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青春护航,梦想关爱” 实践报告

来源:陕西理工大学 作者:张吉 闫师琳

一、活动概述

三门村位于陕西省汉中市南郑县,地处秦巴山区,四面环山,交通不便。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中受损严重,后在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帮助下重建三门家园。2013年我校积极响应落实国家精准扶贫政策,将三门村列为首个对口帮扶村,全面助力“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坚持打好脱贫攻坚战略,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陕西理工大学青马学校骨干成员走进南郑区两河镇中心小学开展为期17天的“青春护航 梦想关爱”暑期支教和推普活动。根据“灵活多样、注重实效、培养兴趣、拓宽视野”的原则,支教团队展开了以“服务农村建设、助力乡村振兴”为主题的,包括日常作业指导、普通话推广暨演讲朗诵比赛、手工艺制作、微心愿统计、音乐舞蹈编排等一系列社会实践活动,覆盖农户家庭一百三十余户,惠及中小学生一百六十余人。

二、实践主题

“青春护航,梦想关爱”

三、实践目的

为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中宣部等15部委《关于开展2019年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根据《中共陕西省委高教工委 共青团陕西省委关于开展陕西高校“万名学子扶千村”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扶贫攻坚专项活动的通知》,展示2019年三下乡“青春大学习 奋斗新时代”暑期社会实践中广大青年学生通过深入基层来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的风貌,体现新时代大学生争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青春报国理想。陕西理工大学组织青马学校骨干成员开展了以“青春护航,梦想关爱”为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团队由师生共51人组成。

四、实践形式

1、召开教育帮扶座谈会,了解当地在教育教学中所遇到的一些棘手的难题。

2、走访留守儿童家庭,了解其真实的生活与需求,并根据调研结果研究相应的解决办法。

3、走访精准扶贫户,查看帮扶效果以及存在的不足,进一步探寻“精准扶贫”的新思路。

4、开展普通话教育活动,通过朗读古诗词,唱儿歌,教他们如何正确发音。营造普通话语言环境,响应国家号召,进一步提高普通话普及率。

5、为留守儿童辅导作业,矫正写字姿势等日常学习习惯。努力走进儿童内心世界,了解儿童心理健康问题,使其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

6、在语言教学基础上,开展文艺教学,志愿者给孩子们教舞蹈,学音乐,同时带领家长和部分村民一同开展文化活动,做到教育下乡,文化下乡。

7、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团体素质拓展训练。

8、进行地震紧急疏散演练,增强自救和互救的意识,做到防患于未然。

9、“互联网+”、大数据、4G网络体验以及网络安全教育,帮助留守儿童进一步加深对网络的理解,感受中国科技的力量,激励孩子好好学习,报效祖国。

五、实践时间

2019.7.10——2019.7.27

六、实践地址

陕西省汉中市南郑区三门村

七、实践人员

陕西理工大学“青春护航,梦想关爱”暑期实践团46名成员

八、实践过程

实践团于7月10日上午到达三门村,安置在两河镇中心小学。整理好行李,实践团成员们便如火如荼的投入到工作中。7月10日上午召开教育帮扶座谈会,向三门村的村委会领导以及驻村干部介绍此次实践团的主要实践内容,人员组成以及需要村里提供帮助的地方。

并向驻村干部、村委会同志以及学校领导了解当地在教育教学中所遇到的棘手难题。让实践团成员了解该村目前该村教育的大概情况,做到心中有数。7月11日-7月16日下午,派遣专职小分队进行走访调研,调查访问精准扶贫户,了解目前精准扶贫户的生活状况,以及帮扶的效果和存在的不足。7月16日至7月19日上午,开展推普行动志愿服务,纠正留守儿童不良的学习习惯,了解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帮助孩子们里去理解父母的艰辛与不易。开展普通话教育活动与文艺教学,朗读古诗词,唱儿歌,学习跳舞,做到教育下乡、文化下乡,并本着对孩子们长期关注的态度,我们为部分小朋友建立了“小小档案卡”,在未来三到五年里持续关注他们的成长,为下期来到三门村的队员们更快了解孩子们的情况打下基础,让我们对孩子的爱心可以更好的传承下去。7月20日下午,举办团体素质拓展训练,拉近留守儿童与实践团成员之间的关系,让孩子们在活动过程中亲身感受到实践团成员的关心与热情,。7月21日下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心理健康课,让孩子们去分辨何为正确心理和错误心理,进行“自护”教育,从而促进更好的成长。7月22日下午,举办地震紧急疏散演练,增强学生在地震中自救和互救的意识,做到防患于未然。7月23日下午,开展“互联网+”、大数据、4G网络体验及网络安全教育。提升网络安全意识,感受到科技的力量,激励其好好学习的斗志。

