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官捐献,可以让自己的生命换一种方式延续,可以让另一个家庭重新获得希望,用生命最后的光亮,给予生命以温暖。为了解和推动洛阳人民对器官捐献的认同度和参与度,河南科技大学“医源医愿”器官捐献宣讲团自7月10日开展了为期8天的社会实践活动。队员们来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五零中心医院、新区医院、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龙富小区等地宣讲器官捐献的基本常识,并以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了人们对器官捐献认知情况。
在平常的专业学习中,了解到器官捐献的现状,不禁使这个团队萌生了在暑期宣传了解器官捐献的想法。据统计,截止2019年6月23日,中国捐献志愿登记人数已达到1363685人,实现捐献24399例,捐献器官69677个,这些数据无不说明人们已经逐渐接受器官移植这一治疗方式,愿意无偿的拯救他人的生命,但现实仍然不甚乐观,2018年我国人体器官捐献数量居亚洲第一,世界第二,可人口基数大,供需之间仍存在巨大的鸿沟,2018年全国仅有2万人成功做了器官移植手术,挽救了2万人的生命,人们针对器官移植的观念仍需努力去做出改变。
在活动开始第一天,团队去附属医院找邵医生更进一步的了解器官捐献,邵医生非常支持宣讲团的初衷,并且给团队做了进一步的讲解,使队员在供者、受者、经费、医院等各方面深入的了解了器官捐献。邵医生也回忆起了自己还是研究生的时候在死囚犯身上取器官的场景,虽然这种方法不符合人道主义且现在已被禁止,但也说明了器官供者的缺乏和器官移植技术的可行性。另外,邵医生也讲解了在对市民进行调查时应该注意的地方,如措辞、语气等,通过邵医生的培训,宣讲团对这次活动更加充满了信心。
7月13日宣讲团开始了宣传调查活动,通过连续几日在洛阳三甲医院发放问卷调查,了解到了患者及其家属对器官捐献的看法,被调查的人有很多一听到是器官捐献便冷漠走开的人,但更多的,是人们对器官捐献表现出强烈的认同度及支持,更有很多人询问器官捐献的捐献条件以及途径。犹记得在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调查时,有一个小朋友虽然字还没有认全,但他的爸爸十分支持我们的活动并且最终通过他的爸爸耐心解释,这对父子共同完成了一份调查问卷,这样的支持真的使已遭受很多冷漠的队员大大坚定了做好宣传调查的初衷。
在宣传过程中,队员从刚开始难以开口到最后侃侃而谈,市民从刚开始冷漠拒绝到最后听取询问,宣讲队队员收获了很多,正如科特·柯本所说“与其凋零,不如燃烧‘”,通过对群众讲解器官捐献和脑死亡的概念,使许多人对器官捐献有了改观,特别是许多不曾了解过的老人,对我们的工作也给与了高度的肯定,这无疑使我们感到开心和更加坚定了宣传的信心。记得在新区医院宣传调查时中有一位中年男子在填写完调查问卷并听了队员的宣讲以后,对器官捐献表示了浓厚的兴趣,并领我们进入病房,向他的家人们也进行了宣传,这家人对队员表示了支持与赞扬,并对我们表达了殷切的希望,希望器官捐献能更进一步的普及,希望我们以后都可以成为合格的医生。
虽然受传统观念等多方面的影响,器官捐献仍然不被许多人所接受,但人们应该清楚,随着医学的发展,器官移植是一种很好的治疗手段,这种治疗手段可以拯救很多濒危的病人。而宣讲队队员身为当代医学生,宣传这种治疗方式更是义不容辞。在初入医学院时,队员们对病人都有着“性命相托”的责任感,为了病人能有更好的治疗,队员们愿意不辞辛苦,不畏困难,队员们也相信在以后的路途中可以坚定初心,成为一名优秀的医生。短短8天的实践活动,队员们有了不一样的经历,这其中有酸楚,更有喜悦,但最重要的,是为器官捐献的普及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器官捐献,我们在行动!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4150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