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安徽学子深入三河古镇内部:文化探索与调研相结合

来源: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 作者:Ne Te Retourne Pas

古镇之所以为古镇,不仅仅在于小桥流水人家,更多的是从她悠久的历史积淀中散发出的人文魅力。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赴三河古镇“探古镇变迁,觅工匠精神”调研实践团队在经历了长达一周的调研走访活动后,在对古镇著名的文化遗产有了深入了解的同时,也对古镇南街上的姓氏灯笼产生了好奇,为了解开谜团,团队于7月13日开始不断地对姓氏灯笼进行调查,并取得了一定的收获。

初遇姓氏灯笼,美丽中蕴含神秘。

跨入大捷门,走过游人如织的中街,越过鹊渚廊桥,再往前穿过几个小巷,就是三河古镇至今保存最为完好的古街道——南街。在这里,不仅有砖石筑就的小屋、青石板路,还有每家每户屋檐下挂着的姓氏灯笼。

这些灯笼虽小,做工却很精致,灯笼正面写着一些姓氏,背面则有“河南郡”、“陈留郡”等字样,这些灯笼普遍采用白色纱布与竹篾为原料,里面则通着电灯。每当夜晚降临,这些灯笼就会亮起来,如琉璃一般晶莹剔透,整条老街在灯笼的点缀下也熠熠生辉。团队成员在每天的调查访问过程中,都会注意到它们。“这些灯笼挂在这里有什么作用呢?”“灯笼上的字样带有何种寓意?”队员们虽然每天经过这里,但是对这些灯笼的疑惑却与日俱增。

走访古镇居民,采访中获得线索。

在经过多次的资料寻找与方案规划后,团队开始了对姓氏灯笼的探秘之旅。古镇居民与这些灯笼朝夕相伴,对其有着或多或少的了解。团队在为期四天的居民走访过程中,几乎采访了南街上所有的商户与居民。大家给出的答案几乎都是一致的——灯笼正面的姓氏就是这户人家的姓氏,而背后“郡、府、堂”的字样则是这户人家姓氏的郡望所在。

在南街做牛轧糖生意的老人周女士向队员们透露,这些姓氏灯笼每逢过年就会换上新的,而当队员们问及做灯笼的手工艺人时,她告诉大家:“这些人只有在快过年的时候才会回来,现在都不在这里。”这让队员们都有些失落,他们表示,居民们对姓氏灯笼所知甚少,也从侧面反映出大家对传统文化了解的欠缺。

咨询当地政府,探索中发现传统。

要解开姓氏灯笼的谜团,仅仅有居民们寥寥几句话是完全不够的,为了更加深入地挖掘信息,团队派出了小分队,在7月17日下午前往镇政府与文化办,对政府工作人员进行了专访。

当地文化办工作人员胡女士在得知团队成员的来意后,表示出极大的欢迎,她随即联系了档案馆,让队员们翻阅有关资料,并用了将近一个小时向队员们讲述姓氏灯笼的由来。队员们在档案馆中则发现了为数不多的与姓氏灯笼有关的资料,经过抄录与整理,灯笼的历史发展脉络也清晰了不少。

姓氏灯笼以前遍布于合肥市周边的村庄,而现在只有三河古镇将其保留了下来。近几十年来,古镇居民生活条件逐渐提升,人们也不再使用蜡烛,因此姓氏灯笼也一度销声匿迹。为了保存古镇原有的风貌,镇政府让手工艺人赶制出灯笼,发放给每家每户,自此,挂姓氏灯笼的传统就这样保存了下来。灯笼上的字样不只是对于姓氏、郡望的介绍,也是流淌在华夏儿女血液中浓厚的宗法观念的体现。俗话说,落叶归根,中华传统美德一直围绕着“家国”观念这个主题,姓氏灯笼的存在,对于维系“家国观念”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姓氏灯笼在风景秀丽的三河古镇也许是个不太起眼的“小摆设”,而它点燃的,是中华民族内在对于“家”的信仰。队员丁龙生感慨道:“我作为三河古镇的居民,之前对姓氏灯笼并不了解,这次的调查活动是我们实践过程中的一个小插曲,但却具有着别样的意义。”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文化遗产的保护不在一朝一夕,更重要的是普及与传承,只有将传统优秀文化保存下来,才能守住精神家园。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4210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湖北二师学子三下乡:让艺术之花开满校园

