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进一步探寻瑶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更深一步考察其与现代元素相适应的可能性,1月16日,调研的第二天,团队集中调研考察了瑶族的神像画。
经过了长长的盘山公路,我们来到金竹村,见到了神像画的非遗传承人黄春金爷爷,爷爷对我们的到来表达了热烈的欢迎,并且积极地为我们介绍侗瑶族神像画文化的历史,这项技艺传承长达百年,瑶族神像画是宗教画, 是瑶族民众集体意识的反映, 它同瑶族社会结构、生活习俗、宗教信仰等密切关联。
“我们瑶族的神像画是非常有特色的,这些形状多样,也是祖祖辈辈一代代传承下来”黄爷爷满脸骄傲的说,“也有很多外地的研究人员来过这里考察我们的神像画”
爷爷一边说着一边拿出了他珍藏多年的神像画,我们凑近了看,神像画画面古朴夸张, 内容丰富多彩, 图形符号繁杂多样,上面的人物形象更是丰富多样,眼如铜铃。随后我们进入爷爷的工作室,爷爷向我们展示着一张张精美的神像画作品,琳琅满目,目不暇接。
爷爷也向我们表示,由于神像画的精美,引得众多研究人员以及大学教师都曾不远万里的来到村里向爷爷就相关问题讨教以及对神像画进行研究。
当我们问起,是否神像画有和现代元素相接轨,传承的难度等问题,爷爷也表示,神像画本身就是较为小众化,传播难度较大,当代年轻人对神像画感兴趣程度低,也面临后继无人的传承困难,爷爷对此也表达了担忧。
同时爷爷也提到,虽然曾有人提出要帮他把现代文化元素和神像画相结合,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都不了了之。
调研中,我们团队发现,神像画的“乡土性”与“生命力”, 为找回乡土美学和人文精神的本真, 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找到生命路径,是我们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魁宝,但如今,神像画赖以生存的条件正逐渐消失, 保护和传承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刻不容缓。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5551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