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部分非遗产业化也是在政府扶持的情况下才得以产生。中国在各地在探索非遗保护的过程中有一个现象,称作“非遗行政化”,这说明中国的非物质化遗产在得到高度重视和高度保护的过程中,形成很多行政机构,从而具有高度的组织性和统一性,而国外可能是不同的企业或者不同的社会团体在保护,与国内相比较松散和凌乱,这也是我国现阶段非遗保护的一个特点。
每个区域都有这样的机构,按照文件的规定来执行保护,具有高度的统一性的同时,也有其弊端。“一刀切”政策所占的比例比较多,要保护就都保护,要破坏就全破坏。如若执行的方向错了,结果必然也是错的,也是不可挽回的。非物质化遗产是差异化的,所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保护文化的差异性。但是保护这种差异性的时候,用同一化的形式保护,未免有些不太灵活。
对于调查非遗,王智教授认为应该更加注重调查里边的技术。每一项调查的项目里面都有技术在里面,查的应该是它的一个变化。就西安来说,无论是杨陵上传口村的铜锣,泾阳县的茯茶,还是马明仁膏药,其里面的技术都在不断地发展、传承,它并不是仅仅一个纯粹的文化的东西。而这些,才是当下最应该去保护的东西。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4431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