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寻声觅得过门笺,追溯传承中国风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 作者:李朝芸 李梦珠 成双冰

寻声觅得过门笺,追溯传承中国风

“乡而不俗,土而不粗。”乡土文化渊源流传,为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和社会对乡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筑梦行远实践团”于1月13日来到山东省日照市莒县针对“过门笺”的发展展开实践调研,组织调查大柏林村过门笺手工艺,进一步分析过门笺和剪纸艺术的发展现状,体验复杂细致的制作过程,亲自力行地参与到保护非遗文化当中。

寒冬烈风,抵挡不了队员们对过门笺的探索之心,削减不了队员们对乡土文化的热爱之情。寻寻觅觅,实践队员抵达日照市莒县大柏林村村委会,一张张充满民间艺术特色与文化气息的作品映入眼帘,其中渲染着祥和喜庆的氛围,表达着村民们美好的心愿。大柏林村村委书记热情地接待实践队员,积极配合实践团的调研活动。书记详细地介绍了关于“过门笺”的基本知识与发展历程。一说到“过门笺”,便可以看出书记言语中由衷的骄傲与自豪。实践团与大柏林村村委书记对过门笺的传承与保护达成共识:文化传承不只是少数人的任务,只有让更多的人了解过门笺、关注过门笺,过门笺文化的保护、传承之路才能走得更远。

图为书记与队员于村委会的合影

为进一步弘扬传承过门笺文化,书记亲自带领实践团走进博物馆,一踏进博物馆的大门,队员们的目光便被那五彩斑斓的“过门笺”所吸引。“忠厚传家远,诗书继世长。”这两句出自《三槐堂铭》的诗句以“过门笺”的形式展现出来并被陈列在博物馆的展柜中,令人深思,发人深省。书记向队员们讲述道:每年进入农历腊月,莒县的老百姓就开始忙活制作过门笺,每门每窗所挂多为五张或六张,每张一色,紫色位于最前,取“紫气东来”之意。“过门笺”所能表达的意蕴数不胜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们对幸福生活的祈愿、对美好未来的企盼……其中的图案栩栩如生,其所表达的内涵也不尽相同,无不体现着村民的智慧与文化的魅力。

图为书记为队员介绍过门笺背景

图为书记讲解过门笺的含义

队员们不仅有幸见到“过门笺”与剪纸艺术的继承人,还有机会亲身体验手工制作。队员们与传承人围坐在一起,满怀对艺术的热爱与敬畏虚心学习,认真地模仿着传承人的动作,右手握住专门的小剪刀,左手端起对照着模板的彩纸,双目紧锁于剪刀刀刃。传承人们耐心指导、倾心相授,熟练的动作与精湛的技艺,一锤一刀,打透纸张,对于每个细小的花纹都能做到精准的剪裁,队员们对此纷纷赞不绝口。通过亲手制作,队员们体会到过程的繁琐,不仅对风格独特的文化遗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而且懂得了当地人对于过门笺的特殊情感。其中有失误,有急切,但更有学习的乐趣与成功的喜悦。

图为传承人向队员教学如何制作过门笺

图为传承人与队员合影

文化需要代代相传,方可永垂不朽。实践团来到“过门笺”继承人的家中进行采访,祖孙三代共处一堂,家中的过门笺种类繁多,琳琅满目。当爷爷谈及“过门笺”的传承问题时,眼神中充满对儿子孙子的期许。实践团还了解到,祖孙三代曾一起参加“过门笺”制作大赛,并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他说道,从小培养孙子对“过门笺”制作的热爱,这更是一种对于传承传统文化艺术责任。通过与祖孙三代的交流,实践团感受到了见证了过门笺由衰到兴发展的这老一辈人对这项民间艺术继续走向蓬勃发展的期望,同时,还有新一代年轻人对于这项非遗文化的传承。

图为实践团队员与传承人祖孙三代的合影

实践团实践过程中,恰逢大柏林村中有小朋友前来学习“过门笺”的制作,在继承人的亲身指导下,小朋友们与家长共同体验,左手扶着小刻刀,右手拿着小木锤聚精会神地刻画过门笺。敲敲打打、纸屑翻飞、热闹非凡,最终呈现出幅幅优秀的作品。学习完成后,村委会给小朋友们颁发了荣誉证书,这不仅对小朋友们是一种鼓励,更培养了他们对乡土文化的热爱。之后,实践团对家长进行采访,家长们十分赞同从小培养孩子对文化的热爱与责任意识,让孩子们多接触过门笺,了解村子里的文化,是一件值得开心的事情,况且,过门笺这项手工艺术不能在我们手中失传,需要有后来人将它继续传承下去。

图为小朋友们与亲自制作的过门笺的集体合影

传统文化与经济密切联系,无论是使过门笺与经济发展结合还是扩大宣传乃至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最终目的都是让其走进当代社会。当非遗走近当代青年,失落民间文化就增添新传承;当代青年走近非遗,青春活力就获得历史滋养。开展本次活动,为大学生加强对乡土文化的参与与保护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有利于现代大学生群体积极吸收民间艺术的营养,激发社会群体对民间艺术的关注与保护。书记介绍道,现如今村中已成立专门的合作社,负责“过门笺”的制作与发展,积极打开销售市场,完成文化与经济的真正融合,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扬与传承。

