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百年老店在新时代的传承与困境

来源:浙江农林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 作者:袁可芯

2020年7月4日上午,环境与资源学院“直播助农”促发展暑期社会实践团来到浙江嘉兴乌镇北庄,探寻非遗传承,认识新时代和疫情下百年老字号的发展。队员们有幸在北庄泰丰斋门店采访到了泰丰斋董事长助理黄淞先生,询问了负责人视角下对于疫情下百年老店的现状和直播带货等新形式拓宽销售渠道的观点。

黄淞先生介绍到,乌镇年客流量约为两千多万人次,今年受到受到疫情影响,乌镇旅游业发展大大受阻。泰丰斋始创于乾隆三十六年,即公元1771年,是“泰丰食号”手工糕点铺的延续,是浙江老字号企业。1995年第五代传人徐立巧传承了祖辈“泰丰斋”商号,泰丰斋拥有休闲食品和民间工艺美术品两个产业,也被认证为浙江省老字号和姑嫂饼制作技艺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者,同时也是浙江省残疾人扶贫示范基地。食品领域以传统糕点为主,主要产品有姑嫂饼系列、麻酥糖系列、传统糕点和休闲茶食等,其主要面向的顾客群体为前来乌镇旅游的游客。因疫情影响,今年泰丰斋厂区博物馆及卖场没有开业,加上来乌镇旅行游客大幅减少,公司损失很大。

以重麻酥糖和姑嫂饼为例,黄淞先生向队员们讲述了泰丰斋传统糕点的现状与改进思路。重麻酥糖距今有近百年历史,是一种茶食,属于嘉湖细点,有高糖富油的特点,这与现代饮食观相悖。姑嫂饼为一种棋子大小的小酥饼,是浙江桐乡乌镇的传统名吃,泰丰斋姑嫂饼制作技艺在2012年入选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一首赞美姑嫂饼的民谣如是唱道:“姑嫂一条心,巧做小酥饼,白糖加椒盐,又糯又香甜。”其名称来历也有一件趣事:百年前乌镇一家名叫“天顺”的夫妻糕饼店,仿照酥糖做法制作酥饼,酥饼深受喜爱,店主为保住秘方决定传男不传女,嫂子配置粉料时姑娘出于嫉妒往里面倒盐,结果做出的饼广受欢迎,店主查明此事后让女儿参与制作,并将小酥饼改名“姑嫂饼”。现今由于携带不便、包装外观不潮流的原因,姑嫂饼难以在年轻群体中推广。对此,泰丰斋二代姑嫂饼采用烘烤技术,方便携带,第三代将采用马铃薯亚麻油等绿色健康原料,力求在秉承传统制作方法的基础上不断创新,设计美观潮流、便于携带的包装,使产品的口味更符合现代饮食观趋势,包装便捷美观。

队员们与黄淞先生交流了新产业和疫情冲击下百年老字号面临的困境与解决的方法,从中发现,通过直播手段打开销路是一种新的渠道,通过这些新形式进行产品销售是当今的大趋势。而关于怎么去播,怎么获取流量,如何让宣传者了解产品并且将其有效转化为销售量,都是需要探讨的问题。队员们还认识到,通过直播方式销售产品的关键在于需要找到产品特性和和区别于别的产品的特点,网红带货很可能因为不了解产品导致“翻车”,宣传的重中之重是要先了解产品。传统网店往往选择一款主推产品,导致老产品不受欢迎。目前上网群体以年轻人为主,他们对传统产品兴趣不大,必须让产品更新换代,包装升级。据了解,嘉湖细点研究院将与日本公司合作,升级传统糕点的食材、包装等,提高对年轻群体的吸引力。

当前百年老字号面临疫情和新产业的双重冲击,产品销量大幅下滑。现今泰丰斋在上海外滩和豫园拥有直销店,也有网店,销售主要以实体直销店为主,直播一类新型电商销售手段尚处于起步阶段,产品的销售渠道还有比较大的拓宽空间。在之后的直播实践中,队员们会注重前期对百年老字号产品的调研,对其有一个充分的了解;其次会着重推广产品背后的价值,丰富底蕴;再者在直播时会强调所推广的产品的特点和优势,吸引更多消费者,以便拓宽销售渠道。

通过黄淞先生的讲述和队员们的探寻了解,实践团成员们对泰丰斋以“姑嫂饼”为例的传统糕点革新升级和在信息时代通过直播等方式的推广有了深刻的认识,泰丰斋敢于变革,大胆尝试新渠道的精神,也为百年老字号在新时代的革新推广提供了思路。同时也意识到在直播实践中需要着重了解产品特色与优势,助力产品推广,为百年老字号更好利用直播一类新方法拓展销售渠道提供经验参考。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6779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马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 “乡村振兴新征程,青年新农创业行” 社会实践

