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梁家河脱贫,助力新时代小康
(马克思主义学院通讯员黄伟帆 王珑姿)“梁家河这个小村庄的改变,是改革开放以来整个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一个缩影。”这是 2015年9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美国西雅图市出席华盛顿州当地政府和美国友好团体联合举行的欢迎宴会时说过的一句话。
8月28日湘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团委赴延安社会调研团暨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团再次来到梁家河这个美丽的村庄,继续挖掘这个地方背后蕴藏的现实价值。多年以前,梁家河本是一个籍籍无名的村落,“贫穷”与“落后”是它的代名词。虽说公社的所在地,属于自然条件相对较好的那种村子,但当时一不通公路,二不通电,人们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原始生活。2012年,梁家河村内开始出现外地游客,甚至有浙江、新疆等地的游客远道而来。一到“五一”、国庆等长假,许多老年人或学生会专程乘大巴车来参观。2015年,梁家河村民人均纯收入达1.5万元,梁家河村被确定为全国第四批“一村一品”示范村。
近年来,梁家河村发生了很大变化。自2007年被确定为市县新农村建设重点村以来,村容村貌发生了较大变化,村民拥有了舒适、整洁的生活环境。到2018年,村两委会正带领全村群众按照“远抓枣果、近抓畜”的思路,大力发展枣、果、畜三项产业。按照城乡统筹发展的总体思路和梁家河村“十二五”总体规划,到2015年,梁家河将建成居住集中化、环境生态化、管理社区化、设施城镇化的新型农村社区。
(图为梁家河宣传牌)
梁家河现在欣欣向荣的生气调研团一行人感受非常深刻。在梁家河景区内,各式的产业百花齐放,有招呼着延安特产的便利店,有支起棚子摆卖香气四溢的月饼的小吃店,有边刺着绣边做生意的民间艺术店。一位热情的张奶奶向调研团的成员们介绍着她自己绣制的印花抱枕,骄傲又欣喜地说:“现在的生活变好啦,我靠着自己绣花的本事已经供了两个儿女上了大学,自己的生活也真真切切地奔小康去啦!”当调研团的姚天培问到近几年的生活有什么改变时,奶奶笑眯眯地答道,她和大部分人都民搬进了文安驿镇的居民安居房,与现代社会正式接上了轨,配套的实施一应俱全。在谢别奶奶之后,调研团的成员们继续行走,沿路的场景确实印证了那位奶奶说的话,老旧的窑洞或者后建的石砖房已很少人居住,在景区兜售产品的大多数是工作人员和像张奶奶一样的本地村民。
(图为调研团成员与张奶奶亲切交谈)
在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梁家河的父老乡亲们正以他们朴实、宽容的胸怀和勤劳、务实的双手改变着家乡的面貌。与此同时,大批的投资商和企业家看到了“梁家河”的品牌价值和投资机会。他们从五湖四海,从全国各地纷纷来到延安,来到梁家河,为这个小山村带来了资金,带来了发展的希望。这个小山村正如东升的太阳缓缓升起!
(图为梁家河旧址农耕工具展示墙)
调研团的成员们路过一面展示着以前劳动工具的土墙时,不禁感慨道:“这些都已经成为过去式了,但这标志着梁家河一天天变化好!”习近平总书记说过梁家河是全国各地脱贫的一个缩影。脱贫除了要靠国家政策的支持,更多的还要靠成千上万个像张奶奶一样的人,他们勤劳、奋斗,手中的针针线线,才能绣出中国全面脱贫奔小康的宏伟蓝图。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4133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