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产业转移的市场风向被政府敏锐捕捉并巧妙运用,从河南台前县一带发展起来的“扶贫车间”星火燎原,正在改变我国农村生产生活方式。以“归雁经济”领航农村发展方向,从农村留守人员中挖掘人口红利,产业发展倒逼技术下乡、资本涌入。伴随人才、技术、资本向农村流动,扶贫车间与扶贫企业逐渐成为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的重要载体。
9月12日,山东大学齐鲁交通学院“守望乡村情,振兴中国行”赴河南驻马店市西平,遂平,上蔡,确山四县下辖乡镇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社会实践团全体成员赴当地创新型扶贫企业实习岗位体验。
实践团来到服装缝纫工厂,开展服装缝纫工岗实习。万事开头难,队员们看到熟悉又陌生的缝纫机有些犯难,作为在象牙塔里长大的学生,队员们对社会直接接触的机会是十分少的,所以面对岗位体验期间的难题,队员们都打起十二分的精神。为了更好地适应从没有服装缝纫岗位工作经验到具备相当业务能力的工作人员,实习单位的主管领导分发给队员们一些岗位相关的知识材料进行自主学习,还专门安排有一定工龄的老前辈手把手指导。这位老前辈非常和蔼,对大学生利用暑假时间进行社会实践表示赞同,他认为大学生就应该提前接触社会,对以后自身发展很有帮助。接着他先带领队员们熟悉工作环境,在缝纫工厂里走了一圈,向队员们挨个介绍每种仪器的名称与用途,之后他亲切的与队员们交流实习工作具体性质以及工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在准备工作完成后,老前辈让一个队员试一试手,队员文毅然自告奋勇,进行第一次尝试,老前辈则在一旁指导动作要领。毕竟是第一次在服装缝纫工作岗位上,队员们掌握熟络起来需要一个过程,但在经手了一段时间的工作后,队员们业务能力得到了明显提升。之后,队员们开始了充实的工作,顺利完成了一批衣物的缝纫工作,得到了老前辈们的赞赏。
工作闲暇时间,队员们在与工人们的交谈中了解到,大家对于扶贫企业带来的好处表现出强烈的感谢。脱贫是为了增收,把没有劳动技能的人变成有劳动技能的人,帮助贫困人口脱贫,企业发挥着引领作用。工人们对扶贫企业给予自己劳动技能并给自己提供岗位感到万分感谢,对国家的扶贫政策也是相当满意。其中一名工人如是说道“我在工厂每天工作八个多小时,计件工资大概是六十。要是技术更好,我的工资还会涨。我能够在家门口上班,不但能照料家人,还能挣钱补贴家用,必须感谢党的好政策。”
在今日岗位实习中,队员们了解到服装缝纫工作岗位的特点和性质,熟悉实际工作过程的运作体系和管理流程,将之前所研读的服装缝纫理论知识应用与实际,提升了业务能力和社会实际交际实践能力,并在工作中学习新知识,融会贯通进行总结。学习了很多东西,也感悟了很多。特别是在老前辈们的关照指导下,认真完成领导交付的任务,和队员们能够通力合作,关系相处和睦。在工作中学习到课本以外的知识和技能,学会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注重自身的发展和进步。
通过服装缝纫工作岗位实习,我们感悟颇深,实际上,现在有好多这样的中小型企业得到过扶贫政策的帮助,同时,他们在发展过程中,也回馈了社会,这就是真正实现双赢了啊。我想,这也是我们党和政府扶贫的初心吧。希望这些企业能越办越好,同时不忘感恩党和政府,回馈社会。扶贫是一项系统工程和长期工程,打赢脱贫攻坚战,需要上下各级“壮志如铁”的决心、需要有识之士“精准滴灌”的用心、需要社会各界“万夫一力”的齐心。苏宁充分发挥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创新优势,推动智慧零售“上山下乡”,真正让智慧零售扶到根、扶到点、扶到位,带动贫困户真正脱贫致富,以“三化”兴“三农”,是企业和企业家投身三农事业的典范。未来,在这些行业大佬的带领下,必将有更多的企业家和企业机构投身中国新农村建设的浩荡之路,为乡村振兴带去更加蓬勃的力量。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4227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