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3号星期五,许昌学院“科学防疫,互联健康”实践队开展第三天社会实践。1号到2号进行了较为全面的预防“新冠疫情”的防护措施知识讲解,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让大家有所收获,今天进行新的主题——“新型冠状病毒”介绍,让大家切身的了解和知道“新型冠状病毒”是什么。
许昌学院“科学防疫,互联健康”实践队通过网络、专业医学老师所搜集和了解到的“新型冠状病毒”知识大致如下:
1、 新型冠状病毒
2019新型冠状病毒病,(COVID-19,即 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因2019年在武汉发现病毒性肺炎病例,2020年1月12日被世界卫生组织暂命名为“2019-nCoV”。2月11日在日内瓦,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在记者会上宣布,将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引发的疾病正式命名为: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即 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
2、 主要症状
感染病毒的人会出现程度不同的症状,有的只是发烧或轻微咳嗽,有的会发展为肺炎,有的则更为严重甚至死亡。该病毒致死率约为2%到4%,但这是一个非常早期的百分比,随着更多信息的获得可能会改变。同时,这并不意味着它不严重,只是说病毒感染者不一定人人都会面临最严重的后果。
3、 传播途径
新型冠状病毒主要的传播途径还是呼吸道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气溶胶和粪—口等传播途径尚待进一步明确。通过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病例多可以追踪到与确诊的病例有过近距离密切接触的情况。
[1] 折叠直接传播
是指患者喷嚏、咳嗽、说话的飞沫,呼出的气体近距离直接吸入导致的感染;
[2] 折叠气溶胶传播
是指飞沫混合在空气中,形成气溶胶,吸入后导致感染;
[3] 折叠接触传播
是指飞沫沉积在物品表面,接触污染手后,再接触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导致感染。
4、易感人群
各个年龄段的人都可能被感染,被感染的主要是成年人,其中老年人和体弱多病的人似乎更容易被感染。近期发现动物也会被感染。儿童和孕产妇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易感染人群。
5、命名过程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在武汉出现后,外界对这种病症的称呼各不相同,但都带上了“武汉(Wuhan)”这一地名。2020年1月12日,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将造成武汉肺炎疫情的新型冠状病毒命名为“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未提及“武汉”。
外界有传闻称新型冠状病毒已被命名为SARI。针对病毒的命名,世卫组织新型传染病和动物传染病代理负责人科霍夫(Maria D. Van Kerkhove)表示,世卫组织现在没有时间讨论病毒的命名,待有时间会进行这项工作,目前仍称之为2019-nCoV
6、及时就诊
病毒性肺炎多见于冬春季,可散发或暴发流行,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浑身酸痛、少部分有呼吸困难,肺部浸润影。病毒性肺炎与病毒的毒力、感染途径以及宿主的年龄、免疫状态有关。引起病毒性肺炎的病毒以流行性感冒病毒为常见,其他为副流感病毒、巨细胞病毒、腺病毒、鼻病毒、冠状病毒等。确诊则有赖于病原学检查,包括病毒分离、血清学检查以及病毒抗原及核酸检测。该病可防可控,预防上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到封闭、空气不流通的公众场合和人多集中地方,外出可佩戴口罩。临床以对症治疗为主,需卧床休息。如有上述症状,特别是持续发热不退,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
“新型冠状病毒”的主要症状、传播途径、传播方式已经介绍完毕。希望通过许昌学院“科学防疫,互联健康”实践队的详细介绍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在充分的了解“新型冠状病毒”后,能够做到人人知(知新冠)、人人讲(讲新冠)、人人做(做预防),为每一个人的健康带来帮助,更好的预防“新型冠状病毒”,为国家和医务等工作人员贡献一份爱的力量!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6687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