帆樯云集,货栈成行,货物流通,一艘载着贝雕的港口红头船正驶离港口,这曾是潮汕贝雕对外贸易的日常运作,但今却已繁荣不再。2019年7月16日,中山大学新华学院雕情贝艺社会实践队前往汕头市樟林古港和开埠文化局,针对潮汕贝雕的贸易发展之路进行实地调研和资料收集工作,通过借古鉴今,寻找潮汕贝雕的新外贸之路。
红头船文化,潮汕贝雕的海上丝绸之路
在贝雕收藏家卢湘莹女士的带领下,队员们首先来到了汕头市澄海区的樟林古港。在实地考察的过程中,卢女士向团队讲解了樟林古港的红头船和潮汕贝雕之间的密切关系。队员们在同卢女士的交流中了解到:汕头港开埠之前,樟林古港是潮汕商贸最重要的港口,潮汕贝雕早期是通过红头船运往东南亚地区进行货物销售,这也给予了曾处于萌芽期的贝雕文化壮大发展的时机。
队员们在对古港进行摄影踩点的过程中,发现樟林古港的“五巷三埕一池”已经成为南粤古栈道的标志,留下的更多是曾经贸易的痕迹。然后队员们开展了针对古港附近居民的街头采访工作,在采访中得知:樟林古港百年前已经退出了对外贸易的舞台,它在潮汕贝雕整体贸易发展过程中也只是短暂地出现过,但早期潮汕贝雕因地制宜,借助这条海上丝绸之路萌芽发展。
汕头贸易名片,开埠文化馆的贝雕历史脉络
紧接着,队员们前往汕头市开埠文化馆,继续开展潮汕贝雕发展贸易之路的研究工作。而针对汕头市开埠文化局的资料收集工作,队员主要分成两组:一组是研究汕头港口沙盘模型;第二组是翻阅关于汕头外贸的资料。在文化馆工作人员的帮助下,队员们找到了关于汕头外贸转移的资料。其中部分资料记载着,潮汕地区的贸易,自从汕头港口开埠后,樟林古港逐渐被汕头港取代。
在两个小组完成资料收集工作后,队员们发现:汕头港开埠后,贸易中心转移,贝雕也同其他贸易产品一起通过汕头港的商贸船往外运输货物,但是与前期不同的是,潮汕贝雕的外贸范围不再局限于东南亚地区,而逐渐向欧洲、中东等地区。在贝雕的发展之路中,汕头港见证了潮汕贝雕的辉煌历史。期间,贝雕抓住了商贸中心转移的先机,又逢国内经济复苏,其再扩大自己的贸易版图。
老旧香港日报,工艺匠心将再聚
然后,队员们将实地调查工作情况向贝雕艺人林汉桂先生汇报后,林先生针对队员的调研总结指出了错误,潮汕贝雕的汕头港贸易时期不是贝雕对外之路的终点。林先生拿出一份80年代的香港报纸,报纸中刊登了海门贝雕厂在1985年完成1.12万贝雕产品,产值33.4万元,创贝雕外汇最高纪录。针对报道,林先生还指出潮汕贝雕稳定汕头港贸易量后,就往广交会进军,紧接着贝雕的外贸路线也不局限于汕头港路线,部分产品是通过香港远销国外。
在林先生的纠正下,队员深刻认识到潮汕贝雕曾经的对外贸易能力不可忽视。但,潮汕贝雕也有“失手”的时候。曾经潮汕贝雕一味地扩大销售范围,但却没有更好地更新产品内容,导致了贝雕产品跟不上时代潮流而被逐渐淘汰,这也是属于商品的“优胜劣汰,适者生存”。林汉桂先生也表示新的贸易之路,除了把握时代的机遇,站稳市场的“三分地”,更重要的是要创造出商品的独特价值。
此次实地调研,使得队员们对潮汕贝雕曾经的外贸发展道路有一定的了解,也见识了潮汕商贸中心转移的光景,沧海桑田,明白了在发展中不断自我更新才是不被时代淘汰的硬道理。在此次调研之后,队员们将会对收集到的潮汕贝雕外贸资料进行整合理解,为“新”潮汕贝雕的贸易发展另辟蹊径。队员们希望,潮汕贝雕借古鉴今,从旧的道路中寻求出新的途径,见证匠心重聚。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4375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