图为实践团队员于莒县博物馆前合影

过门笺的制作如今具备了时尚感,结合现代的元素,紧贴“筑梦”主题,越来越受到当下年轻人的喜爱。文化传承是中华儿女共同的任务,“过门笺”这个名词或许在不少人心中还是陌生的,但通过传播将其引入时代轨道,让更多的人了解过门笺、关注过门笺,就能够让这一艺术瑰宝在中华乡土文化的道路上愈走愈远。同时希望传统文化能够受到足够的重视与保护,传承发展,源远流长。乡土文化保护与传承,青年在路上,在心中,在行动上。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5617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品春节申遗,悟文化双创

春节无疑是中国传统民俗文化中最为耀眼璀璨的明珠,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蕴含着丰富的民族情感。已然成为当代中国最耀眼、最具辨识度的文化名片。当我得知春节申遗成功的消息时,作为…… 水水水 曲阜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查看全文 >>

从春节申遗看文化双创,传统沃土育自信芳华

春节作为中华民族最为盛大的传统节日,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与丰富的文化内涵,是民族文化的鲜明标识。近期,春节“申遗”成功引发人们的广泛关注的同时,更促使人们反思优秀传统文化的…… 水水水 曲阜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情系老人,关爱永恒

2024年1月21日,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岁寒服务至,情暖社区宁”实践队走进社区,开展了一场意义非凡的关爱老人志愿服务…

墨韵传承:以笔为翼,共护非遗之光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传统非遗文化似熠熠星辰,照亮我们的精神世界。而毛笔书法作为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瑰宝,有着独特而迷…

“童声海韵”支教活动圆满结束,为乡村教育注入新活力

在这个充满希望与梦想的冬天,由来自全国各地的青年志愿者组成的“童声海韵”支教队,在荣成市王连街道儿童服务站圆满结束了…

启蒙开启普话路,幼苗绽放语言花

普通话作为我国的通用语言,在促进交流、传承文化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幼儿阶段开展普通话推广工作,对孩子语言能力…

从春节申遗成功看中华文化在当代的发展

春节在联合国申遗成功,显示中国文化对世界影响力的提高,曲阜师范大学儒德致学实践队以此为契机,于1月18日深入校园、社区和…

最新发布

匠人的故事之三: 【匠心传梦,皮影人生】
泰山皮影戏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民间艺术。泰山皮影又称人子戏、挑影子,听其唱,观其形,无一不透着泰山文化的深厚、古朴。为深入了解传统皮影文化,曲阜师范大学翻译学院“译心传艺”调研团前往山东泰安采访了…
2020山东大学春晖社支教宣传
2020山东大学春晖社支教宣传工作总结2020年2月2日,山东大学春晖社2019-2020寒假支教活动至此前期工作已圆满结束。各队各组工作均顺利完成。本次支教活动四地同时展开,支教队包括前往宁夏中卫市中宁县唐圈村爱心…
团结一心,共同抗疫
2020年春节,本是佳节共聚时,病毒却把人分离。人虽相隔远一分,心却拉近多一丝。正如王昌龄所说:“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全国人民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定能把病…
时光荏苒 爱国依旧
时光荏苒爱国依旧为增强当代大学生关爱老人的意识,并加深他们对爱国主义的理解,新近,聊城大学药学院新芽志愿者服务队于鲁西疗养院开展了以“时光荏苒,爱国依旧”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服务队提前做了充…
年味其实没变
长大了的“年”“过年真的越来越没有意思了,年味好像越来越淡了······”。这几年来常常听到身边的人这样感慨,有时候自己也偶尔这样抱怨,但也从没仔细去想过为什么会我们觉得没年味。直到年前我在家百无…
长大了的“年”
长大了的“年”“过年真的越来越没有意思了,年味好像越来越淡了······”。这几年来常常听到身边的人这样感慨,有时候自己也偶尔这样抱怨,但也从没仔细去想过为什么会我们觉得没年味。直到年前我在家百无…
举安全之盾 防事故之患
为保障青少年健康成长,加强社会对校园暴力危害性的重视,2月10日,聊城大学药学院社会实践团队于聊城市东昌府区河东小学开展“举安全之盾,防事故之患”主题志愿服务活动。团队成员在与河东小学六年级学生们…
紫芝连理,湘情难却
虽然已是寒冬时分,高三的学弟学妹们同样仍在高三的寒冬里为未来拼搏着。人生这场旅途,一如飞驰的列车,我身在大学的站台,对那历历在目的风景开始回望。那段时光,有对不可知未来的迷茫,却又有着为未来拼…
砥砺奋进,筑梦京城
目前,越来越多的同学徘徊在毕业与考研的决策之间,一方面是因为严峻的就业形势,另一方面,对企业的不了解也是影响其判断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为提高实践能力、更好的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在带队老师胡玉…
微爱公益实践协会河南洛阳小分队
微爱河南洛阳小分队2020年1月22日,上午,微爱河南洛阳分队在洛阳市涧西区的快乐养老院进行了为期一天的社会实践活动。尽管天气寒冷,队员们也提前到达指定地点集中,并在队长的带领之下给老人们购置营养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