为深入了解青年新农人培养状况,发挥青年创新能力,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2025年1月22日,聊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新风助新农队前往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乡村振兴孵化中心——青年创新创业…… 王肇嘉 聊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马院】聊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闹元宵话振兴,新农人展新篇”社会

为切实掌握新农人的培育态势,深度挖掘其创新潜能,全力为乡村振兴宏伟蓝图的绘制增添绚丽色彩。2025年2月12日元宵节,聊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新风助新农队在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福田社区开…… 王肇嘉 聊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寒假社会实践┃青岛科技大学“遗”路生花寻年队践行非遗传承

在2025年春节首个非遗年的特殊背景下,青岛科技大学“遗”路生花寻年队的五名大学生,怀着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的使命感,…

大学生创新团队:用技术为动画“重置焕新”,开启视觉新体验

在如今动画产业蓬勃发展的时代,老旧动画因画质、风格等问题逐渐淡出观众视野。然而,浙江工商大学的“雾散云开”团队却另辟…

湖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团委青工部开展“我与科学有个约”科普志

为积极响应2024年两会科技创新目标,提升公民科学素质,湖南省科技馆联合湖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团委青年志愿者协会…

动科动医素质拓展部2月心委例会成功召开

本部二月心委例会于2月24号12:30在荟十2楼活动室成功召开,例会主持人为22级部门负责人桑雨嘉。例会开始后,心委们首先完成了一…

【马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 “乡村振兴新征程,青年新农创业行” 社会实践

为深入了解青年新农人培养状况,发挥青年创新能力,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2025年1月22日,聊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新风助新…

最新发布

垃圾扔前分一分,绿色生活一百分
——许昌学院“绿色行动,垃圾分类”社会实践队2020年7月5号,今天是“绿色行动,垃圾分类”实践小队正式开始的第五天。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垃圾的产生愈多,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也付出了相应的代价,因此垃圾…
许昌学院数统院: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许昌学院数统院“忆同窗”访校友社会实践队7月05日,许昌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忆同窗”寻访优秀校友社会实践队对校友廖歆进行了视频采访,廖歆热情的接受了实践队员的采访邀请。学姐顺…
发挥优势,科学宣讲
发挥优势,科学防疫——许昌学院‘’强身健体,科学防疫“宣讲队实践进行时2020年7月5日,是许昌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强身健体,科学防疫“暑期实践宣讲队实践的第七天今天的第一件任务就是每天的个人身体情况汇…
强身健体,防疫有你的第十天
2020年7月5日星期日,许昌学院“强身健体,防疫有你”社会实践队开始了社会实践的第十天。有了前九天的过程体验,这一天的工作开展的相当顺利,早上就开始了新一天的工作。在到了上午,我们再次进行了一次内部…
见证丑小鸭的华丽变身——浙江农林大学暑期实践团赴乌镇横港村
2020年7月4日上午,浙江农林大学“美丽沟渠”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赴乌镇横港村开展社会实践调研活动。在乌镇镇横港村村委宣传委员褚玉杰的讲解下,队员们了解了一些横港村的历史。横港村以前是养殖大村,鸭、猪、…
7月4号“剧”有意思暑期一对一公益故事课堂社会实践队
业精于勤,行成于思——剧有意思公益课堂成员总结上课问题2020年7月4日星期六,许昌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剧”有意思暑假一对一公益故事课堂暑期社会实践队的第七天,一对一公益故事课堂的小老师们已经和家长沟…
瑜伽、游泳所带来的健康
为了大家能够健康的生活、提高身体素质以及舒缓身心,深层次的了解锻炼的好处。2020年7月4日,许昌学院商学院“学有所为-要你健康”暑假社会实践团队微博负责人遵世洁在“学有所为-要你健康”官方微博上发表了…
青年视角之美丽乡村我先行社会实践的第九天
青年视角之美丽乡村我先行社会实践的第九天——青年视角之美丽乡村我先行社会实践第九天2020年7月4日星期五今天是许昌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青年视角之美丽乡村我先行社会实践启动的第九天也是前往考察地点进行实…
浙江农林大学实践团寻访现代环保的竹编之乡——陈庄村
2020年7月4日上午,浙江农林大学美丽沟渠暑期社会实践团来到桐乡市乌镇陈庄村进行访问学习,了解竹编文化,认识移动水质监测平台。浙江农林大学暑期社会实践团在陈庄村文化讲解员的带领下参观了这个“竹编之乡…
河道治理 助力横港村美丽蝶变
2020年7月4日上午,浙江农林大学美丽沟渠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赴乌镇横港村开展生态沟渠调查活动。在横港村村委宣传委员褚玉杰老师带领下,团队首先参观了横港村的小鸭驿站,小鸭驿站由旧有的破旧鸭棚改造而来,如…