大学生网报咸宁7月24日电(通讯员陈琬婷)为不断提高学生的中小学生的审美创新能力,激发其对美学艺术的热爱从而增强对中华美学文化、历史的高度欣赏与认同,7月24日上午8时30分,“缘梦”…… 陈琬婷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咸宁缘梦志愿服务队查看全文 >>

湖北二师学子三下乡:走进学生家庭,走入孩子心灵

大学生网报咸宁7月23日电(通讯员陈琬婷)为进一步加强教师与家长、学校与家庭之间的联系,促进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结合,给予孩子更高质量教育与陪伴,7月23日“缘梦”志愿服务队于崇阳…… 陈琬婷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咸宁缘梦志愿服务队查看全文 >>

湖北二师学子三下乡:壮楚天浩气,树健体新风

大学生网报咸宁7月21日电(通讯员陈琬婷)为增强中小学生体育锻炼意识,培养其坚定的意志力及团队合作精神,7月21日上午8时30分,“缘梦”志愿服务队与崇阳县第三小学大白校区开展“趣味运…… 陈琬婷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咸宁缘梦志愿服务队查看全文 >>

湖北二师学子三下乡: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

大学生网报咸宁7月20日电(通讯员陈琬婷)为更好的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古诗词文化,进一步增强孩子们对古诗词的浓厚兴趣,7月20日下午14时30分,“缘梦”志愿服务队于崇阳县第三小学大白校区…… 陈琬婷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咸宁缘梦志愿服务队查看全文 >>

湖北二师学子三下乡:传承手工艺术,放飞指尖梦想

大学生网报咸宁7月19日电(通讯员陈琬婷)为锻炼孩子们的动手能力,不断激发其创造“美”的高度热情,7月19日上午9时“缘梦”志愿服务队于崇阳县第三小学大白校区积极组织并开展了“一起…… 陈琬婷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咸宁缘梦志愿服务队查看全文 >>

湖北二师学子三下乡:文明志愿情,奉献我先行

大学生网报咸宁7月18日电(通讯员陈琬婷)为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志愿服务精神,建设和谐文明校园,全方位提升中小学生个人能力和素质水平,7月18日下午15时“缘梦”志愿服务队…… 陈琬婷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咸宁缘梦志愿服务队查看全文 >>

湖北二师学子三下乡:学习实践,劳动创造

大学生网报咸宁7月17日电(通讯员陈琬婷)劳动教育是学生成长的必要途径,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总和育人价值。故,为加强中小学生劳动教育,使其养成爱劳动的良好习惯,形成正确…… 陈琬婷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咸宁缘梦志愿服务队查看全文 >>

湖北二师学子三下乡:用脚步丈量崇阳,持赤诚以敬先贤

大学生网报咸宁7月17日电(通讯员陈琬婷)为深入了解崇阳文化发展史,感受当地浓厚历史文化底蕴及其独特文化魅力,“缘梦”志愿服务队于在得到当地部门的鼎力支持之下,于7月15日开展了“…… 陈琬婷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咸宁缘梦志愿服务队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井冈烽火映天红,革命豪情壮志雄”主题话剧汇演

为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井冈山精神,外国语学院3月下旬成功举办“井冈烽火映天红,革命豪情壮志雄”主题话剧汇演。活动分初赛…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教研室召开教学大纲修订研讨会

