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感受两地贝雕魅力,共觅发展新出路

来源:中山大学新华学院外国语学院 作者:雕情贝艺社会实践

雕情贝艺社会实践队成立至今,已有3个年头,往年团队都集中在潮汕地区进行调研,尽管他们皆取得丰硕的成果,然而其指导老师陈绮雯却意识到:“为贝雕技艺寻觅新出路”不能仅局限于潮汕地区进行调研,还需走访其他产区,整合分析其他贝雕产区的发展状况,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从而为潮汕贝雕乃至全国贝雕的复兴之路,点燃一盏前行的明灯。

恰巧团队队长杨晓仪于今年3月联系到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实践服务团,表明了共同合作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意愿。基于前期的准备,于是,2019年7月16日第三届雕情贝艺社会实践队将远赴温州市洞头区东海贝雕艺术博物馆与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实践服务团共同展开一段贝雕文化的新旅程。

恰巧团队队长杨晓仪于今年3月联系到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实践服务团,表明了共同合作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意愿。基于前期的准备,于是,2019年7月16日第三届雕情贝艺社会实践队将远赴温州市洞头区东海贝雕艺术博物馆与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实践服务团共同展开一段贝雕文化的新旅程。

潮汕贝雕与东海贝雕发展历程是相似的,皆是起源于远在五万年前的山顶洞人就地采集五颜六色的贝壳,将其穿成串链作为装饰品的时期;经过漫长时间的演变,于上世纪四五十年代才有“贝雕”了这种说法;而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后,两地的贝雕均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达到鼎盛时期;可由于原材料稀缺且价格日益上涨、资金链断裂、学习贝雕技艺的人日益减少等因素,上世纪90年代末盛极一时的贝雕文化开始没落,乏人问津。

在漫长的历史演变中,尽管潮汕贝雕与东海贝雕所传承的制作工序是相似的,它们的工艺品皆是通过设计图纸、选材、剪取、车磨、雕琢、抛光、堆砌、镶嵌、粘贴等步骤精心制作而成;但两地贝雕所传承的技艺手法却是不同的。潮汕贝雕的技艺手法是在继承贝雕画传统的基础上吸收了牙雕、玉雕、木雕和中国画等不同艺术之长,再结合螺钿镶嵌工艺的特点,创作出浮雕形式的贝雕画和多种实用工艺品;而东海贝雕则是继承螺钿中的软螺工艺,该工艺原本在清末就失传了,目前中国只有两家企业在复原这门手艺。扬州有家做点螺的,与东海贝雕的软螺钿属于同宗,洞头的“东海贝雕”是把温州传统的漆器技艺与贝雕技艺相结合的一门工艺。该工艺经过创新后,焕发出新的生机,该公司生产的产品除了传统的贝雕画外,还生产出许多实用的工艺品,首饰盒、纸巾盒、名片盒、茶具、钢笔、摆件、壁画、挂件等等。

汇报会上,两地实践队代表就团队概况、所在地的贝雕文化特色、以及创新当地贝雕文化的途径等方面进行演讲。演讲期间,两地实践队通过图片赏析、视频观看、诗歌朗诵等多种形式相结合,将潮汕贝雕和东海贝雕的技艺及其珍品活灵活现地展现出来,使在场人员都深刻感受到两地贝雕独特的艺术风情。演讲结束后,双方就如何拓宽两地贝雕文化的宣传途径、两地贝雕文化的相似与不同、如何提高贝雕在社会上的知名度等问题开始进行自由讨论。讨论期间,双方团队成员笑语不断,气氛和谐;而他们之间的热烈交流,致使整场会议达到了高潮阶段。最后,王卫东师傅为这场会议做了最后总结。他说道:“感谢双方团队队员使在场人员都享受到一顿贝雕的精神盛宴,因为你们的到来,使贝雕工艺的复兴又多了一份希望”。至此,“浙江洞头—广东汕头两地贝雕文化交流汇报会”在一阵阵掌声中落下了帷幕。

不同地区的贝雕蕴藏着不同的艺术风情,但同样展现了贝雕文化的魅力;不同技艺手法制作的贝雕珍品同样承载了创造者对贝雕的热情与心血,演绎着专属中国的“工匠精神”;不同地区的爱贝之人同样又着对于贝雕的情怀,和对于传承的坚定决心。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4375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炎炎夏日”防晒实践调研团赴山大社区调研

今天,我们“炎炎夏日”防晒实践调研团来到了山大周边的社区及店铺,这也是我们本次调研的最后一天,我们团队每一个成员都拿出了比以往更加认真的态度、更加精神的面貌,来给我们持续多…… 孙天娇 山东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查看全文 >>

山东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炎炎夏日”防晒实践调研团赴山大社区调研

今天,我们“炎炎夏日”防晒实践调研团来到了山大周边的社区及店铺,这也是我们本次调研的最后一天,我们团队每一个成员都拿出了比以往更加认真的态度、更加精神的面貌,来给我们持续多…… 孙天娇 山东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查看全文 >>

