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风能助力——打好脱贫攻坚战

来源: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作者:伏༒笔

当前,脱贫攻坚已到了决战决胜、全面收官的关键阶段,但广西部分下辖村镇仍存在贫困程度深、基础设施差、经济活力不足等困难情况,要想解决好“两不愁三保障”的发展难题,帮扶少数民族贫困地区人民过上幸福生活,离不开集体经济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发展集体经济是振兴贫困地区的必由之路。”集体经济是公有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村公有制的主要形式,提高农村集体经济实力是实现农民共同致富的重要保证。为此,我团队决定立足于桂林市周边贫困地区集体经济发展的成功范例,通过实地调研对其集体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与方式方法进行整理、分类与总结,针对村委、村民与地方企业等宏观主体提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整体方案与新路径,意在为少数民族贫困地区集体经济的发展与脱贫提供一定的参考。

1月14日,我团队来到源江村附近的坵坪风电厂。行车上山,在蜿蜒山间穿梭,时不时前方山坡上就出现一架巨大风车,白色风翼缓缓旋转。该风电厂总装机量600MW,共365台风力发电机,其建造在山坡之上,利用有利地势进行风能发电。我们向风电场负责人询问其运营情况,他表示:风能是一种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坵坪风电站每年能为周边地区提供大量生产生活能源,极大地促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1月15日,我团队到达兴安县源江村。刚到村口,就看到村道两旁无数“风车”在迎风旋转,村口大门也是风车形状,由此形成源江村独特的风车文化景观。村口外围的田野里种着漫山遍野的特色果蔬,我们走入田间地头观赏源江村的特色果蔬园。村里户户基本上都开着农家乐,卖着特色农产品,不时传来悠长的吆喝声,热闹非凡。

随后,我团队到访源江村村委会,村委会负责人耐心为我们介绍该村发展情况。通过他的介绍,我们知道:源江村利用集体土地,通过“定单农业”模式,建立高山蔬菜种植示范区,每年为村集体增收致富;利用风电项目重点区域的优势近年成功举办了“风车文化节”,组织了徒步、自行车意赛等多项赛事,吸引了大批县内外游客;通过与村民合办农家饭店、售卖农家特产,探索脱贫致富新路径。

文/肖文淇 摄/广西师范大学艺术团调研团队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5547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一粒火种,点亮振兴之路——“大包干”精神 赋能凤阳县小岗村乡村振兴

1978年的一个冬夜,安徽凤阳县小岗村的18户农民在一纸“生死契约”上按下红手印,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大包干”的序幕。四十余年后,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时代背景下,小岗村再次成为观…… 刘凯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查看全文 >>

书写科创之梦,让青春更闪耀——刘凯

引言新时代的青年不忘初心,奋斗力行,用汗水浇灌理想,用智慧开启新路,用自身行动诠释了“创新无止境”。创新型人才是科技创新活动中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资…… 安徽中医药大学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查看全文 >>

“医路潜行”青年志愿先锋团:医产融合为乡村振兴开辟新路径

在新时代背景下,中医药与康养、教育的深度融合,不仅为产业发展注入了新动力,更为乡村振兴开辟了新路径。安徽中医药大学“医路潜行”青年志愿先锋团深入安徽省宿州市灵璧县程庙村调研…… 刘凯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中医药大学新安医学调研实践团:从新安百草园到智慧中药房

2024年7月10日至7月12日,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立德创新卓越班”联合上海中医药大学“屠呦呦班”共计40余人赴安徽省黄山市歙县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调研。黄山歙县是新安医…… 刘凯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中医药大学三下乡--歙县义诊暖人心

义诊温暖人心,医药点亮乡村2024年7月11日早晨,安徽中医药大学新安医学调研实践团来到了歙县经开区社区委员会进行义诊活动。来自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安徽医院的六位专家一同上阵,…… 刘凯 方文发 杨雯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广西师范大学教育之光寻访团聚焦南阳五中丁军丽老师:以爱为笔,书写历史

