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这个寒假的开头,我们旅途小队去到了飞夺泸定桥的发生地,四川省泸定县。看着大渡河在冬季依旧湍急的水流,以及不浅的河流,风也很大,体会到了当年的5月要从13道铁索上渡过,并从敌人手中夺得泸定桥的困难。
飞夺泸定桥,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中的一场惊奇绝险的战役,发生于1935年5月29日。中央红军部队在四川省中西部强渡大渡河成功,沿大渡河左岸北上,主力由安顺场沿大渡河右岸北上,红四团官兵在天下大雨的情况下,在崎岖陡峭的山路上跑步前进,一昼夜奔袭竟达120公里,终于在5月29日凌晨6时许按时到达泸定桥西岸。第2连连长廖大珠和22名突击队员王海云、李友林、刘金山、刘梓华、赵长发、杨田铭、云贵川等人沿着枪林弹雨和火墙密布的铁索踩着铁链夺下桥头,并与左岸部队合围占领了泸定桥。
那首著名的诗《七律·长征》:“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毛泽东写的“铁索寒”,正是描写英勇的红军突破围追堵截的敌军封锁线,“飞夺泸定桥”,一举粉碎蒋介石要共军做“石达开第二”的预言,绝处逢生,继续北上长征的军事奇迹。
在这一个个烈士的名字背后,都是一个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更是一段感人至深的历史记忆,勿忘历史,方能开创未来。你们的名字,我们不会忘记;你们的精神,镌刻为我们的灵魂;你们的遗志,将由我们来继承!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5564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