“炎炎夏日”防晒实践调研团赴洪楼调研

今天,我们“炎炎夏日”防晒实践调研团来到了洪楼广场及洪家楼校区。今天的调研仍然以采访、发放问卷以及普及防晒知识为主要形式,我们团队成员也始终秉持着热心、耐心、礼貌的原则进行…… 孙天娇 山东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查看全文 >>

山东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炎炎夏日”防晒实践调研团赴洪楼调研

今天,我们“炎炎夏日”防晒实践调研团来到了洪楼广场及洪家楼校区。今天的调研仍然以采访、发放问卷以及普及防晒知识为主要形式,我们团队成员也始终秉持着热心、耐心、礼貌的原则进行…… 孙天娇 山东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桂平木偶戏传承现转机:广西师大学子实地调研 “把脉开方

在当今文化多元共生且非遗保护浪潮澎湃的时代背景下,古老的传统技艺正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2025年2月25日,一群充满朝气与…

邢台市博物馆举办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助力当地文化宣传

2025年1月10日至1月21日,邢台市博物馆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工作人员——刚刚返回家乡的大学生们,他们利用寒假时间参加了“返家乡…

通大杏林学子:金香盈盛地,桔韵助农忙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号角在华夏大地全面吹响,广西融安县依托当地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将金桔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主导产…

“百千万工程” 新传华韵突击队:深耕连山福堂,点亮壮瑶文化传承之光

2月13日至2月16日,华南师范大学“百千万工程”突击队之新传华韵队伍,在清远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福堂镇开展了为期四天的实践活…

创新领航,数智赋能

在数字化转型加速与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数智化财务成为会计学、财务管理领域的前沿探索方向。为促进高校人才培…

最新发布

高校学子合作三下乡,打造工艺文化品牌
2019年7月18日,中山大学新华学院雕情贝艺社会实践队以“东行取经,助推潮汕贝雕发展”为主题,前往浙江省温州市东海贝雕博物馆开展了调研活动。期间,在东海贝雕博物馆艺人王卫东师傅和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
大学生重走南粤古道,寻找贝雕贸易之路
帆樯云集,货栈成行,货物流通,一艘载着贝雕的港口红头船正驶离港口,这曾是潮汕贝雕对外贸易的日常运作,但今却已繁荣不再。2019年7月16日,中山大学新华学院雕情贝艺社会实践队前往汕头市樟林古港和开埠文…
贝雕课堂传工艺,迎新时代文明建设
2019年7月15日,中山大学雕情贝艺社会实践队前往广东省汕头市博物馆拜访了贝雕收藏家卢湘莹女士和贝雕艺人林汉桂先生,与他们探索了“在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大潮流中,潮汕贝雕手工艺应如何多方面发展”…
中大新华学子采访末代贝雕手艺人林汉桂先生
7月15日,中山大学新华学院雕情贝艺社会实践队抵汕头博物馆再访贝雕末代手工艺人林汉桂先生,并对林汉桂先生进行访谈,林汉桂先生谈论了贝雕的当代传承与发展现状相关问题。实践队深入了解了贝雕工艺的发展历…
参观贝馆,共凝贝情
为传承贝雕文化,推动贝雕文化更符合时代发展要求。7月12日中午,中山大学新华学院雕情贝艺社会实践队与深圳贝壳红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新峰先生等人相聚于深圳沙井的贝壳红文化艺术馆,共同商讨贝雕文化发展…
放飞梦想,立志成才
曾记得1949年,北京天安门前礼炮齐鸣的那一刻,一个崭新的民族屹立于世界的东方,一个沉睡千年的民族苏醒了。七十年,在人类历史长河中也许只是短暂的一瞬,然而就在这短短的七十年里,我们的祖国发生了举世…
商学院团委组织部召开2019年团支书第一次例会
9月29号中午,商学院团委组织部在中和楼召开了2019年团支书第一次例会。此次例会由组织部部长盛瑞彬进行主持。例会开始,盛瑞彬介绍部门概况以及未来一年工作大体安排,并引导组织部干事分别进行相应的自我介…
三访潮汕,共续贝雕情
挥别两日的深圳之旅,2019年7月13日,中山大学新华学院第三届雕情贝艺社会实践队队员怀揣着贝雕文化复兴的梦想来到汕头市博物馆与“贝雕收藏家”卢湘莹女士、末代海门贝雕传承人林汉桂先生进行会面,并开展了…
阳光学院商学院召开廖茂原教授的专家讲座
9月27日上午,阳光学院商学院于商学楼313召开了廖茂原教授的专家讲座。阳光学院商学院执行院长黄章树教授、阳光学院商学院党总支书记王福清老师以及阳光学院商学院相关教师出席了本次讲座。讲座上,廖茂原教授…
【干部培训】商学院召开团委学生会第一期干部培训
9月26日晚,阳光学院商学院于商学楼513召开商学院团委学生会干部培训会。阳光学院商学院团委副书记周郭灵智老师及商学院团委学生会全体干部出席本次会议。会上,周郭灵智老师讲述了作为一名干部平时工作中应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