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有诗名曰《白羽扇》,诗云:”素是自然色,圆因裁制功。飒如松起籁,飘似鹤翻空。盛夏不销雪,终年无尽风。引秋生手里,藏月入怀中。”真可谓是曲肖神理,将羽扇的神形描摹得淋漓尽致。
7月17日上午9点,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赴三河古镇“探古镇变迁,觅工匠精神”调研实践团队前往三河羽扇第三代传人丁政权先生的羽扇店铺,并在那里与丁先生促膝长谈,并参观了各式各样的羽扇,领略到何为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
近距离参观,感受羽扇创新之美
“丁先生您好,队员们觉得自己对于羽扇的工艺和艺术创新不太了解,可以明天再来一次吗?”“当然可以,你们随时都能来,我一定倾我所能来帮助你们!”团队在7月16日下午已经拜访过了丁先生,但队员们表示仅靠一次拜访并不能解决他们对羽扇的种种疑惑,于是队长李瑶瑶再一次联络丁先生,得到了丁先生热情的回应。
在到达丁先生的店铺时,他已站在门口等待,店内桌上摆着茶水,桌边的椅子也摆得整整齐齐,丁先生说,他一大早就做好了准备来“招待”他的小朋友们。丁先生带领队员们参观了他的得意之作,“每一把扇子里的每一个细节都值得大家去仔细琢磨。”当丁先生从墙上取下一把黑色羽毛扇时,队员们只是赞叹它做工精细,但丁先生随即把这把扇子倒了过来,大家才发现,这把扇子的手柄被雕刻成了老鹰头部的形状,与下面的扇体巧妙结合,形成了鹰的形状。据悉,丁先生是第一位将“鹅毛扇”的概念发展为“羽毛扇”的文化传人,这把鹰形扇便是用猫头鹰羽毛制成的。队员姜京京对鹰形扇的创意大为赞赏:“这样的扇子打破了传统羽毛扇在材料选择与外形设计上的桎梏,富有新意,虽然摆脱了羽扇的‘自然色’,但更为美观,更具有审美价值,对三河羽扇的发展与传播而言,无疑具有巨大的意义。”
零距离接触,学习羽扇制作之道
羽扇种类丰富,制作工艺也非常繁杂,粗略地看来,其制作工序有十多道,每一道要求都十分严格。其中,最神奇的一步就是打理羽毛,这一步仅需要一把刷子和若干羽毛足矣,但这小小的刷子,与手工匠人结合,就会像《哈利波特》中魔杖运用在巫师手中一样,产生了让人惊叹的“魔力”。丁先生手持一把刷子,有力道、有节奏地在排列好的一排羽毛上刷了几下,原本杂乱而又暗淡的羽毛很快就变得纹理清晰、光洁平整。队员们也都纷纷拿起了刷子和羽毛,想要体验这奇妙的工艺。队员们在刷羽毛的过程中,发现这并不容易,“我的羽毛怎么总是刷不平整?这也太考验技巧了吧!”“我的也是,没想到这道工序看似简单,但也需要领悟与长时间的训练啊!”
小羽扇有大乾坤,它凝聚的是中国传统手工艺人的智慧与多年来积累的技艺。匠人们以传统工艺为基础,不断地发展创新,让这朵中国扇界的奇葩不断地焕发着生机。
长时间交流,领悟文化传承之重
丁先生在向大家展示羽扇及其制作工序时,也和队员们讲述了羽扇的历史渊源与文化内涵。明朝文震亨《长物志》便说,“扇,羽扇最古。”丁先生告诉队员们,三河古镇自古以来便是鱼米之乡,这里水禽多、羽毛资源丰富,他小时候就住在一座羽毛厂附近,因此与羽扇结缘。羽扇在三河古镇及其周边地区十分流行,它也承载也着三河古镇人们的思乡情结,队员毛少宇告诉记者,她的祖母是三河本地人,即使现在已经搬到了城里,住上了有电扇、空调的房子,老人家每年夏季还是会用羽扇来纳凉。
在与丁先生交流的过程中,他向队员们透露,如今愿意学习羽扇制作工艺的年轻人非常少,而老一辈的手工匠人们也在不断地凋零,羽扇技艺的传承出现了严重的人才断层现象。队员李思远表示,羽扇是集审美价值、人文底蕴与人性气息相结合的产物,不能让它们就此消失,当代青年人更要负起重任,敢于担当。为了获取更多的信息,团队与丁先生分享了前期的调查结果,并分析了接下来的发展战略。“在传统文化日益受到重视的背景下,三河羽扇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与支持,我们也欢迎大学生们多来这里,向我们提出意见。期待三河羽扇的美名能够传播出去,不仅是在全国范围,也要在海外,以此来增加合肥人、安徽人乃至咱全中国人的文化自信。”丁先生展望道。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4211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