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尺讲台外的抗疫人生
“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一支粉笔,两手教案,站上三尺讲台,她是一位人民教师;一个决定,两位搭档,换上防护服,她是一名抗疫志愿者。她不是生而英勇,只是选择了无畏。在疫情爆发最严重的时候,姜敏不惧前程,有一份热就发一份光,勇敢的踏上了志愿抗疫的征程。
同气连枝,心手相牵
2月15日,姜敏独自驱车返回老家江安县。那天气温很低,高速路上还有大雾,窗外的雨淅沥沥下个不停,往日川流不息的高速路上也没有多少车辆。姜敏感慨到,“估计人们都在家里休息吧!”行驶到高速路出口,她看到执勤值班的医护工作人员还在岗位上给来往的车辆驾驶员测量体温。
“谢谢你们呀!你们辛苦了!”姜敏礼貌性的向他们道了谢,心中的敬意油然而生。晚上回到家里,姜敏和家人提起这件事,姐姐对她说,高速路出口的医护人员工作实行24小时三班倒制,中间无间断没有休息时间。忽然间,姜敏觉得自己有必要做些什么了,那天晚上,她和家人给高速路口的工作者们送去了热奶茶、水果还有刚煮好的醪糟粑粑。姜敏心中明白,那些抗疫志愿者和她一样,有自己的家庭,是某位老人的孩子,也是某个孩子的父母。在每个夜长露重的晚上,在家家户户享受团圆的时候,他们远离温馨的家庭,离开自己的亲爱的家人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用自己的行动守护每一个陌生人的健康。姜敏希望能够通过这种方式向志愿者们致敬,用自己微不足道的关心向志愿者传达自己的心意。
第二天,姜敏去报名参加了抗疫志愿者活动,在自我隔离14天和完成身体情况登记后,她最终顺利成为了一名抗疫志愿者。这时,她和其他志愿者们都拥有了一个共同的名字,一个代表着责任和担当的名字——抗疫人员。
青山一道,共担风雨
成为志愿者的第一天,面对着陌生的环境,姜敏一时间有点不知所措,心里十分忐忑。幸运的是,早前参加志愿者的队友为她提供了热情的帮助,在前辈们的指导下,姜敏逐渐适应了志愿者团队的工作节奏,并且融入到这个“大家庭”之中。
第一次参加志愿活动时,姜敏提前了20分钟来到志愿者服务区,准备向上一轮值班的志愿者学习经验。这时,路过的一位婆婆问她:“妹妹,你不害怕吗?”“我怕吗?”姜敏在心中也这样问过自己。她还没有来得及回答这个问题,一旁的志愿者搭档就隔着防护面罩笑着说:“那些在武汉和疫情严重地区直面病毒、直面死亡的医护人员,应该比我们更有资格说怕吧!如今他们去冲锋陷阵,就由我们来保护他们的家人吧!”听到这里,姜敏的眼泪就掉了下来,“是啊,他们保护世界,我们保护他们的家人。”
在之后的相处中,姜敏才知道,这位搭档是最先响应江安县医院号召的众多志愿者之一,已经参加了多次客运站监测点。社区宿舍楼摸排等志愿服务工作。搭档的丈夫以及她18岁正在读高三的儿子也是抗疫志愿者,她家里还有一个三岁的女儿,每次她出门时都会告诉女儿“妈妈打怪兽去了,你在家要乖乖听话呀!”他们一家人都在努力的为抗疫工作贡献自己的力量。姜敏心中明白自己能做的其实并不多,她深知所有的凛冽寒冬都是极难度过的,但是冬天总会过去,大地终将会星河长明,春暖花开。
党旗之下,守土守责
因为疫情期间教育部实施“停课不停学”的教育方针,作为班主任,姜敏在完成每天的志愿者任务同时,还要尽到老师的职责合理安排教学任务,稳定班级同学的情绪。一周下来,姜敏只有在周日才能偷得半日的休息时间。完成每天的任务之后,姜敏总是累的筋疲力尽,她也曾动摇过想过放弃,但是她告诉自己:“站好自己这岗班,尽自己应尽的责任,我是老党员,如果不能在一线做勇猛的战士,那也要有一分热,发一分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静待春暖花开”。
“我只是一名普通党员,但我也是全国9000多万共产党员中的一员, 9000多万共产党员和14亿中国人民团结起来、行动起来、战斗起来,一定能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像姜敏一样奋战在抗疫前线的还有她的姐姐,尽管职业不同,但是二人的职责和使命都是相同的。姜敏的姐姐是江安县人民医院的一个中层干事,大年初一那天,姐姐一整天都和医院其他医护人员一起坚守在高速路口。
“你是一名党员,就应该有党员的底色,你要做到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姐姐语重心长的对姜敏说。姐姐的言行和思想在某种程度上极大的影响了姜敏,也正是在姐姐的鼓励和动员之下,姜敏才坚定的选择投身到志愿者服务工作中去。姜敏始终坚信“冬天总会过去,为众人抱薪者,必为人民所铭记!”
