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可儿(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1904班)
“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在长时间的学习生活中,将一些想法转化为现实的机会是难得的,所以,能参加这次寒假调研活动,不论其间历经什么,对我而言都是一次极具价值的活动。
这次调研,我们常青藤实践队的选题是:师范大学对当地教育事业的影响。作为一名师范院校的学生,看得出来,大家对这个题目是很感兴趣的。在对题目的分析时,我了解了一个我从未接触过的一个词,叫维度。虽然,这有点像写议论文时找的不同的角度,但是这提醒了我:做事前要把问题分析透彻。
在分析题目期间,我被分进了队里的宣传组。在宣传组,我们主要负责对队员们写的通讯稿和心得体会进行修改并在网上投稿。虽然不用自己写稿子,但是,这几天审稿子让我体会到了那些网上阅卷老师的痛苦。没有什么事是容易的,减轻痛苦的办法就是热爱它。那几天,每当看着我们常青藤实践队的稿件成功地发在了网上,我就感到十分地高兴,尽管要一天面对电脑六七个小时。
虽然我只发了一个上午的问卷,但是就这一个上午,我就有了足够多的经历。我很幸运,第一张问卷很顺利地发了出去,但那是在学校周边。当我们离开学校这个范围后,一切都没有想象地那么简单了。预定的发放点是个商业区,很多人都是赶着上班、上学的,并没有什么愿意停下来听我们说的人。而较为闲适的老年群体也有许多表示,对文字不理解,或是老人自身不识字。一上午下来,除了几个像我们一样的学生之外,其他年龄段、行业的市民并未收集到数据。后来,我发现有些小组很顺利地就向各种人群发完了问卷。原因在于,他们去了社区及周边,而我们去的是商业区。人们在商业区的节奏肯定是比在社区要快的,所以,在对象上我们是毫无优势的。在沟通上,我们应该迎合路人的思维,让人们愿意停下来,让他们相信,停着两分钟是有意义的,而且是不太费神的事情。有一位大爷就因为一句“请您发表一下看法”,而退却说“不,我没有什么看法”将这份问卷拒绝了。
关于本次实践调查,我还有以下体会:
首先,做一份调查,我们首先应该明确调查的意义何在。像我们队的这个课题“师范大学对当地教育事业的影响”。如果我们在是讨论有没有影响的话,这个问题毫无意义。因为不管是积极影响还是消极影响肯定都是有影响的。那如果我是想讨论师范大学到底对教育事业产生了那些影响,那么调查对象就不应该是市民了,而是教育事业的方方面面,比如学生、老师、教育机构了。而且这应该是一个横向比较,是相对没有师范大学的地区比较的。而我们在分析题目的时候,我们队并没有去思考这个东西。大家做完调查可能都不知道自己做的调查的意义何在,完成寒调任务就结束了。我想,我们在选题的时候,可能只注意到该题与我们师范学校有关,却没有关注到题目与社会实际的关联性。“鞋合不合适只有脚知道”,如果我们只是一味的关注选题是不是与我们自身相关联,而忽视了它调查的本质“社会”的话,我们极有可能得不出我们所期待的答案。
其次,在维度和问题设置的讨论上,大家写了很多,但可能是思考的时间有点短,没有去深思。很多东西都被孤立了,与课题,与被调查对象脱离了。在设置问题时,没有从我们思考的维度出发,又重新由题目出发,开始自由发挥。我们花两周定的维度就这样成为了摆设。调查问卷的维度属于“纸”上的知识,但我们在运用维度设计问卷的时候,却忽视了它的作用,只是将之当成形式上的一环,并未使其起到真正的作用。作为大学生,“按图索骥”当然是一种比较稳的快速认识社会的方法,但是,我们要“按图”更要“理解图”,要有效地“运用图”。
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目的,就在于让大学生提前接触、了解社会。既然如此,我们就不能囿于象牙塔中,要跳出理想化、套路化的思维,去以更现实客观的角度去思考一个社会问题。空谈易成空中楼阁,实践方出现实真知。放下书本,我们一同实践。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5595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