美术、体育、音乐等课程,教学内容较为丰富。当时的学校也组织学生们干农活,参加劳动。在当时那个艰苦的岁月,劳动是每个人都需要做的。苏奶奶回忆当时班里的情况,说道:“小学班级大概30人左右,男生多女生少,当时人们重男轻女,女孩上学的少;中学时期班里大概50人,男生女生人数差不多。”在当时小学升初中,需要进行严格的考试,100人中只录取二三十人,由各乡考到市里的初中上学。如今,九年义务教育已经普及,这也是教育的一大变迁。苏奶奶上世纪九十年代在安徽泾县的一所小学教书,同时教语文、数学、音乐几门课程。那时,一些学校教师缺乏,一位老师同时教多门课程似乎是常态。谈到最后,苏奶奶也希望现在的学生能够不忘初心,有奋斗目标,有意志力,吃苦耐劳,节约资源,好好学习,珍惜现在的优越的条件。
图为苏晓云奶奶在对队员们讲述当年的故事。丁宸娴 摄
接下来队员们采访了退休教师傅爷爷。傅爷爷出生于1952年,7岁时在上海的一所公办小学——北京路小学上学。当时的上海教学条件相对不错,已经开始注重素质教学。文革时,傅爷爷下放到农村,被推荐到安徽师范大学化学系学习,78年留校任辅导员,带过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学生。老人在安徽师大化学系工作了26年,可以说最好的年华的献给了教育。
通过这次的采访,队员们收获颇丰,也感悟良多。现今的教育与过去相比真的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思想开放了、生活条件更好,对教育的投入更大了、义务教育普及了、教学条件更先进了……生活在这个新时代的人们更加要珍惜、要努力。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4106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