碑林的葫芦艺术把竹刻、雕刻、浮雕、绘画、书刻、砑花及造型技艺融合在葫芦上,以雕刻、镂空最具特色,利用葫芦形态做造型使葫芦的型美发挥到极致。”
随后,团队成员跟随王敏来到展馆中央,在展柜里挂着一个蝉状的风筝,蝉的模样被刻画的栩栩如生。王敏一只手指向风筝,向团队成员介绍道:“这是张天伟老先生制作的动态风筝。动态风筝将机械传动与古老的风筝相结合,将传统的平面静态风筝创新发展为立体动态风筝。”团队成员来到风筝前,仔细观赏这个蝉状的风筝。王敏见团队成员们对风筝如此感兴趣,便继续说道:“所谓‘动态风筝’就是在传统风筝基础上增加了风力机械传动装置,以自然风为动力,经齿轮等巧妙结构带动风筝上某些部位,便成为一个会变化活动的风筝,提高了观赏和趣味性,成为具有西安地方特色的又一风筝流派。”
离开风筝,王敏代理团队成员来到陶俑展区。展柜中一个个鲜活的陶俑呈现在一行人面前,它们有的弹琴演奏,有的下跪祭拜。王敏走到展柜前,向成员们介绍道:“俑是中国封建奴隶社会代替活人殉葬的物品,它以真实直观的形象将中国三千年中历朝历代的社会习俗、生活百态、各类人物及服饰、器物如实再现,使我们看到了那个时代的真正风貌,为中国乃至世界文化史都留下了宝贵的资料。但陶俑制作在明代已衰亡,其技术也已失传,这是中国文化的重大损失。”听后,团队的成员感到十分疑惑。既然陶俑制作技艺已经失传了,那面前的陶俑是怎么来的呢?看着成员们疑惑的样子,王敏微微一笑,继续讲道:“面前的陶俑是王倩女士复制出来的,她从事研究历代陶俑复制造型及工艺长达三十余年,在不断实践中创造并掌握了一整套复制彩绘陶俑的技术及工艺,使这一失传已久的古代艺术制作技术得以完全恢复。”
听完王敏的讲述,启为创新团队的成员不禁佩服起王倩女士来。王倩女士的创新使得陶俑制作技术得以恢复,而其他非遗的传承不也正需要这样的创新吗。在创新中挖掘非遗的魅力,使宝贵的非物质文化永远的流传下去,这正是这一代年轻人的使命。启为创新团队将继续探索西安,发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与传承道路。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4429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为搭建经济学院院领导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桥梁,促进学院工作高效开展,经济学院于3月28日在十教北201举行院领导接待日活动,学院领导及团委学生会各部门学生干部共同参会,现场气氛庄重、交……
邹涵涵 丁曼璐 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查看全文 >>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团结引领广大团员青年在服务乡村振兴与建设农业强国中锤炼本领、挺膺担当,同时增强团支部凝聚力,展现青年精神风貌,3月30日下午,经济学院……
罗晶晶 黄雅琳 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查看全文 >>
近日,湖南农业大学牛犇犇青年志愿服务团走进长沙市开福区好人馆,以“激活红色密码!沂蒙精神赋能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举办宣讲会。活动通过生动讲述沂蒙革命老区的历史故事与当……
林萱 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查看全文 >>
2025年3月11日,湖南农业大学牛犇犇青年志愿服务团在三汊矶社区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且意义深远的沂蒙精神宣讲活动,吸引了众多社区居民,尤其是小朋友们积极参与,现场气氛热烈,反响良好。……
陈曦 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查看全文 >>
为传承雷锋精神,弘扬红色文化,3月22日,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团委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在开福区好人馆成功举办以“学习雷锋精神,点燃红色薪火”为主题的志愿宣讲活动。此次活动吸引了众多……
邹涵涵 罗晶晶 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查看全文 >>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英烈精神、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指示,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和英雄的故事。2025年3月22日下午,湖南农业大学牛犇犇……
陈曦 潘熠 林萱 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查看全文 >>
2025年3月22日,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沂蒙精神的重要指示,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基层落地生根,湖南农业大学牛犇犇青年志愿服务团深耕长沙红色沃土,立足……
陈曦 潘熠 林萱 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查看全文 >>
为呼吁青少年在亲近自然中释放压力、感知生命力、激发创造力,构建健康心理品质,同时提高大学生的组织能力与社会责任感,3月20日下午,经济学院志愿者们来到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星沙小学,……
汪子一 周博艺 邓 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