7月24日下午,举办募捐活动,把前期募捐到一定数量的文具、书籍、体育用品等送到留守儿童的手中,让孩子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树立回报社会,回报祖国的远大志向。7月27日下午,举办文艺汇演,利用平时的碎片时间,实践团成员组织孩子们学习舞蹈和朗诵,在最后的演出中合作完成了《小跳蛙》和《我们都是追梦人》等活动,演出十分成功,获得了村民的阵阵掌声。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4174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探寻省博珍宝,传承华夏历史文脉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探寻省博珍宝,传承华夏历史文脉2025年1月20日,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鲁韵传薪社会实践队走进山东省博物馆,开启了一场穿越时空的文化探索之旅。此次实践旨在通…… 几颗流星 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安徽工业大学电气学子返家乡:践行青春使命,构建美丽乡村

为了锻炼新时代青年大学生的劳动能力,培养社会责任感与担当精神。1月15日—24日,安徽工业大学电气学院志愿服务队在淮北市相…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探寻省博珍宝,传承华夏历史文脉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探寻省博珍宝,传承华夏历史文脉2025年1月20日,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鲁韵传薪社会实践队走进山东…

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学院涌泉回川宣讲队去往乐山一中宣讲

1月23日河海大学涌泉回川源泉队到四川省乐山市第一中学高三13班进行返校宣讲活动步入大学已经有一个学期,团队中的同学们已经…

送春联,暖人心

送春联,暖人心为了传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让社区中老人们感受春节的温暖和关怀,2025年1月28日,曲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

武汉大学全国文化遗产活化传播调研实践队赴山西省博物院实践

实践背景: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文化遗产是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见证者,它们如同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中华大地之上。习近…

最新发布

​陕理工志愿者赴两河镇暑期社会实践支教篇 | 三年坚守 薪火相传
日前,陕西理工大学“青春护航梦想关爱”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来到了两河镇中心小学开展志愿服务,其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进行暑期支教行送文化下乡活动。经过了前几天的学习和生活,志愿者与孩子们之…
陕理工学子暑期“三下乡”:从电影中奏响贫困地区的爱国科技梦
每个人都有一个电影梦,而电影里所传达出来的意境,将会在观众的心里编织成另一个梦,这个梦会常驻心房,无法被轻易磨灭。汉中市南郑区两河镇的乡民们也是有电影梦的,他们渴望自己可以在电影中体验不一样的…
陕西理工大学志愿者携手三门少年开展“青春护航 梦想关爱”文艺汇演
日前,由陕西理工大学志愿者组成的“青春护航梦想关爱”社会实践服务团来到了南郑区两河镇中心小学开展暑期三下乡志愿活动。经过实践队员的不懈努力,两河镇的少年在志愿者的陪伴下,度过了一个美好的支教期…
品味景陶悠久历史,感受瓷器动人文化
骄阳似火,烧不灭我们的探访之心路途遥远,挡不住我们的坚定意志。舟车劳顿25小时,从黄河到长江,社会实践小队抵达江西省景德镇市后,马不停蹄地开始了第一天的调研。7月17日,“寻迹昌南”社会实践队一行人…
从“无意”中碰到“意义”
我以为这个课程会是比较狗血的,所以当时是抱着应付的心态选择了它。但是听完第一节课后,我被它深深的吸引了,谁说只有想谈恋爱的、不会谈恋爱的或者有恋爱疾病的人才需要学恋爱心理学呢?学习完这门课后,…
一曲终了,延安不断
五四青年节的诞生地,全国青年运动的模范地,中国革命干部的摇篮,中国革命的圣地。昔日之延安救亡图存,今日之延安精神永传。中华学子满怀赤诚而至,有志青年坚定信仰而归。红色之旅,青春足迹,所学、所感…
洛师马院党支部开展“参观红色展馆 重温入党誓言”主题党日活动
感受红色革命,深化十九大精神。6月7日下午,洛师马院在党支部书记赵社民的组织下,顺利开展“参观红色展馆重温入党誓词”主题党日活动。本次党日活动共分为教工第一党支部和教工第二党支部有序进行,我院党…
福州学子三下乡:开展爱河护河行动,助力上杭母亲河保护
大学生网报龙岩9月7日电(通讯员庞芳婷姚雨琴罗丽珊)8月3日,福建农林大学环保协会实践队在江凌老师的带领下,开展2019暑期三下乡活动。此次活动该队伍围绕“河小禹“专项前往龙岩市上杭县进行水质检测和水污…
齐聚经院,共
9月7日,经济学院迎新活动在修业广场如期进行。参与今日活动的人员有党委副书记吴峰副教授、19级辅导员张胜楠老师、19级各助班及志愿者。为了保证新生报道的准确性和高效性,我院采取分人分任务的一站式服务方…
由歌声,到心声
在火辣辣的七月,一群“红衣青年”在佃庄镇实验小学分校带领学生开展爱国歌曲活动。此次活动旨在通过营造良好的氛围,使学生学会珍惜当今美好的生活,树立崇高的理想,为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