为进一步提高专业办学质量,规范教育教学活动,4月1日下午,英语专业教研室召开教学大纲修订研讨会。此次会议采用线上与线下…

新乡工程学院语韵飞扬,筑梦新程——外国语学院开展招生宣传活动

近日,在新乡工程学院校党委副书记张永福的带领下,我院领导班子一行先后赴新乡工程学院附属学校、延津县城北学校、新乡县龙…

湖南师范大学商学院开展“绿色循环,‘换’享派对”志愿活动

(通讯员陈泳君)3月29日至3月30日商学院团委青年志愿者工作部在长沙汇金天虹购物中心开展为期两天的“绿色循环,‘换’享派对…

多彩社团|闽南科技学院漫手作协会与闽南科技学院生命科学与化学学院青协

2025年3月9日下午,闽南科技学院漫手作协会携手闽南科技学院生命科学与化学学院青协于闽南科技学院康美校区旧社区举办公益手工…

最新发布

探访羽扇传人,学习民间工艺,领略匠人精神
白居易有诗名曰《白羽扇》,诗云:”素是自然色,圆因裁制功。飒如松起籁,飘似鹤翻空。盛夏不销雪,终年无尽风。引秋生手里,藏月入怀中。”真可谓是曲肖神理,将羽扇的神形描摹得淋漓尽致。7月17日上午9点…
七天乡约
七天“乡”约七月骄阳似火,却抵挡不住我下乡支教的决心,今年暑假我终于有机会参加学校以“青春心向党建功新时代”为主题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我有幸地加入了“曦阳”社会实践队,在湛江市坡头区南三…
安徽师大学子:探古镇文化,扬传世匠心
寻找先进人物、文化传人感受时代脉搏、文化力量;拜访民族企业,探寻发展故事;走进艺术学校,开展爱心支教;揭秘传统工艺,体悟工匠精神……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魂与根,秉持探索民间传统工艺、挖掘内…
温情暖一线,关怀系众心
骄阳红似火,校场势如虹。2019年9月9日,湖南科技大学保卫处处长朱理哲、副处长沈智祥莅临商学院2019级新生军训现场视察军训工作,商学院党委副书记傅早霞、学工办主任陈攀以及军训团主要负责人到场汇报工作。…
整理内务卫生,养成纪律作风
“出门看队伍,进门看内务”,寝室内务整理是军训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新生军训的必修课程之一。为进一步加强部队作风纪律建设,使全体新生以良好的精神面貌迎接军训,商学院的军训教官于9月10日下午2:30-3:3…
师大学子访三河古镇:承悠久工艺,觅匠人匠心
(通讯员何华东)7月10日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探古镇变迁,觅工匠精神”调研实践团队的7名成员到三河古镇羽扇制作手艺传人万正华处学习羽扇制作,亲手体验羽扇制作的相关流程并就三河羽扇的历史及制作工艺向…
安徽学子走进校园,进行文化传播
在经历了将近一周的文化调研活动后,赴三河古镇团队对三河古镇的传统文化有了一定的认识,为了更加深入地了解三河古镇居民对古镇传统文化的了解及传承,团队满怀传播传统文化的热情,前往位于古镇风景区附近…
暑去凉来巴山上,西华新生嗅秋芳。 不畏艰辛聚战场,电信战士亮锋芒。
暑去凉来巴山上,西华新生嗅秋芳。不畏艰辛聚战场,电信战士亮锋芒。俗话说的好,万事开头难,但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的新兵们已经熟悉战场。清晨的第一缕熹微照亮灯光球场时,整齐的队伍早已整装待发,军绿色的…
关怀中成长
关怀备至,意气风发9月,是丰收的季节,刚刚经过夏雨的洗礼,在这个充满着迷彩故事的季节,又一批大一新生面临着艰苦的考验,但等待着他们的却是一份沉甸甸的收获。穿着整齐迷彩服的新生们在操场上展开了严…
安徽学子寻访三河古镇姓氏灯笼来源,追溯传统宗法精神
古镇之所以为古镇,不仅仅在于小桥流水人家,更多的是从她悠久的历史积淀中散发出的人文魅力。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赴三河古镇“探古镇变迁,觅工匠精神”调研实践团队在经历了长达一周的调研走访活动后,在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