2月16日,广西师范大学教育之光寻访团成员冯彦博深入南阳五中(三全校区),对深受赞誉的历史教师丁军丽展开深度访谈,旨在弘…

一粒火种,点亮振兴之路——“大包干”精神 赋能凤阳县小岗村乡村振兴

1978年的一个冬夜,安徽凤阳县小岗村的18户农民在一纸“生死契约”上按下红手印,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大包干”的序幕。四十余…

参观朱光纪念馆,铭记历史砥砺前行

2025年2月5日,“文化之根,精神之魂”社会实践队一队员怀着对革命先辈的崇敬之情,走进了承载着深厚历史意义的朱光纪念馆,进…

安徽工业大学学子返家乡:环保教育宣传在行动

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引领下,安徽工业大学的奚燕同学利用暑期返回家乡安徽铜陵,开展了一系列环保教育宣传活动,旨…

【班团建设】“借院校之花,结学习之果”——法学2303团支部数字法治专家讲

当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法律与技术的交融已成为时代命题。2024年12月13日,法学2303团支部全体成员齐聚马房山校区西院会议中心…

最新发布

女孩的天空
女孩的天空——读《82年生的金智英》有感俞诗阳金智英抱着女儿站在窗前,看着窗外飘落的雪花,呆呆地,又是一年冬天……在《西风颂》中雪莱悠长的声音中充满了力量,他高呼“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季节轮…
探究泛在电力物联网有感
当今社会,物联网正成为经济社会绿色、智能、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基础和重要引擎。随着物联网技术产品的不断成熟,物联网的潜力和成长性正逐步凸显,应用将加速渗透到生产和生活各个环节,其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
泛在电力物联网社会实践有感
在跟随泛在电力物联网发展前景调研团于2020年1月10日上午调研参观了国网蚌埠供电公司后,我个人对于泛在电力物联网这一领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同时对于未来的职业生涯有了更清晰的规划。一开始,我们团队在公…
我们适应的是时代
文明的爆发总是迅猛的让人猝不及防,在毫无预兆的情况下,我们进入了信息时代,进入了云时代。而不管什么时代,总有着它核心的部分,这个时代最核心的东西我想就是数据和智能化吧。国家电网的泛在电力物联网…
抵边缘小城,聆匠人之声
——管理学院陶韵悦行实践团为更好的了解黑陶的制作工艺及发展现状,曲阜师范大学陶韵悦行实践团于1月12日第二次来到了两城黑陶制造厂,且有幸采访到雕刻师傅陈姐来为我们讲解黑陶背后的故事。初入工作间,一…
创森千里行实践队寒假调研活动心得
创森千里行寒调心得体会□余文意(生命科学学院1803班)2019年12月25日下午12点20,生命科学学院创森千里行实践队全体人员在生科院8306开展了第一次会议,创森千里香寒调队就此成立,属于我们的挑战就此开始了。2020…
【探寻传统工艺,领略黑陶姿韵】
——管理学院陶韵悦行实践团岁月不居,时节如流,中华文化传承至今已有几千年,在社会主义现代化飞速发展的中国,文化自信不断增强,传承经典的力度也不断加大。为响应国家号召,积极弘扬传统文化,曲阜师范…
走近瑶族非遗文化——寻遗团队的贺州之旅
每一次调研都是新的起点,每一次调研满载收获。在寒假之初,“互联网+视角下,非遗文化与现代元素结合的可行性分析——以广西贺州瑶族为例”小组成员依照计划前往广西贺州进行调研。在此次调研中,小组成员…
同心传承
同心传承□冯航(生命科学学院1802班)又是一年冬来到,转眼间大二已然过去一半,在这一年多的求学路上我也参加过许多活动,但依然觉得缺了点什么。到了今年寒假前期,在与期末考试的煎熬斗争中,生命科学学…
冬雪飘飘新年到 握手相约在西农
为了提高我校的知名度,获得更高的社会认同感,吸引更多的优质生源,同时也为了感恩、回馈母校,为母校的高三学子送去鼓励和祝福,由资环学院刘诗雨同学带领的回访母校小分队携手其余近二十所高校优秀学子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