肩有大任,行有大德
作为一名教师,姜敏认为要在教会学生知识之余教会他们书本知识以外的道理,从“此身、此时、此地”做起。因此,在日常的教书任务中,她最喜欢的便是和学生分享自己在生活遇到的富有教育意义的事情。
在抗疫阻击战的大旗下,“逆行者”“后勤者”“留守者”都是大爱无疆的英雄,都是众志成城、齐心协力、围歼病魔的决战主力军。他们相互支持,彼此配合,不离不弃,守望相助。作为一名人民教师,“老师”这个名词在姜敏心里一直是太阳照射下最光辉的称号,在志愿者服务期间,姜敏对这个名词有了新的体会与感悟:在志愿者团队里,无论来自哪里,身处何种岗位,所有的人都互称彼此为“老师”。
“尽管生命如露如雾,但是我们依然可以坚定地选择‘有序’和‘有情’。”在姜敏心里,不久的将来,在祖国的各行各业,会不断涌现出更多具有良知和专业能力的人才。在这个冬天,生与死的烙印都被时间定格了,但是对生命的意义和生死重要性的思考从未停止,它们注定激励我们在喧嚣的凡尘中看到更多生命到来的痕迹、成长的真相以及爱的意义。
“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时代的一粒灰,落在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4月末,姜敏更新了自己的QQ动态,照片里她被评选为“江安县人民医院抗疫优秀志愿者”。于姜敏而言,这个荣誉是对她两个月努力付出的肯定,是对她“立德、立功、立言”人生价值观的认可,更是对她“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人生发展观的赞誉。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一直以来都是姜敏信奉的生命真谛,对她来说,这样的生命真谛能够阐发并且引导青年人茁壮成长的思想精髓。在这场全民战役中,青年无疑是一股重要而又强大的力量。疫情期间网络上流行一句话:“17年前全世界守护‘90后’,现在换‘90后’守护这个世界”。“90后”现在长大了,不管是组建突击队还是招募青年志愿者,他们都是姜敏羡慕的那一代人。就像鲁迅先生说的一样,(青年)“所多的是生力,遇见深林,可以辟成平地的,遇见旷野,可以栽种树木的,遇见沙漠,可以开掘井泉的。”
年轻的生命具有更多的热血,青年的力量就在于骨子里不畏不惧的韧劲:一波又一波的护士为了抓住救人的每一秒选择将一头秀发剪光,一个个不惧风雨的身影在火神山和雷神山医院的施工现场不舍昼夜地忙碌,一张张稚嫩却刚毅的脸庞在平凡的岗位上坚守。不管是奋战在一线的医护人员,还是在幕后保障物资运输畅通的“摆渡人”,不管身处何方,从事何种工作,他们都朝着一个目标努力,都朝着防控疫情的中心点发力施策。
“鸿志薄冰无愧怍,十年饮冰血不凉。”这个冬天无数平凡的生命还未绽放光彩就悄然落幕;这个冬天,无数年轻的热血用自己的方式书写着“战疫青春”,是他们用生命守护生命,用热血浇灌明天!姜敏一类人便是其中的逆行者,志愿者服务结束了,但是关于她的抗疫故事,关于许多和她一样平凡却又默默奉献的人的故事将会被人永远铭记。2020年2月3日,教育部发布了致全国大学生的一封信。信中表示,大学生们是与新时代共同前进的一代, 要做“守护者”,就是担使命、保安康;做“修行者”,就是宅其身、抱道行;做“识途者”,就是要做到游必有方。“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青年人啊,请你有一份热,就发一份光,哪怕微若萤火,也可以照亮一片黑暗。
记者手记:
这个假期,我所在的部门和学习的专业都要求了相关的战疫采访和征文收集。我的身边也有许多的抗疫人员,如政府公务员,学生志愿者和护士等等,最开始得知这个主题时,我最先确定的采访对象便是我的高中语文老师——姜敏。放假的几个月,我从空间得知姜老师参加了他们县的抗疫志愿者,而且她一直在空间更新自己的抗疫日常和心得感悟,所以我便拟定了采访提纲,准备去采访她。这次采访我选择的是线上文字采访的方式,一是因为我所就读的高中目前实行全封闭管理模式,闲杂人等不能进入,二是因为距离太远,跨县采访来回行程风险过大。
我的老师具有十几年的语文教学经验,她对文字语言的把握能力远远比我好,但也正是这样,她提供的大多数采访内容都不能直接用于新闻作品中,因此我在后期完成作品的时候对其中的文字和语言反复修改、多次斟酌,力求保证内容真实性的同时,增加语言的优美度和文章的代入感。文章完成之后,我与老师也进行了多次讨论,反复修改以后便有了这篇作品。
虽然我的采访结束了,但是通过这件事情,我对抗议志愿者这个岗位有了更深的认识:白衣着身,是英雄出征的铠甲;青丝斩断,是巾帼不让须眉的豪情!在我们的安宁生活的背后,永远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6348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